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深度思考力:研究,不一定要用數字
知識在二十一世紀變得很廉價,網路讓資訊的傳遞沒有時差和國界,我們從八歲到十八歲所讀的書,都可以濃縮在一片五塊錢的光碟片裡。當你花這麼多時間去背誦知識的碎片時,你真正的價值其實是,面對困難時的獨立思考力! ——趨勢學家,大前研一(摘自《商業周刊》第九○七期)
質性研究,培育思考力
這本書介紹如何以「蘇格拉底」式的研究方法來鍛鍊自己深度的思考力。特別是如果你正在攻讀,或正準備要攻讀,博碩士學位,而且具有很強的業界背景,不想做純統計的研究,請繼續往下看。如果你屬於另一群讀者,例如業界主管、政治領袖、法官律師、媒體記者,想了解如何讓推理更細膩、決策更周詳,本書中能找到不少靈感,也請往下看。
為什麼聰明的領袖往往會做出很不聰明的決策。企業主管常常捶胸頓足,因為團隊推出的企畫案都胎死腹中,讓公司虧了不少錢,他們感嘆要是早有人點出這些問題,就不會造成這些損失了。政府部門常推出一些政策,結果不但沒有造福民眾,良法美意反而招來民怨。法官在判案時,面臨似是而非的狀況,為了正義之名,法官卻常作出不合時宜的判決。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正在悄悄醞釀。企業界對員工的要求原本著重在專業力與執行力。例如,企業會依據求職者的專長(像是會不會寫軟體程式)與做事的積極性來評估是否錄用此人,並決定給薪的標準。專業力與執行力愈強,薪資也就拿得愈多。現在,如趨勢學家大前研一所預言,思考力將首度取代專業力與執行力,成為企業擇才的第一要項。會不會批判式思考,將決定一個人的成就與格局。
2006年,也就是本書第一版剛問世,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大學掀起了一陣案例熱潮,送商學院教授到哈佛商學院取經「個案教學法」。學校鼓勵上課用個案、教授寫個案、學生論文也要作個案。但是,採用個案教學真的就能培養出具思考力的學生嗎?這一點是值得深思的。個案就像故事一樣,有些故事讀了後令人產生洞悉力。有的故事則平凡無奇,讀了還會讓學生喪失思考力。重點是,到底案例是如何寫,又是如何教。
我們漸漸了解到,要做好「個案教學」,就必須先學會如何作「個案研究」。過去,我們熟悉的是歸納與演繹的邏輯思考。但是,批判性的思考必須超越歸納與演繹,更強調辯證邏輯。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這種辯證邏輯就是培育批判性思考力的基本功。沒學會辯證邏輯就去學個案或教個案,可能都會如霧裡看花,最後雖能學會武功招式,卻會忽略內力的養成。因此,用個案教獨立思考將會是緣木求魚。學生所學到的只是更多的故事,不是深度的思考。這種批判式思考的內功,必須透過質性研究的培育。
2016年,管理學系以外的世界也受到了刺激。社會、人類、心理、設計、大傳教育等科系的學者,也開始深思如何從質性研究來深化自己的作品。傳統上,人文學系的個案多重於描述,而少於推理和啟示,而這正是管理學的強項,因為企業一定會追問:知道這個案例後,我們該採用什麼方式創新呢?十年後,《中山管理評論》首開先河,打破疆界,成立「跨領域質性研究」專刊,讓各人文領域的學者有了交流的園地。我們才發現,質性研究學者之間的跨域交流,比起在同領域與同儕競爭,可以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學術研究之「稗類」
近年來,國際管理學術界的風向球改變了。以前在管理領域的研究多是量化學派(或稱實證學派)的天下,強調研究中要有變數,要有數據,要有統計,否則不能算是嚴謹的作品。以前在主流學術中,只要被貼上質性研究的標籤,就很可能被歸類為研究「稗類」。「稗」(音拜)意思是次等的米;用於詞藻,形容劣等的東西;意喻知識,比喻為上不了檯面的學問,像稗官野史。「稗類」一詞也正好可以說明質性研究法在管理學術領域中的邊陲地位。一般學者的錯誤印象是,相較於量化、實證性的研究,質性研究是次一等、是上不了檯面的、是不嚴謹的方法論,是「敗」類。
質性研究真的是次等的研究方法嗎?這種「稗類」共識已由早期的省思漸漸成為近期壓倒性的反擊,像是美國管理學界在2004年後大力提倡,使質性研究進入管理學界之中流,雖仍非主流。學者開始省思,當今實證式研究被操作的過度簡化,與企業實務脫節。這個風潮並非全盤否定量化研究,學者所擔憂的是量化研究的限制。然而,雖然有些質性研究者振振有詞地針砭實證研究之失,撻伐量化研究像是象牙塔中無意義的數字遊戲,但這並不能遮掩許多質性研究其實也是濫竽充數,說著冗長的故事,卻提不出半點在理論貢獻。
