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好家在森林:森林住客大揭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91453
黃仕傑
天下文化
2017年1月20日
183.00 元
HK$ 155.5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791453
叢書系列:
大樹文化
規格:軟精裝 / 240頁 / 25k正 /
大樹文化
分
類
自然科普
>
動物/植物
>
生態/動物行為
同
類
書
推
薦
大小貓熊:你不知道的動物小祕密(日本SMA大賽特別獎動物圖文小劇場)
小鳥小哲學:重拾平衡、找回生活餘裕的22堂課
紫斑蝶 修訂版
追蝶人:詹家龍與臺灣最美86隻蝴蝶的故事(永久珍藏•極美蝶舞小海報2張)
天生就是超級咖:這些動物的驚人祕密—我很奇怪但很可愛2【博客來獨家限量親簽版】
內
容
簡
介
森林是無數生物不可或缺的家園
唯有生命多樣的原始林
才能守護我們珍貴的大地
目
錄
出版序???
推薦序???
作者序???
?
Chapter 1 森林之秘寶
綠鑽石 異腹胡蜂???????
金屬光澤 不可思議的果實???????
幽暗森林 藍孔雀?
飛行的藍寶石 摩爾佛蝶?????
至寶翠玉 螢光蝸牛???
璀璨羽衣 藍腹鷴???????
皇后的領圍 高地維奇豬籠草???
森林聚寶盆之秘寶???????
?
Chapter 2 寶可夢兵團
大鉗蟹? 馬卡道澤蟹???
比比鳥? 蜂鷹???????
傑尼龜? 食蛇龜???
鯉魚王? 台灣鏟頜魚???
巴大蝶? 南美黃鳳蝶???
飛天螳螂? 澳洲斧螳???
大食花? 豬籠草???
火爆猴? 長鼻猴???
阿柏怪? 眼鏡蛇???
森林聚寶盆之自然寶可夢???
?
Chapter 3? 長刺的生物
頭也刺、腳也刺 婆羅洲大兜蟲???????
混身都是刺 刺蛾???????
這不是狼牙棒嗎? 角蛇???
就不要被我勾到 黃藤???????
翻臉比翻書還快 長角棘蛛???????
渾身是刺 扁竹節???????
刺到極限 著生鳳梨???
森林聚寶盆之有刺生物???????
?
Chapter 4? 強烈氣味好棒棒
惡臭之花 台灣魔芋???
美麗的逐臭之夫 蝶蛾???????
久違不見 中林氏埋葬蟲???
氣味如屎的美麗植物 雞屎藤???
自以為是獨角仙 長角丁糞金龜???????
森林裡的小太陽 鬼筆蕈???
路殺與食補的惡夢 穿山甲???????
森林聚寶盆之強烈氣味???????
?
Chapter 5? 就是想當鳥
一躍而下 飛蜥蜴?
張大口威嚇 飛守宮???
神出鬼沒 飛蛙???
果實也想飛 翅果???????
會飛的老鼠? 飛鼠???????
飛躍的視野 大狐猴?????
成群結黨 灰面鵟鷹?????
森林聚寶盆之愛飛行???
?
Chapter 6? 寄生獸
異星怪客 鐵線蟲???????
無敵巨物 大王花???????
本尊還是分身 半寄生植物???????
行動霓虹燈 喪屍蝸牛???????
自然界的活屍 殭屍真菌???
吃得剛剛好 螳小蜂???
纏繞的魔獸 菟絲子???
森林的小奶嘴 菱形奴草???
過河拆橋 野牡丹科植物???
養身聖品 冬蟲夏草???
森林聚寶盆之寄生獸???
?
Chapter 7? 自然藝術家
點點潮流 秋海棠???????
洞洞裝 金花蟲???
黑白分明 白點硬象鼻蟲???
紋路創作者 潛葉蟲?????
色彩大師? 變色龍???????
大樹調色盤 地衣???????
裝置藝術 蟲癭???
森林聚寶盆之自然藝術家???
?
Chapter 8? 房東與住客
誰幫誰 非洲猴腦鹿角蕨與螞蟻???????
搭飛機不用買票 天牛與擬蠍???
互利合作 蟻巢玉與螞蟻???
天生的建築專家 樹葉與織葉蟻???????
證照專家 泥壺蜂與蝶蛾類幼蟲???????
巨大的鳥巢 山蘇與三叉黑艷蟲???????
小觀察大發現 植物與角蟬???????
森林聚寶盆之房東與住客???
?
Chapter 9? 長長一條
偽裝成樹枝? 偽箭螳屬???????
是樹枝還是葉子?? 棒葉毬蘭???
長長的肉條!? 漢氏竹節蟲???????
一根一根躺著 柳杉林???????
又高又長的視野 樹冠頂層步道???????
細長的千足蟲 馬陸???
森林的長窗簾 石松?????
森林聚寶盆之長長一條???????
?
Chapter 10? 就愛裝鬼臉
衰尾道人 人面椿象???
到底是張什麼臉 問號蟑螂???????
還我一片青山 台灣長臂金龜???
明亮的雙眼 瓦氏魔目裳蛾???????
十三號星期五 不知名天牛???????
對!我就是有毒 基斑毒蛾???????
夜晚的傳奇 鬼面蛛???
森林聚寶盆之愛裝鬼臉???????
?
Chapter 11? 隱身披風
真的是樹葉? 葉竹節蟲???
一定是枯葉! 枯葉螳螂???
怎麼可能是活的? 撒旦葉尾守宮???
不要踩到我 龜殼花???
消逝的華麗裙擺 黃裙竹蓀???????
你在哪裡呀! 三角枯葉蛙???????
