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不敗的秘密

不敗的秘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871185
梁剛
釀出版
2013年3月26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865871185
  • 叢書系列:釀小說
  • 規格:平裝 / 284頁 / 16k菊
    釀小說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校門口有兩家糖炒栗子店,一家店的糖炒栗子每斤九元,另一家是八元,品質差不多。當然,學生們透過比價,賣八元一斤的那家店生意出奇的好,每天車水馬龍排長隊;而另一家店則生意比較清淡,偶有情侶經過,或是怕排隊耽擱時間的,或死認「一分錢一分貨」的人才會光顧。但是即使這樣,這家店仍不見倒閉。


      兩家店較著勁開了好幾年,仍沒見死不降價的那家店關門大吉。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兩家店還是繼續對峙著,一家店照例是生意紅火,另一家店依然是門庭冷落,但兩家店的糖炒栗子都一樣毫無空閒地在不停翻炒,那香味一陣陣飄進學校教室,把學生們的饞蟲引誘得滿肚子翻騰。


      但蕭華心中的疙瘩卻一直未解開,四年大學即將畢業,他將獨自面臨市場,但他始終無法明白那家生意清淡的糖炒栗子店為啥能保持不敗,這不符合市場行銷學原理。為了弄清楚這家店背後的秘密和生存之道,他決定再次一探究竟……


    作者簡介


    梁剛


      一九九○年開始文學創作,所創作的作品先後在《新民晚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小說界》、《都市》等全國幾十家報刊發表。







    自序


    輯一 社會方圓
    不敗的秘密
    剎車
    人算不如天算
    陰差陽錯
    索賠
    送紅包
    膽小也當官
    公車改革
    澆花
    心理測試
    堵截
    假藥
    找個代駕
    貢獻一塊擦布
    自殺
    尋寶
    醉罵
    尋找父親
    村醫王喜


    輯二 市井故事
    巨獎遲遲未領
    神奇的冰箱
    鄰居
    搭車
    鄰家女孩當「經理」
    官二代
    買房記
    逛超市
    散淡老人
    享受單間
    「合理」偷盜
    給兒子一個A
    老顧這人
    雙簧
    神秘的告急電話
    慣偷「西瓜皮」
    奇怪的催款
    凝聚的愛
    開往春天的公車


    輯三 驚悚懸疑
    換臉
    應急預案
    筆殺
    逃離水災
    「被」破案
    可怕的全責事故
    驚險臥底
    鬧鬼背後
    噴嚏效應
    觸摸
    真相
    請出「東邪、西毒」來
    處處是毒
    聽畫
    膏藥王
    遊醫
    茶醫陸放
    「啞科」師娘
    意外
    母親的自責


    輯四 多元、職場
    為一場戰爭默哀
    懸崖邊的考試
    意料之外的面試
    一隻缺口的木桶
    另一種理解
    高空飛落的遺憾
    我爸是市長
    「碰瓷」哥
    一票否決
    生存歷練
    天堂的法則
    同學譚力的低碳經歷
    做個專職「旅行杯」
    做個玩家又如何
    共振
    星空燦爛
    驗車
    孔乙己新傳
    老實人
    送你一份銳氣
    打折
    殺人
    給他最後一片樹葉
    推理


    輯五  愛情魔方
    那個夏天的風
    火焰紅瓷瓶
    聖誕的祝福
    單身俱樂部
    愛情之門
    像霧像雨又像風
    老公寓
    蝸婚的日子
    距離
    俞先生的清白往事
    釋夢
    紫藤花開
    水晶情
    雨做的雲
    不做備胎







    自序


      寫了二十來年的微型小說,從文學青年熬成了文學中年,儘管期間也寫詩歌、散文,但還是比較鍾情於寫微型小說,或稱之為短小的小說。


      喜歡寫微型小說是希望創作小說長話短說,多多精練,能寫成中篇的,盡可能往短篇裡寫;能寫短篇的,則往微型裡寫。這是因為這種文本特質更吻合時代需要,也比較吻合自己的寫作習慣和閱讀習慣。然而微型小說不是短篇小說的簡單壓縮,其人物、情節、結構、語言等文學要素的應用與短篇不盡相同,其風格的轉換也因實際需要而變化,或現實,或抽象,或空靈,或怪異,但不管是象徵性的還是寓言性的,其隱喻、錯位的手法常常是加大小說容量的一種手段,從而使其小而不小,「言已盡而意無窮」;使讀者能在短小的篇幅裡讀到「象外之形」和「弦外之音」;能從中去發現、去豐富、去聯想。但真要做到這點委實不易,這除了自身的功力有限外,還囿於各人不同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趨向的差異。因此也只能遵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原則,去乞求上蒼的寬容和讀者的理解了。