這裡至少存在了三個問題。首先,我們仍不清楚量化(實證)研究與質性(詮譯)研究有什麼差別?質性研究如何可以培訓出思考力?其二,我們不全然理解質性研究是如何展開、如何執行與如何評估。一般錯誤的印象是:實證研究可以循著一定的步驟蒐集與分析資料,比較客觀嚴謹;?而質性研究個人主觀性強,漫無章法,比較不嚴謹。當我們遇上一篇自稱是質性研究的作品,卻也很少人知道如何判斷此作是真品,或是膺品。其三,我們缺乏一個共識性的準繩來評鑑一份質性研究的良莠。在實證研究中,常規是以信度(reliability)與效度(validity)來判斷研究的嚴謹度。但是,以信度與效度來臧否質性研究卻是不恰當的,就像嘗試以「公尺」來衡量水的容積一樣。
在這個時刻去學習「質性研究」,是否存在特殊的意義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時機是恰當的。質性研究不只是寫個案,更是在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政治大學司徒達賢教授便點出,台灣的管理學術研究雖然大都以統計方法進行,但這種科學性的研究方法,卻未必是研究社會科學的唯一途徑。司徒老師提醒,以量取勝的研究心態,將會使研究者耗費大量的時間在蒐集樣本數(問卷),而不是思考問題本質與構思創新的解決方案。令人更憂心的是,許多博士班學生為配合這種學術發表的「遊戲規則」,將心力花在取樣本、玩變數中,不僅不能提升管理研究的素質,對社會與企業也將產生負面的影響。相對地,個案研究的重點在觀察與分析現實中的問題,反而比較能提出結合實務的理論。
雖然我萬分同意司徒老師的觀點,也覺得個案研究很重要。但我仍不禁擔心,大家對個案研究的理解是否一致。有一次,我在業界介紹一份「知識管理」的研究,演講才開始,一位熟識的主管就半開玩笑地調侃,問我什麼時候開始對流行業有興趣,怎麼會想到要去研究「姿勢」管理。一陣錯愕後,我才了解到原來我們對「知識」(姿勢)有很不同的理解。同樣地,我擔心學術界對「個案研究」與「質性研究」的認知,也可能大相逕庭。
一味以寬廣的標準來看個案研究,也說不過去。許多案例研究只是找三、五位經理人,各採訪花一小時,綜合歸納三人的說詞,個案研究就出爐了。也有人採訪三十多人,但論文中只是將公司歷年事件列出來,然後談談每個人的經歷,再找一個理論套一套,如此也稱為質性研究。很抱歉,這些都不能算是質性研究,頂多是雜誌式的意見報導,還算不上研究。這的確是質性學者要虛心接受的批評。
觀念、招式、風格
我常收到許多詢問。有學生問:「為什麼作質性研究必須了解哲學?」也有人問:「為什麼在質性研究中不用發展驗證假說(hypothesis)?」更有人問:「我不喜歡數字,那做質性研究會不會比較容易取得博士學位?」問題琳瑯滿目,有些問題我記不得是怎麼問的,有些答覆我也忘了當時是怎麼說的。但肯定的是,研究生對質性研究法中的專業詞彙理解甚少,像是理論抽樣、理論飽和、正反合浮睿明等。
本書是第三版,這次我做了結構性的調整,將書分為四個部分:觀念篇、招式篇、風格篇、完結篇。我倒不是想寫一本「烹飪手冊」,市面上已經很多了,而是期待形成一套更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
在觀念篇,我準備了五個章節,介紹質性研究的基本觀念。質性研究與思考力有何關係(第一章)?質性與量化研究有何差異(第二章)?為何學習質性研究必須要先練基本功,學好歸納、推理、辯證三大技巧(第三章)?質性研究具有哪些特質?如何評估質性研究的品質(第四章)?學術研究背後有哪些門派(第五章)?本篇會逐一解答這些問題,以建立讀者的基礎知識。
招式篇解釋論文寫作的方法。一篇質性研究論文約分為六個章節,因此我就以此架構來逐一說明。先介紹一份論文需要經歷的旅程(第六章),再將六個章節分別整理為六大招式,讓讀者方便理解。第一招是雕塑浮睿明,解釋如何寫緒論(第七章)。第二招是思辨正反合,解釋如何寫文獻回顧(第八章)。第三招是專業陌生人,解釋如何寫研究方法(第九章)。第四招是脈絡以敘事,解釋如何撰寫研究發現(第十章)。第五招是捭闔提論述,解釋如何寫討論(第十一章)。第六招是雋永求經典,解釋如何寫結論(第十二章)。讀完這一章,應該對論文每一章節要處理哪些重要事項會一清二楚。
在風格篇介紹六個具代表性的案例,都是取自頂尖期刊,作者也都是學壇領袖。分析辯證風格是受到《質性研究典範錄》這本書所啟發的。編者找了七篇代表性作品,記錄原作者創作的心路歷程與研究時所遭遇到的挑戰,再找領域專家點評。但是,坦白說,我覺得這本書並沒有點評到重點。編者整理的沒頭沒尾,專家點評的不痛不癢。我認為,分析一部作品應該要讀者知道一份論文的優缺點,以及如何臨摹到自己的論文。
