自序
二○○九年八月五日深夜,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網站刊出我的文章〈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該日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第二天莫拉克颱風帶來超大豪雨,到九日為止,南部、東部和山區受災非常慘重,小林村慘遭土石流吞沒。這就是大家記憶猶新的八八風災,是臺灣自一九五九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大的水患。
在八八風災的當下,臺灣年輕人即刻集結投入救災行動。如果將來有人研究二十一世紀初臺灣年輕人如何透過網路,尤其是PTT,形成一個具有國族意義的以大臺灣為範圍的「imagined community」,那麼,我認為八八風災是關鍵,網路則有如Benedict Anderson所標舉的印刷術。
當時風雨不大的地方,很多人躲在家裡看網路消息,很焦慮。我也在螢幕前猛搜尋訊息,有個情況讓我很意外和訝異:我發現拙文〈曾待定義的我的三十一歲、尚待定義的臺灣〉在轉傳中,也被我常看的部落格討論。那是部落格時代,臉書在臺灣還不盛行。
這篇文章其實是奉好友胡慧玲女士之命寫的,當時她是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的執行長,為紀念陳文成逝世二十八年,舉辦「接力串寫」活動,也就是每個人回想╱擬想自己三十一歲那年是怎樣的一個情況。陳文成死時才三十一歲。記得有大學生寫未來式,想像打游擊。我寫文章很慢,加上要教書和改作業,花了兩個月才寫好,可能內容觸動了讀者什麼的,廣被轉傳,甚至中國也有著名部落格轉貼。
這篇文章讓我了解到網路世界的無遠弗屆,同時打破網路文章不能寫長的迷思。它也激發臺大學生為陳文成博士立碑的想法和行動。此文開啟我在部落格及其後臉書發文的日子;網路文章不用受限於紙面媒體的篇幅,也不用靠人脈關係刊文,而且可以寫清楚,不怕被扭曲。收在這本文集的文章(含多篇序文),大多數在網路發表過。我發表在臉書的文章以「反微調課綱」為最多,由於性質的關係,沒收到這裡。這本書以「愛和向望」為名,分為五大主題:一、呼喚轉型正義;二、思索我們的歷史;三、歷史的文學向度;四、追思故人;五、向望的所在。歷史研究者重視時間,所以每個主題的文章以寫作先後為序,相信對注重時代感的讀者而言,會有某種條理在。
書中唯一從來沒發表過的文章是紀念師母鄭惠美女士的長文。當時只是想記下所思所感,以及對師母的懷念,也是想自我療癒。校對時看到寫作日期,足足五年前了,實在不敢相信時間過這麼快。過去幾年,多位師長離我們而去,張炎憲教授和劉元孝先生是我應該寫,卻沒寫的。前者有特別的原因,後者實在是因為劉老師太低調,借用他的詞彙是「低調的二次方」。追思故人是我們對摯愛敬愛的人唯一能做的,真正想望的是:他們永遠與我們同行。
很感謝玉山社願意出版這些因時因地因人而寫的文章。我不是文字作家,只是一個以研究臺灣歷史為職志的工作者,這裡記下了學術論文所無法傳達的思想和感情,以及我對島嶼天光的向望。
?
周婉窈
二○一七年二月四日
於龍坡里芬陀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