      在創作微型小說的十幾年裡,我寫得很慢,一般都有感而發,前前後後在全國各省市級報刊發表了兩百餘篇微型小說作品,其主要作品散見於《新民晚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微型小說選刊》、《百花園》等數十家報刊,部分作品被反覆轉載,其中〈不敗的秘密〉被作為閱讀分析題選入二○○九年福建高考模擬卷。


      本次彙編的這本微型小說集,是在已發表的兩百餘篇作品中選出的九十九篇,並根據其不同內容設置成不同欄目,如社會方圓、市井故事、驚悚懸疑,多元職場、愛情魔方等。在社會方圓欄目中的一些作品,比較類似於「新聞小說」,小說不是新聞,其人物是小說的靈魂,但社會熱點問題又是小說的主線和情節,如〈剎車〉所要反映的是「激情犯罪」問題,社會不公常常是這種犯罪的導火索,天使和罪犯常常只有一步之遙;又如〈送紅包〉醫患關係的一種異化,而〈索賠〉則是醫患矛盾在升級之後的一種默契,這種默契卻是以社會背後的諸多無奈來實現的。


      〈不敗的秘密〉最初發表在《新民晚報》上,後被廣泛轉載。選擇這篇作品為書名,不僅是我對這篇作品的偏愛,更是因為這篇作品的所要表達的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小說不僅在講一個故事,在設置一個曲折的讓人感到意外的情節,更在告訴讀者一個理念,一種散發性的思維方式,所以故事的結尾不是一種刻意的安排,而一種思維的逆向推進。後來有人問我,福建模擬高考卷中的標準答案是否就是你的答案?這真讓我難以回答,因為散發性思維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一個緩慢過程,它不可能用一個標準答案就能回答清楚,但作為選題,老師將這篇作品作為學生的閱讀分析,其本身就是對作品的肯定,其作用也無需我多說。


      市井故事欄裡許多人物經歷,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個故事,這些庸常的俗俚的市井人物,每每在我心中滑過,最終又被滑出筆端,走進我不經意設置的情節裡。通俗著,平常著,卻又時時讓人有幾分感動,有幾分喟歎,有幾分失落。


      〈意料之外的面試〉是我職場體驗中的一個經典,作品曾被十幾家報刊轉載,在第五屆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中榮獲三等獎,後又入選南京師範大學的漢語教材。


      在多元思維欄目裡,我想著重提一下〈推理〉,這篇作品的原創稿發表於《微型小說選刊》的創作欄裡,發表之初沒引起什麼太大回響,作品發表已有五六年了,至今還被一些媒體在轉載。作品以錯位的手法,寫了兩段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即由散發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所構連的兩個對立故事,故事本意就是要將兩種思維方式進行一次碰撞,在碰撞中讓讀者去感受火花濺落時的異彩,其結果自然是見仁見智的,但反差之大,出乎我的意料。如一家報紙把這篇作品的題目改為〈騙局〉,把其當成一篇破案題材的小說,也有把其當作娛樂小品的。其實圓形思維與方形思維在不同場合、地點所展示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但圓形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一種,而想像力和創造力永遠是民族發展的原動力。


      〈為一場戰爭默哀〉則是對戰爭的一種思考,以小容量的篇幅去容納盡可能多的內容,是這篇作品的一大特色。


      〈愛情之門〉是我在愛情魔方欄裡最偏愛的一篇作品,在愛情的魔術方裡,傳統和現代始終存在著較大差異,「距離」原理,激情閃現等,已成了兩代人完全不同的理解,但愛情是把雙刃劍,其無比美好的背後,常常氤氳著淡淡的哀愁;癡情的代價,常會為另一種生活狀態買單。理性的婚姻不絢麗,但感性的婚姻一定有諸多無奈。許多年前,該小說的主人公常跑到我辦公室來,每天相處,他的故事就一直纏繞著我,他的故事足以寫篇中篇小說,但我最終把它寫成了微型小說,並用一種較為詩意的敘述方式,演繹了一個愛情故事,闡述了一種愛情哲學。小說中的那道門檻是一種象徵,跨過去,是愛情的一種勝利,卻是人生的一種失敗。


      這本集子還編寫了一些醫界人物,因為曾經我有過學醫行醫的經歷,那些人物個性爛熟於心,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比如〈遊醫〉中的人物,是我學醫時見識過的人物,而那些傳奇人物卻在遠離我們,我們在丟失某些國粹的同時,也在丟失一種精神,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和一種圓融的生活態度。


      寫小說,自然是盡可能要寫得好看些的。所以我也會按照創作微型小說的諸多要素,去設置情節,製造懸念,然後抖出一個「歐.亨利」式的結尾。但我決不會為製造懸念而刻意編排情節,也不會為湊滿字數而拉長不敗的秘密 。


      故事,當短則短,當長則長,用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去完成創作,則完全遵循作品本身的需要。不給自己設置套路,堅持多元嘗試,寫著寫著,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