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天使降落的荒原
我喜歡楊隸亞的這本書名《女子漢》,這讓人立刻想到譬如小學課本裡稱頌的花木蘭那樣的歷史人物。然而這絕非她的書寫本意,楊隸亞意圖形塑與描繪的,並不是那樣在傳統的父權道統下,如何能犧牲自己的性別角色(代父從軍),或屈辱自己的幸福可能路徑(貞節牌坊),來成全父權架構下某種樣版的單一道德想像。
楊隸亞敘述她眼下所見時代女性的角色與性別掙扎,這裡有著記憶般的梳理,那些如同黑洞般家族故事裡掏洗出來的人物,譬如有著強迫症潔癖的姑姑,讀過日治時期長榮女中的阿嬤,她們如何意圖自主也不能自主的悲涼命運人生。此外,同步並行書寫描繪的另個群塊,是楊隸亞穿梭人間此時此刻的觀看,更進而敘述出來一種世代新族群的樣貌,從既往的性別角色定義中昂然挺身出來:「女子漢,一個融合陰性與陽性意識的詞彙,如飛翔穿梭於性別疆界的跳傘員,因測量失誤,最終迫降於尚未開發的荒原。」
看似本當歡欣迎接的女性新角色,也就是彷彿暗示著擁有天使般征戰意志的女子漢,偏偏卻是「因測量失誤」,而降落在似乎猶然難以存活的荒原上。
楊隸亞凝視這個時代的目光,顯得既遠也近,彷彿有些哀悼與惋惜一個家族命運或既有道德系統,在隨著時光必然衰敗的過程裡,各色角色因而有著的倉皇與難堪,甚至因而顯現出來的各樣曲扭變形。同時間,楊隸亞也似乎在惆悵己身所經歷的一個切片般時代,竟然也迅雷不及掩耳的閃逝而過,而這樣的時代是由夏宇的詩、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和《藍色大門》裡的桂綸鎂,所一起建構譜寫的年代記憶。
這個實質上完全還並不久遠的時光,卻被楊隸亞寫得斑駁凋落,像是衣櫃裡暗暗閃著金箔光澤的什麼舊物,令人詫異也疼惜。或許這隱隱就是作者的回顧與嘆息,對某種價值與輝煌的噓嘆,是老靈魂般的滄桑與定目凝看,即令明快俐落的文字,也不能掩蓋其中的傷逝悼亡。
《女子漢》全書涵蓋的面向,當然並不僅只於如此。只是楊隸亞筆下所細細觀看的身邊女性,特別會引起我的興趣,尤其會讓我想到某些不得不在生命與情感上、雙重游牧的都會單身者的時代身姿。這樣看似有如英勇且奮發向前的振翅天使,時時顯露出來的倉皇與不安,卻其實讓人還是難免覺得悲憐擔憂,是否自己所依恃登天的雙翅,終將融化於烈陽的炙烤之下呢?
但是,我相信這樣的女子漢,將不絕於縷地繼續現身在時代的舞台上,而楊隸亞的《女子漢》,應該就是一個預告與召喚吧!只是,在等待與迎接他們這群已然/即將降臨天使的人間,究竟能否預備好沃土滿盈的花園?或者,依舊還是一片尚未開發的永恆荒原呢?
阮慶岳(作家�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