我挑了六篇作風迥異的文章,各自作者也都筆法獨特。每篇會導讀重點,再分別就分析真實度(案例豐富性)、可信度(推理品質)、批判度(文章亮點)評論。雖然會給予稱讚,但也會銳利地點出缺失,提醒讀者不要重蹈覆轍。《好萊塢找創意》介紹如何運用「對偶互動」的方式來分析創意潛力(第十三章)。《尋找快樂的電子郵件》介紹如何運用「層次變化」的方式來分析電子郵件的愛恨情仇(第十四章)。《擾人的例規》介紹如何運用「對比反差」的方式來分析科技導入為何失敗(第十五章)。《潛移默化找變革》介紹如何運用「階段演化」的方式來分析「微變革」,是一份很有深度的案例(第十六章)。《留意鏡中人》介紹如何運用「調適歷程」的方式來分析組織調適與轉型(第十七章)。《劍橋大學的晚餐》介紹如何運用「解讀意涵」的方式來分析儀式如何維繫機構之不墜(第十八章)。
在完結篇,我概要介紹質性研究的時代背景,同時邀請讀者省思當前我們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就像危機與轉機總是像雙胞胎一樣,形影不離;困境與創新也是。理解時代中根深蒂固的問題,我們才能思考自己(與未來子孫)要面對的未來。現在雖然不是最好時代,但卻是最值得期望的時代。
如果你來自業界,不需做研究,透過本書可以一窺質性研究的精神,了解如何什麼是辯證思維。或者,你在業界服務,想嘗試準備一份市場報告,這本書也可以讓你以新思維去撰寫。如果你是博碩士生,正要決定研究主題,又拿不定主意該採用什麼研究方法,這本書可以讓你理解另一種選擇。或者,你在學術界或在研究機構任職,想把手上的案例資料整理起來,發表在學術期刊上,那這本書更可以幫你縮短學習曲線,更快進入質性研究領域。如果你是學術期刊評審,這本書則可以提供評估質性研究作品的方法。
最後,我要感謝在此寫作過程中給予我的指導與鼓勵的老師、同事與同學。雖無法一一列舉,但我非常感激這些有緣人直接或間接的協助。恩師愛德華茲(Chris Edwards)教授任教於英國克林菲爾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管理學院資管系主任,是帶我入門的人。記得十年前,每次與他見面內心都是忐忑不安的,總是不知他會問什麼問題。他可以把你由懂問到不懂,再由不懂問到懞懂;還有凡事都要歸納三個心得(Three Lessons Learned),當時很討厭,現在卻受益良多。
此外,英國華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奧默羅德(Richard Ormerod)教授是我後期的指導老師。他是英國國會資訊系統顧問,很感謝他願意花時間帶我進入企業,讓我有機會學習如何在高階主管前從容不迫,並很有禮貌地問出批判性問題。英國華威克大學麥基(John McGee)教授是另一位指導老師,他之前是牛津管理學院院長。若不是他,我就無法常去牛津與歐陸菁英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辯證交流。亞頓(Philip Yetton)教授,任教於澳洲管理研究所(Australia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是良師,也是益友。在他身上知道,理論建構的嚴謹與否,不是來自努力,而是源於自我的期許。佩迪谷(Andrew Pettigrew)教授原本是英國華威克商學院教授,主持創意與策略變革研究中心,是我當研究員時的老闆;現在於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任教。每次見面,他就問我學了辯證後,對人生有什麼影響;動不動就叫我Think deep, and deeper。對他而言,思考是無底洞。雖然每次想到他就會作噩夢,但很有砥礪效果。
一晃眼,我回臺灣就即將十年,因此整理第三版對我個人來說也是具有歷史意義。過去陪伴的青澀學生,現在開始陪伴我,是令人感到幸福的。最早畢業的博士生,現在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學者了,文筆婉約的陳蕙芬現任教於臺北教育大學;寫作如風的歐素華,現任教於東吳大學。其他博士生都還在「陪伴」著我。我更感幸運,這幾年來加入團隊的碩士生都很優秀,給我很多啟發,印象特別深刻有劉宛婷、顏嘉妤、王培勛、陳韻如、陳慧君、楊純芳、陳穎蓉、鄭家宜、陳筱涵、周玥彤、林晏如、陳曌。記得他(她)們的原因是,每次田野調查,看似我在研究上照顧他們,其實都是他們在照顧我的健康(因過敏體質帶來的不適)。心中感激的不只是他們的陪伴,更是他們的貼心。看到她們畢業後的成就,更感到開心。
然而,這一切,若不是我們的研究媽媽(Research Mum)林華玫以及我的妻子(兼她們的師母)莊淑娟在背後默默地照顧著,我看我們一群人絕對做不好研究,也絕沒好日子過的,這本書更肯定寫不出來。讓我率團隊夥伴,一起感激這兩位「研究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