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京都:千年之都的歷史

京都:千年之都的歷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23304
高橋昌明
任鈞華
遠足文化
2017年1月18日
127.00  元
HK$ 114.3  






ISBN:9789869423304
  • 叢書系列:大河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大河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日本平清盛研究第一人 高橋昌明

    集日本中世史研究大成

    真實重現 平安京1200年的榮光與陰影





    序言

    第一章? 平安京的誕生──最初的時代

    第二章? 「花之都」的榮光與陰影

    第三章? 從平安京到京都──中世揭開序幕

    第四章? 京與六波羅──歷經內亂和災難

    第五章? 作為武家之都──南北朝到室町時代

    第六章? 進行大改造──信長和秀吉的京都

    第七章? 作為形象的古都──江戶時代的京都

    結語──「古都」京都的未來

    後記

    參考文獻一覽

    插圖出處一覽

    主要地名、建築物名索引





    序言



      我喜歡這佛寺的形貌和氛圍。大報恩寺,俗稱「千本釋迦堂」,位於京都市西北的上京區七本松通今出川上行路。即使這樣說,初次聽聞的人可能還是不清楚位置吧。其西邊四百公尺處有祭祀菅原道真的北野天滿宮。被奉為國寶的正殿(釋迦堂),為正面五間、側面六間的純日式建築。這裡的「間」不是長度單位六尺(約1.8公尺),而是指日本建築中柱子之間的間隔。五間表示有六根柱子和五個間隔。正殿縱深長,給人極沉穩的感覺。正面皆是密格吊窗,兩側設有往外對開的門、密格吊窗以及格子拉門,形成前、左、右三方向都有開口的開放式結構。屋頂是以檜皮葺蓋的歇山式屋頂,坡面寬闊斜度舒緩(圖0-1)。正面的外殿有兩間寬,空間寬敞,供信眾參拜之用。



      根據正殿翻修時所發現的桁條和上樑記牌上的文字,可知在安貞元年(一二二七)舉行上樑儀式。這座佛寺不同於平安時代的貴族式寺院,而是民眾的寺院,建來作為當時流行的釋迦念佛(口誦「南無釋迦牟尼佛」以求成佛)的念佛道場。《徒然草》提到,大報恩寺的高僧開啟了釋迦念佛的風潮。正殿旁的靈寶館是鎌倉時代雕刻藝術的寶庫,十大弟子立像(一二一八年,快慶作品)、六觀音菩薩像(一二二四年,定慶作品)和其他兩尊佛像皆為重要文化財。主佛釋迦如來坐像(行快作品)亦為重要文化財,被安置在正殿最裡面的佛龕中,不對外公開。



      大報恩寺興建之時,正逢京都迎向歷史重大轉折的階段。該寺建於承久三年(一二二一),那年發生了承久之亂。後鳥羽上皇企圖打倒鎌倉幕府,反被擊敗,導致王朝勢力衰退,武家勢力擴展。自平安時代建都以來,內裏(皇宮)歷經多次燒毀與重建。嘉祿三年 (安貞元年),正殿完成上樑,內裏又被燒毀,此後再也沒重建。時代雖已進入鎌倉時代,但這起事件才意謂著平安時代完全成為過去式。



      「京都」這座大城市,毫無疑問是來自於平安時代的都城名稱「平安京」。因此,現在一提到京都,許多人大概會想到平安京,想到它是日本具代表性的古都,遺留著優雅的王朝文化痕跡。然而實際上,現在的京都市區,沒留下任何平安時代所建造的建築物。就連天皇居住的京都御所,不論位置和規模都跟過去的內裏完全不同。



      環視京都郊外,天曆六年(九五二)興建的醍醐寺五重塔是最古老的建築物,但已是距平安京建成超過一個半世紀的事了。其他的古老建築物,例如現在成為大原三千院正殿的往生極樂院,建於康治二年(一一四三)至久安四年(一一四八)間。太秦的廣隆寺內,柱子被塗成紅色故又稱「赤堂」的講堂,在永萬元年(一一六五)建成。



      平安京以及京都,一再遭遇戰亂、大火、大地震的嚴重危機,還是撐了過去,最後如不死鳥般復活。受災和重建的戲碼反覆上演,使京都沒遺留任何平安京的建築物。至少,地上能見到的平安京建築物蕩然無存。筆者認為文化財不是古老的才顯尊貴,也不是新造的就顯卑俗,不過在理解京都時,還是得考慮到以上事實。



