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跨界之旅

跨界之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936159
林芳玫
張老師文化
2005年8月01日
73.00  元
HK$ 62.05  






ISBN:9576936152
  • 叢書系列:心靈拓展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k菊
    心靈拓展系列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旅行是一種心境,代表著生活體會的流動活潑。

      旅行的心情與視野,第一階段是家鄉、異鄉的對比;第二階段,卻是家鄉已成異鄉的尷尬;到了第三階段,你終於明白,家鄉在自己的心田與眼界……從年輕時旅行是為了追求新奇剌激,到中年以後從旅行中體會家常趣味,這樣的一段過程,本身不就是一段漫長蜿蜒的旅途?

      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芳玫,多年來在學界、文化界、女性團體間跨界揮灑,五年前出任青輔會主委時是最年輕閣員,轉進政界後視野更為開闊。《解讀瓊瑤愛情王國》一書曾獲1994年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本書部分內容為《張老師月刊》「跨界之旅」專欄文章,榮獲2004年金鼎獎雜誌專欄寫作入圍殊榮。

      「跨界」與「旅行」是作者最想發抒的主題,涵蓋生死、性別、工作與休閒、人生的進場與退場、彼岸與此岸、家鄉與異鄉、全球與在地、世界大城與台灣小鎮的跨界思維、跨界觀點;旅行自不限於異國出遊,作者舉例,在職場工作是一種旅行,在地生活也是旅行。作者擅長以文學、藝術、音樂、精品、電影、旅行等角度鋪陳書寫,精闢深刻的文化觀察和生命體驗躍然紙上。

    誠摯推薦

    ◎「讀芳玫的《跨界之旅》,眼睛一亮,沒想到散文竟能寫得如此新奇,如此誠樸,如此壯美。」

    孫慶餘(名政論家)
    ◎「新世紀的女性,追求的不是美麗的修辭,而是美麗的行動。閱讀林芳玫,讓我清楚見證,漂亮的行動與實踐,遠遠勝過庸俗的權力。」

    陳芳明(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經由芳玫個人經驗與觀察建構的熟悉世界,忙碌的職場女性、女主管的玻璃天花板、來自內心的聲音,以及面對生死的感觸,在平淡文字中,散發了久聚不去的清香。」

    葉菊蘭(總統府資政)

    作者簡介

    林芳玫
      生於台北市大稻埕。台大外文系學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博士,Salzburg Seminar非營利組織短期進修班學員。
      曾任政大新聞系教授、行政院青輔會主委、APEC婦女領導人會議中華台北代表團團長,現任北美協調會主委。任教政大期間,參與婦女團體,提倡婦女權益,並於自立早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從事性別議題專欄寫作。






    跨界旅行的家常趣味 / 林芳玫

      大部分人旅行時,追求的是新鮮奇異的經驗。如果出門在外,一切都和家裡差不多,那又何必旅行?近年來,我卻發覺自己出門,追求的是家常的熟悉感,在看似普通的事務上,以熟悉親切為基調,再挖掘出那麼一點點的新奇。

      於是,走訪各地,目光總是搜尋大街小巷的阿貓阿狗,看看貓咪與狗狗的肢體語言和我自己的家鄉一不一樣。比較各地的咖啡,香味與濃淡如何,糖與牛奶是先加好還是依各人喜好自己來。各種大同小異的麵餅。菜市場裡的魚肉、蔬果、鮮花。開車的速度以及按喇叭的頻率。捷運站附近的行人步調與公園裡的行人步調。市街招牌的形狀、顏色、大小、密度。小朋友哭與笑的表情。人們身上的服裝。教堂、清真寺、寺廟是清幽寂靜還是擠滿信徒或是觀光客。還有,陽光、空氣、雨水、雲朵、微風給人帶來的感覺。

      從年輕時旅行是為了追求新奇剌激,到中年以後從旅行中體會家常趣味,這樣的一段過程,本身不就是一段漫長蜿蜒的旅途?

      旅行的心情與視野,第一階段是家鄉�異鄉的對比。有時候我們被異鄉的情調吸引;有時候我們又懷念家鄉,恨不得趕快結束異鄉漂泊的歲月。第二階段,卻是家鄉已成異鄉的尷尬。回到所謂自己的地方,原來也是有那麼多格格不入之處,不見得隨時隨地都得到接納,總有許多時刻,你在「自己的」土地上感到自己是手足無措、不知方位的異鄉人。

      到了第三階段,你終於明白,家鄉在自己的心田與眼界,願意接納所有地方的氣味,走到哪裡都可發現人性與生活的共通處所帶來的熟悉親切,而差異則帶來新奇驚喜,不被接納則意味著擁有更多個人自主性,不被小團體的框架設限。

      旅行是一種心境,代表著生活體會的流動活潑。那麼廣義上說來,職場與工作本身就是旅行。在同一家公司,從財務工作換成行銷工作,這種轉換就是一趟學習之旅。即使工作性質不變,都是資訊工程師,只要工作機構從學校變成醫院,再從醫院變成博物館,都構成了令人興奮也令人焦慮的職場旅程。我們厭倦持續不變、日復一日的舊工作,嚮往新工作、新環境的挑戰。不論是客觀環境的壓力,或是主觀意願的偏好,當代社會的人們註定一生要轉換好幾次異質的職場跑道,而職場之旅亦如其他的旅行,不同階段有不同感受。從尋找新奇的菜鳥觀光客,到處處漂泊的異鄉人,再到無入而不自得的接納心態。職涯上所追求的,也從報酬及職位升遷,轉化為在任何崗位上都能在心情上找到家常的溫暖恬適。

      家鄉就在自己的心田,而自己的肉身,何嘗不是其他物種的遊戲場與旅程。細菌、病毒、微生物,四處遊蕩,找到它們的歸宿,就此安居樂業。此書寫作過程,台灣社會歷經SARS恐慌,而我的親朋好友多人罹患憂鬱症、癌症等等,我本人也生病。種種過程讓我覺得,生病才會讓人變成完整而有包容性的全人。人生的旅程,包括了提供自己的肉體供其他物種旅遊。移民入境的病菌果真認你的身體是它們的家鄉而安定下來,物我之間也就達成平衡,和平共處。

      男�女;異鄉�家鄉;健康�疾病;人�動植物與昆蟲;工作�休閒……這些生理、心理、文化、社會的分界線,引誘我們去跨界探索。跨界之旅的終點,就是我們已包容萬事萬物的心田,這裡是我們的原鄉。

      本書大部分文章已在《張老師月刊》上發表,感謝月刊當初的邀約,讓我有機會享受「專欄作家」的頭銜,圓了自己年輕時的作家夢。之後張老師出版社的編輯群壽成、天蕙等人溫柔的叮嚀,促成文章集結出版,整個過程讓我備感溫馨。

      此書寫作背景緣起於二○○○年以來,個人生命的轉折與台灣集體社會的政治轉折二者的交疊合流,激盪出心情上的悲喜交集。曾經因為多重身分的拉扯而失去歸屬感,覺得自己是漂泊的旅人。最後,終於體會到處處都是家鄉,而旅者的身分依舊,只是把旅行重新詮釋為尋找家常樂趣,捕捉那似曾相識的瞬間。一隻狗的眼神,路口紅綠燈的閃爍,麵包店裡飄出來的香氣,處處都是人間大同小異的家常味道。






    其 他 著 作
    1. 是誰在說故事?當代台灣歷史小說的性別與族群
    2. 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台灣史論叢 文學篇】
    3. 永遠在他方: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
    4. 跨界之旅
    5. 女性與媒體再現- 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
    6. 解讀瓊瑤愛情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