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破冰、突破心防的回話模式:聽懂這些口頭禪,你就不用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86722
久保俊博
侯詠馨
大樂文化
2017年1月23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386722
叢書系列:
Smart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Smart
分
類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
說話/溝通
同
類
書
推
薦
擺脫尷尬並不難,只要笑話講不完:職業輻射法、創意聯想法、機智遊戲法、童心稚語法,幽默除了能言善道,更要讓人意想不到!
後天幽默感:反差對比、先順後逆、顛倒黑白,跟著本書學幽默,對方說的話再荒謬,你都能夠回得巧妙!
我決定刻薄地生活: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打動人心的關係心理學【隨書加贈「自信有理,刻薄無罪!」金句書籤】
最強暢聊法:笑神助攻!越聊越開心的說話術
化「失言」轉成被秒稱讚 的77個說話技巧:這年頭,說話可以直,但要記得帶點甜!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別再熱臉貼冷屁股:找到適合的交際圈,為自己贏得好人緣的真心法則
從小事開始做起,成為更好的自己!: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肯做的人
內
容
簡
介
當遇到誇大虛偽、拐彎抹角的人時,該如何相處?
糟糕!他還是你的客戶、主管、家人啊!
本書作者是日本行為心理學家,
他從兩萬個案例中,分類出我們常遇到的12種個性,
你只要從對方的第一句話,就能讀懂背後的意義,
並且做出最正確的回應!
目
錄
推薦序 相處、對話,其實有訣竅!
前言 理解差異,就知道怎麼跟他「對話」!
第一章 搞懂「正確回話」之前,先搞清楚對方在想什麼?
1 為什麼他跟我想得不一樣?三種差異造就你的「個性」
2 從不同人的「口頭禪」差異,理解對方在想甚麼
●為何不同的口頭禪,造成彼此的溝通差異?
●如何從口頭禪,看出對方的思考方式與行事作風?
●線思考型人物愛用「接續詞」,例如:就是啊!聽我說!
●點思考型人物愛用「歸納詞」,例如:總之……、結果……
●面思考型人物愛用「擴展詞」,例如:好厲害!像是……
3 從他的說話、看出他的想法、並判斷他會採取的行動!
●樂觀的人說「去試試看」、悲觀的人說「該怎麼辦」
●從對於未知事物的反應,就能理解「說話背後的問題」
4 從他的行動、看出他天生的性格、並適當的回應他!
●主管指派工作,你是說「好」,還是「一直問個沒完」?
●行動派的人:會說好,再去規劃工作
●規畫派的人:會一直問個沒完,再去行動
第二章 不想踩地雷?就深入了解12種人的「說話模式」
1 掌握12種人物類型,化敵為友溝通零誤解
2 圖解三步驟,快速判斷他的個性類型
3 線思考型人物:喜歡從頭說到尾
●前進型:在打開話匣子前,別太主動深入話題
●怕寂寞型:用正確的「表情」做回應,傳達你的關心
●多嘴型:「話多」是信賴關係的表現,心懷感激的接受!
●執著型:能快速拉近彼此的關鍵是「傾聽」
4 點思考型人物:喜歡說重點
●不浪費時間型:看著對方的眼睛,長話短說
●晚一點再說型:「不著痕跡」說出嚴重的實際狀況
●慎重型:先聽,再主動開啟對方有興趣的對話
●就是這樣型:你的說話方式得跟著「鐵則」走
5 面思考型人物:說話喜歡「跳痛」
●先試試看型:讓他們覺得「很有趣」,就能開啟正能量
●急性子型:別因對方位階高而退縮,積極搭話他會認同你
●宇宙型:別用「強制性」的說法,否則他會因壓力疏遠你
●要做就做到底型:遵守「口頭約定」,就能產生信任感
第三章 想拿回主導權?你必學的21個「回話技巧」
1 與線思考型人物,有7種的「回話模式」
2 不用委屈自己,有時候直白一點才能點醒他!
●點思考型vs.線思考型
●面思考型vs.線思考型
3 與點思考型人物,有7種的「回話模式」
4 以效率優先,讓對方成為你的強力夥伴!
●線思考型vs.點思考型
●面思考型vs.線思考型
5 與面思考型人物,有7種的「回話模式」
6 在最低限度的規則裡,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
●線思考型vs.面思考型
●點思考型vs.面思考型
第四章 5種「溝通態度」,去接納你不太喜歡的人
1 小心!其實人際關係的對話,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2 接受!那個會「討厭別人」、「吵架」的自己
3 認同!與別人的「差異」,就能不斷累積美好的經驗
4 肯定!或許自己及別人,有永遠改不掉的一些小缺點
5 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透過溝通減少傷害
後記 接受差異,建立互助互惠的人際關係
?