      大報恩寺也在應仁之亂和享保十五年(一七三○)的大火中燒毀,只剩下正殿。京都市在明治二十二年(一八八九)實施市制,當時的市區稱為舊市街。大報恩寺正殿位於舊市街西北邊,為該區域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京都所留存的最古老建築物建成於平安時代落幕的年代,可謂巧合,有時歷史就會開這樣的玩笑。大報恩寺是象徵新舊時代交替的里程碑。正如第三章所述,大報恩寺標誌著京都從天皇和上層貴族專屬的都市,開始轉變為庶民主導的新城市。



      本書基於當代日本史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京都從平安京建都到近代初始為止、波瀾起伏的歷史。當中,亦將說明平安京和京都作為首都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其具體形態上出現的重大變化。簡單說,即是講述京都作為實現國家的統治制度「律令制」的官僚設施,克服了脫離實際而建造的平安京之不便處和問題點,轉變為順應時代與人心的新城市的過程。



      同時,本書期望闡明京都和平安京雖然全然不同,卻讓遊客感受到平安時代氛圍的原因。



      既然當時的事物幾乎沒留存下來,那為什麼我們還能從京都感受到「千年古都」的氣息呢?若能釐清其中一些緣由,也是一樁幸事。



      第一章? 平安京的誕生──最初的時代



      從長岡京到平安京



      天應元年(七八一),天智天皇的曾孫桓武天皇即位。天智王朝在六七二年的壬申之亂中被胞弟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推翻,其子孫與皇位絕緣。然而,神護景雲四年(七七○)稱德天皇逝世,使得天武天皇的皇室血脈斷絕,隔了許久天智天皇的後代終於重返權力中心,白壁王以六十二歲高齡即位(光仁天皇)。其子桓武天皇不承認天武皇室在奈良建造的都城「平城京」,計畫建造天智皇室自己的都城取而代之。



      於是在延曆三年(七八四),開始拆解當時的副都難波宮(京),將其遷移至山背國 長岡重建。這是為了避免引發反抗,假裝遷移副都。當長岡京的興建進入第二階段之後,平城宮拆遷工程逐步進行,才讓人明白實際上是在遷移都城。長岡京位於現在京都市西南方,範圍涵蓋京都市的一部分、京都府向日市、長岡京市和乙訓郡大山崎町。



      不過,主導遷都事宜的桓武天皇,其心腹重臣藤原種繼遭到暗殺,受此事牽連的天皇胞弟早良親王,在流放途中絕食而死。之後雖仍繼續營建新都,但天皇周邊接連發生不祥之事,被認為是早良親王的怨靈作祟。再加上洪水接二連三來襲,尤其延曆十一年(七九二)大洪水淹沒長岡京的左京,遂斷然決定再次遷都。隔年正月,桓武天皇命人視察北方的葛野郡宇太村,收到調查報告後在三月著手動工。其後興建工程持續了十多年。



      平安京的基本構造



      那麼,我們就來拜訪這座都城吧!如序言所述,現在的京都沒留下平安京的痕跡。這趟歷史散步,不僅要借助歷史學和考古學的研究成果,還得發揮想像力。正如旅行中要有導覽書,此行事前也必須具備一些基礎知識。請各位耐著性子看下去。



      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寬約4.5公里,呈縱向長方形,面積比平城京略大(圖1-1),較唐朝長安城的四分之一稍大。日本古代的都市規劃模仿自中國,稱為「?坊制」。平安京由縱橫相交的大路和小路形成東西南北向的棋盤狀,中心地區是天皇住所(即內裏=皇宮)和各官廳聚集的大內裏(宮城)。大內裏位於平安京的正北方。



      從大內裏的南正門朱雀門通往正南方羅城門的南北向大路,叫做朱雀大路。該路以東的區域稱為「左京」,以西的區域稱為「右京」。這個左右之分是從天皇的視角來看,因為古代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君王聽政皆朝南而坐。平安初期愛好中國風格的嵯峨天皇,借用中國都城的名字,將左京命名為洛陽城,右京命名為長安城。後來右京衰落,左京洛陽便成為京都的代名詞。稱京中為「洛中」,上京為「上洛」,也由此而來。



      左京和右京再以縱橫相交的大路加以區劃,東西方向的單位稱為「坊」,南北方向的單位稱為「?」。「坊」以朱雀大路為中心,東西二側各分一坊至四坊。「?」有一?至九?,一?北側還有半?長的坊叫「北邊」。



      每個坊四面圍著大路,內部被縱橫相交的三條小路分割成十六個小區塊,這最小的區塊稱為「町」(圖1-2)。四個町組成「保」,換言之,一坊由四個保、十六個町構成。平安京裡,除去大內裏,統計起來應有1136個町,主要是供人居住的空間。



