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書為專論型著作,所收錄的文章為筆者自2008年留學歸國以來,針對正犯與共犯的客觀不法歸責所提出之系統性及批判性的分析,特別是結合了法制史、法哲學、法解釋學等多重視野,重新檢視正犯與共犯責任應有的正當性依據,並且嘗試為此提出一套符合規範理性的歸責模式。關於這套模式的實質建構,筆者採取了規範歸責、相互承認關係理論、修正式的目的行為理論、行為支配於證立正犯資格的意義(緊縮正犯)、行為概念擴張理論解釋犯罪參與等不同層次的論證路徑。倘若讀者想要對此等議題獲得較具體且全面的問題意識,以及了解筆者最為核心的理念,建議可以從「車手作為詐欺罪之共同正犯」、「教唆從屬性與回溯禁止」讀起,因為這兩篇文章可以算是筆者對於當代之犯罪支配與犯罪參與等問題所提出的總結性回應。
關於本書的出版,首要感謝元照出版公司願意支持出版,以及出版團隊的細心編輯。也要感謝劉佩珊、蔡梓詮、黃姵菁、張家華、周子淳等同學細心協助校閱,並且提供許多閱讀上的建議,使得文章內容得以盡善盡美。最後,這裡要特別感謝諸位師長的不吝提攜,以及學術夥伴們一路上的相知相惜,讓筆者更有信心在刑法的基礎理論領域持續深耕。
古承宗
2016.12於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