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很想發起一場論戰,將「歌劇」一詞完全廢除。畢竟它只代表一部作品,但是對很多人來說,「歌劇」一詞往往被強加了排場、富裕和菁英主義(這是另一個我很想消滅的名詞)等壓力與負擔。我相信那些最偉大的作曲家們的靈魂都會與我站在同一陣線。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l,1567-1643)將四百年前首演的《奧菲歐》(Orfeo)稱作「音樂故事」(Favola in musica)或音樂的寓言集。據我所知,當時沒有人會以「歌劇」一詞來形容這種藝術形式;事實上它企圖將所有的藝術形式整合
在社會變遷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關注科技進步為歌劇帶來的影響。早期歌劇主要是在炫耀那些五花八門的神奇舞臺效果,例如:厄洛斯飛過頭頂、朱比特或朱諾自天界下凡,或是戲裡像唐璜那種十惡不赦的惡棍被打入地獄等等。佈景、機關與音樂、劇本同樣受到重視。事實上,許多歌劇經常將最先進的科技技術當成宣傳亮點,儘管難免有些誇大,例如《女人心》(Cosi fan tutte)中對麥斯默醫生的誇張描繪。我們也會談到蠟燭、煤氣和電氣照明,談到薄紗和一種在舞台上用來模仿人們在水中游泳的舞台道具:游泳機,還會提到鐳射和字幕的應用等等。另外,我們的故事還將包括打破劇院的局限來傳播歌劇(包括聲音和圖像)的新作法:音樂的出版與版權觀念的抬頭,以及隨後的新發明──照相、錄音、電影、電視、錄影和最新的衛星與數位技術等。
最後才是藝術本身的變化。大體來說,有兩條線索交織在本書的故事裡。第一條,在我們邂逅的文藝復興晚期的義大利的宮廷內,如韓德爾、華格納、威爾第和布瑞頓的作品那樣,屬於我們所說的「嚴肅」歌劇,它們旋律各異、情緒高昂、技巧圓熟、格調高雅。另一類,則是一種更加「流行」的風格,有著戲謔的曲調和易懂的對白。從威尼斯人的即興喜劇,到《乞丐歌劇》和《魔笛》,再到維也納輕歌劇、吉伯特和沙利文(Gilbert and Sulliva II,兩位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幽默劇作家)等等。早期,劇迷們總是希望能看到新作品,就像今天的電影觀眾那樣。但是到了20世紀初, 觀眾卻開始傾向於反覆觀看被認為是經典的標準劇目,這類正在形成的所謂經典,很難加入新作品。除了這種根本性的變化之外,歌劇的劇情和製作,也將注意力從幾個世紀以來高高在上的君主和神話般的英雄人物,轉移到普通人和「受害者」身上。同樣地,歌劇的音樂也漸漸從格式化的詠歎調和宣敘調,轉向更綜合性的音樂戲劇,因而有可能變成心理劇,或者是近年來流行的「音樂劇」。但這些是歌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