      平安京以前的都城,例如平城京,在設計上是把兩條街道的中心距離設為45丈(約135公尺),再分別把街道寬度的一半劃出來作為住宅用地。因此住宅用地的大小會隨路寬不同有所變動。相對地,平安京則用一個町大小定為40丈(約120公尺)見方的正方形,再加上街道寬度的方法。如此一來,即使路寬改變,所有的町大小仍然相同。這即是平安京被稱為古代都城的完成形態的原因之一。



      建造的標準長度單位和建造的方位



      平安京條?坊的概要,見於十世紀編成的律令施行細則《延喜式》的相關記載。然而,要切合現在的京都市街來復原平安京的話,必須瞭解建造上所用的標準長度單位和建造的方位,也須找出從平安時代以來至今到現在為止位置未變動過的觀測定點。



      在此該注意東寺和西寺(參見圖1-1)。兩寺和平安京一同建造,以朱雀大路為中心線,左右對稱地排列在平安京的南端。西寺很早就衰退,原有風貌已不可見,不過經由發掘調查,發現遺構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南大門、中門、金堂、講堂、食堂由南而北一直線排列,僧房圍繞在講堂四周。;至於東寺,透過隨防災工程一起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可以確認現在的寺院建築物和外牆位置,與建造之初幾無二致。兩寺的基本設計出自同一張設計圖。既然東寺的五重塔在寺內東南部,西寺的五重塔便會在西南部。



      對平安京研究貢獻甚大的杉山信三,一九六二年在一個無車輛通行的清晨時分,用捲尺實際測量經由發掘而得知的西寺寺院中軸線到現存東寺寺院中軸線之間的距離。他所測出的數值除以《延喜式》所記的兩寺距離3000尺,得出1尺=29.91公分,和現在的標準長度單位1尺=30.303公分相比稍短一點。同時也測量西寺寺院中軸線的方位,算出正北偏西15∼20分 。之後隨著發掘調查的進展,數值得以變得精確,算出1尺=29.83公分,以及方位是正北偏西14分。



      宏偉卻空虛的都城



      假設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一千兩百年前,正站在平安京的正門羅城門上。從這兒往北望去,能看到什麼呢?雖比不上路寬150公尺的長安城,倒也有84公尺寬的朱雀大路筆直地朝北延伸而去,遠遠那頭(前方3.8公里處)大內裏的正門朱雀門就像顆米粒……這應是眼前所見的景象。朱雀大路可能讓人覺得有點像機場跑道,不過比起關西國際機場寬60公尺、長3.5公里的A跑道,長度寬度皆略勝一籌。



      朱雀大路兩旁均挖設側溝,面向大路的左右各?第一坊上,蓋了很高的「坊城」(坊周圍的土牆)。側溝和土牆外壁之間的狹長空地,稱為「犬行」。實力派貴族(公卿)獲得許可建造面向朱雀大路、附屋頂的大門,但在第一坊上不能這樣做。是以,每個?除了有進出各坊的大門以外,均不能對著朱雀大路設置大門,即使官廳也一樣。



      因此,雖說是平安京第一大道,但也僅是在路旁栽種柳樹增添些情趣罷了,跟商販叫賣、人來人往的熱鬧情景完全搭不上邊。街道建來多用在儀式、祭祀、法事,特別是迎接外國使節上。而都城的情形和街道相同,為了彰顯威嚴,才造得格外宏偉。



      平安京左京、右京的七?上,有官設市場「東市」和「西市」,排列著陳列販售物品的店舖。東市和西市提供官員和官廳採辦必要物資,是故早在剛開始建造都城的隔年,即延曆十三年(七九四)七月即從長岡京遷來,在此建造店舖,商人也一併轉移過來。商人要登錄戶籍,販售品項、賣價、營業時間皆由稱為「市司」的官員統管,東西兩市是與公共廣場相去甚遠的典型官僚設施。在十世紀的時候,前半個月開東市,後半個月開西市,但這是否為開設之初的情況,則不清楚。此外,這裡還是公開處決犯人的場所。



      平安京設有負責民政事務的官廳。市司的上級機關稱為「京職」 。登錄戶籍的居民稱為「京戶」,被授予都城外的土地「口分田」 。遷都當時的平安京人口,沒留下記載明確數據的史料。據估算,在九世紀的階段有十二萬人左右,未超過十三萬人。




    其 他 著 作
    1. 武士?日本史
    2. 千年京都歷史解謎(3冊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