森林中的紅珊瑚 霉草???????
森林聚寶盆之隱身披風???????
?
Chapter 12? 神話物種
到處都有太陽神 糞金龜?????
我的神話 妖豔吉丁???
阿里山神蝶 枯球蘿紋蛾???
希臘神話大力士? 長戟大兜蟲???
無上聖盃 寬唇豬籠草???????
明信片的神話 猢猻樹???????
山神的眷顧 灰腹綠錦蛇???
森林聚寶盆之神話物種???????
?
作者後記與致謝???
參考書目
序
作者序
森林是生物最好的家園
「家」對個人來說非常重要,是與親人凝聚共識的重要場所,更是提供居住和安全的堡壘。這個說法若用來比喻森林跟其中的生物,具有相同的意義。很多人討厭螞蝗,除了外形不討喜,會吸血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在人的身上被發現,通常難逃一死。許多朋友不解我將螞蝗放生的道理,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市區會發現牠們嗎?不會,對不對?因為市區是人類居住的環境。
當我們選擇走入森林,就必須清楚誰才是主人!2001年的泰國行,開啟了人生首次的國外生態之旅,還記得4月中旬清邁天氣炎熱,兩部廂型車塞入20人在山路繞行,由於車身過重,必須關掉冷氣才得以繼續前進。當時只對鍬形蟲著迷,不斷在樹洞與路燈下找尋,無奈旅程一無所獲,回到台灣之後竟然大病一場。當年7月透過友人協助再次前往清邁,這次做足了準備工作,經過數日跋涉,終於在森林中觀察到夢寐以求的珍稀種類,這趟旅程也讓我打開了完全不同於台灣的生態視野。
2009年好友邀約前往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Borneo),早期稱為南洋的婆羅洲是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地點。常聽爺爺回憶當年,許多年輕力壯的男人被徵召到該地,但多半有去無回;南洋也是日籍博物學家鹿野忠雄最後失蹤的地點。期待已久的行程終於出發,短短數小時之後抵達,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步下飛機,雙腳踏上這片腦海熟悉卻是首次謀面的土地。凝視眼前的景象,遙想當年如果鹿野忠雄真的來到南洋,他看到的森林是否依舊無恙。
隨後轉機到砂勞越州,過半航程看到的卻不是森林,而是泥土裸露的大地,棋盤般的油棕林綿延數百公里,待飛機開始下降才驚覺止不住滿眶淚水。是的!我被嚇傻了,從沒想過人類竟然如此對待森林。其後便懷抱著與時間賽跑的急迫感,陸續造訪了菲律賓、馬來半島、越南、緬甸、中國、日本、印尼等國,期盼在森林消失前留下各種生物的豐富樣貌。
2014年底許下跨出亞洲的夢想,2015年選擇馬達加斯加作為第一站,因為島上生物90%以上均為特有種。對於馬島的印象來自於卡通與生態頻道,原本期待走出機場,狐猴會馬上跳出來,變色龍到處都有,還有陸龜滿地爬。但真實的景象卻讓淚腺再度潰堤,由首都安塔娜娜莉佛(Antananarivo)到拉努馬法納國家公園(Ranomafana National Park)超過400公里的路程,兩天內映入眼簾的皆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偶有雜木林卻多是外來植物,直到國家公園界線旁的緩衝區才出現像樣的森林。
2016年造訪位於南美的秘魯,這次的行程可說是排除萬難才得以成行。因為根本查不到生態旅遊資訊,為了完成夢想還是硬著頭皮先訂好機票,再開始挑選地點、安排路程,甚至連旅費都是靠貸款與好友的幫忙。連同轉機時間長達30小時之後,才踏上人種、文化、語言都不同的秘魯。有前一年的馬島經驗,讓這次的心態坦然許多,只是沒想到第一天即遭遇震撼教育。由首都利馬(Lima)到薩蒂波(Satipo)必須跨越安地斯山脈,短短五小時從靠海的旅館直上4818公尺的高點,體驗此生首度的高山症狀,所幸後面行程如倒吃甘蔗般驚喜連連。原本只在書籍或是生態頻道中看過的稀有生物一一現身,旅程中數次遇到大型卡車,車上載滿筆直原木,握住相機的手竟因過度激動無法準確按下快門。
朋友問我:「熱血探訪雨林的目的是什麼?」,23歲重回自然觀察領域,一開始只想記錄心儀的物種,數年後驚覺台灣森林正不斷消失中,商業利益的誘惑往往大於自然的永續經營,各種名目的野溪整治、山林開發、道路規劃、化學污染源隨意傾倒排放已成台灣森林的常態,因路殺、盜獵陷阱、環境污染喪生的動植物不計其數。
這些事情在你我的周遭不斷發生,很難想像絕大部分人竟然依舊無感!只因為事不關己,或是哀莫大於心死?每次出國雖然增加視野深度,卻也發現各地森林同樣面臨危機,居住其中的生物,只能默默承受這些變化,具有移動能力與適應力高的還能苟延殘喘,更多的只能依存於微棲地,尚未被記錄的物種,可能就此莫名滅絕。站在殘破森林的邊緣,內心感到無比羞愧。人類貴為萬物之靈,卻不停地消耗自然資源,千萬莫待破壞殆盡之後,才想要復育物種與保護棲地。
最後希望藉由這本書各種簡單有趣的主題作為引子,喚起大眾對於自然環境的重視,藉此打破同溫層,吸引更多人瞭解森林的重要。當人類以家為名不斷堅持奮鬥的同時,可曾想過森林是無數可愛生物的家園?如果看完這本書讓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些年的奔波與長途跋涉都是值得的。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