序
前言
理解差異,和誰都能好相處
你有不喜歡的人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請問你不喜歡那個人的理由是什麼?應該是有什麼理由,才會不喜歡他吧。
之所以不喜歡一個人,總有形形色色的原因。絕大多數的原因出在與對方「意見不合」。
請看以下的對話。
【情侶之間的對話】
女朋友:「喂,我們現在兩天見一次面,要不要改成一星期見一次呢?」
男朋友:「咦?妳不愛我了嗎?」
女朋友:「不是這樣的,我本來就不喜歡膩在一起,而且最近特別忙,想到兩天要見一次面,就覺得壓力好大。」
男朋友:「彼此喜歡,應該每天都會想見面吧,妳居然覺得壓力很大,可見妳果然不愛我了。」
女朋友:「不是這樣啦,剛才我也說了,我不是那種喜歡經常見面的人。」
男朋友:「妳對我的感情越來越淡了吧……」
【某家老字號旅館的營業會議】
旅館老闆:「有鑑於本公司營業額日漸下滑,我打算要刪減材料費。」
主廚:「節省材料就沒辦法提供客人優質的餐點。」
旅館老闆:「我的意思是減少漫無計畫進貨造成的食材浪費,同時希望各位思考如何運用剩餘的食材。」
主廚:「要讓顧客開心,我們才能持續發展吧?把剩下的食材端上桌,有損我們老字號旅館的名聲。」
大家覺得如何呢?
男女朋友及旅館老闆和主廚,你認同誰的意見呢?
不管在職場、學校、與鄰居交往,或是在家裡,我們身邊都充斥著類似這些情況的意見不合。
造成意見不合的原因,其實是出於與生俱來的「差異」。無論當事人付出多少努力,也絕對無法改變這種與生俱來的差異。
我們也不需要勉強自己去改變它。只要理解「對方跟我不一樣」,就能大幅改善人際關係,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能將原本覺得不喜歡的對象變成自己的同伴。
唯有感受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才能理解自己的處境與狀態,人就是這樣的生物。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站在身高比自己還高的人面前,才會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比自己高的人,才能得知自己的身高在這個世界上算是高或矮。
行動與個性的差異也是一樣。看到一個人動作迅速,接二連三的將工作做好,只有在感到「我辦不到」的瞬間,才能感受對方和自己的差異。這時才會察覺原來自己的動作比對方慢。
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一連串的「認識差異」與「察覺」。「差異」是一項自我評量的客觀指標。因此,有「差異」是理所當然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跟你一模一樣,當然「差異」也沒有優劣之別。
然而,回顧現實生活,人們通常認為跟別人有差異「很奇怪」,或是對方「比自己差或比自己優秀」。這種想法造成「意見不合」,偶爾會轉變為「我不喜歡他」或「反正我就是……」的感情。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與對方。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無法理解自己與對方的「差異」。
人的天性就是喜歡排除與自己不同的存在。因此,我們會在有意或無意中,疏遠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反過來想,只要我們「認清差異,了解互助互惠的方法」,即可消除那種想要排除異己的感情。
想要了解這件事,最快的捷徑就是「了解自己」。俗語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先了解自己的強項、弱點、個性與行為模式,再來研究對方,方能深入了解與對方的差異,擬定明確的作戰方法。
如果你遇到不喜歡的人,與其煩惱該如何跟對方溝通,不如先了解自己的個性、優缺點,再去研究對方,更容易找到解決的線索。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明吧,假設經過各種分析之後,你得知自己的個性像石頭一樣又硬又頑強。接著分析對方,得知對方的個性竟然像一把碎石用的榔頭,可以敲碎任何物品。
當對方的個性如此,像「石頭」的你不管用什麼方法戰鬥都不可能獲勝吧?
這時我們必須搶在對方之前,思考不會被敲碎的戰術。如果在不曉得這件事的情況下跟對方對峙,你說不定會被敲碎,遭受劇烈的打擊。
我舉的例子好像有一點抽象,但是人生當中可是有許多需要算計的情況。
各位應該已經明白,與其跟不喜歡的人對打,不如先了解自己,再了解對方,擬定好對策,這種做法的效果更佳。
身為心理諮商師,我曾經在過去十五年間,與兩萬多人面談。我將每一個人的口頭禪、行為模式、對事物的看法建檔,建立一座資料庫。根據這個資料庫,我歸納出本書介紹的十二種人物類型,利用這套工具,每個人都能輕易剖析自己與對方的個性。
十二種人物類型是以人的個性原型去分類。我們可以分析出你不喜歡的對象是哪一種人物,還可以分析你及所有的人。
正如我們重視某些價值觀,在了解自己與對方是哪一種人物,並理解各自的特徵之後,我們也能重新了解對方也有自己重視的價值觀。理解這一點後,即可了解對方,消除人際關係的隔閡。於是我們就能讓我們不喜歡的人,或是不擅長應付的人成為我們的同伴。
不管你的個性如何,你一定能克服人際關係方面的煩惱。但願本書能幫助大家改善並提升人際關係,度過富足又幸福的人生。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相處的技術:你如何看出一個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