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清新的野外

清新的野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461588
約翰.巴勒斯
董繼平
風雲時代
2006年6月28日
60.00  元
HK$ 51  






ISBN:9861461582
  • 叢書系列:風雲現代系列叢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風雲現代系列叢書


  • [ 尚未分類 ]











    暢銷近百年的自然文學經典名作!

    美國自然文學之父代表作之一!

      探索「美國自然文學之父」的精神秘境,與「大自然的嚮導」共賞天然美景畫面!
    恍若一道洗滌心靈的清泉,遠離塵囂世俗的羈絆!他用鋤頭和筆在土地和白紙上書寫著心聲,透過細心觀察及體驗詳細紀錄了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生態。

      以美國東部的卡茨基爾山為寫作背景的約翰?巴勒斯,在十八世紀的眾多英美作家中,是一位獨具非凡魅力的人--「一個帶著雙筒望遠鏡的人,一個更為友善的梭羅,裝束像農民,言談像學者,一個熟讀自然之書的人。」更被後人譽為「美國自然文學之父」。

      閱讀他的文章,正如一條條蜿蜒於林間的花間小徑,彷彿身心靈亦得到了一次大自然清新的洗禮。

      約翰.巴勒斯不僅確立了自然文學的寫作標準,同時也向人們昭示了一種貼近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並使之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處自然與心靈相交融的風景。

      閱讀約翰.巴勒斯的作品,彷彿置身一處探索不盡的精神秘境,使我們的心靈得以暢遊那片久遠的「淨土」,重返平和寧靜又充滿詩意的世界。

    作者簡介

    約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

      生於紐約州羅克斯貝里,先後做過教師、記者、銀行職員,並在國家財政部任過職。

      巴勒斯被譽為「美國自然文學之父」、「鄉村的聖人」及「走向大自然的嚮導」,他以哈得遜河谷和卡茨基爾山區為中心,長期致力於自然探索,把對大自然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都寫成文字。其著述非常豐富,有《醒來的森林》、《鳥與蜜蜂》、《鳥與詩人》、《清新的野外》、《冬天的日出》、《在卡茨基爾山中》等23部。






    內文精摘

    第18 章 哈得遜河上的雲雀

       在過去的季節我所記錄的筆記本上,寫滿了對一隻英國雲雀的不同尋常的描述——它在埃索普斯溪畔牧場上空圓潤地歌唱。

      5月初的一天早晨,在一片低矮的田野上,我在一個沼澤般的地方四處閒蕩。那時,我穿過鳥語的迷宮——知更鳥的笑語、草地鷚的鳴叫、刺歌雀的歌聲、麻雀的小調、黃鸝的呼哨、燕子的鳴囀——空中充滿了這些聲音。

      可是,我的耳朵突然被一種陌生的曲調吸引住了,我停步聆聽——我想我是聽見了一隻雲雀,還是在做夢?那歌聲來自空中,在幾百碼遠的一片寬闊低矮的牧場上。

      我倒退幾步,退到一個更高的位置上,把眼睛和耳朵朝那個方向搜索。是的,那種慷慨的、歡悅的、向上的、豐富的歌聲只能屬於雲雀!我聆聽之際,我們的所有本土歌手都停止了歌唱。不久,我就有幸看見了那只鳥兒。

    第19章 夜間的昆蟲

      夜間的昆蟲,如樹蟋(Tree-cricket)和紡織娘(Katydid),它們的活力像熱量那樣衰退!它們是音樂家,演奏得或快或慢、或強或弱,正如季節的熱量在上漲或衰落。

      只要生命還持續著,它們就演奏;當它們的音樂停止之時,就是這些小精靈死亡之時。當它們的合唱最?圓潤的時候,溫暖的秋夜悸動著柔和的低聲。

      我注意到那聲音波浪式地襲來,那種拍子充滿了節奏。相比紡織娘笛聲似的、輕快活潑的音調,小樹蟋的鳴叫是一種多?溫柔而謙遜的背景!

      隨著季節推移,它們的生命潮水般地接連退卻。你在這?聽見一隻,在那?聽見一隻,可是空氣中不再充滿那種有規律的聲音脈搏了——這些音樂家一個接一個停歇了,直到在10月底的某個溫和之夜?,你聽見——僅僅聽見,就是那樣由最後一個小小豎琴家演奏出的最後一個微弱音符。

    第20章 狐狸與獵犬

      一個秋日,我站在高高的山岡或山嶺上,看見一隻獵犬穿過田野追逐一隻狐狸。

      我想,那只狐狸肯定是發出了什?氣味,才這?容易被追蹤;它們的體味在空氣中沒有被微風如煙般地吹散多好啊!狐狸沿著山岡一路長跑下去,在離一堵石牆幾英尺的地方直角轉向,朝山上進發,越過一片耕耘過的土地和一連串牧草地。

      大約在15分鐘後,我就看到獵犬用鼻子全力嗅聞著空氣而奔來——它從不用鼻子嗅聞地面。當它來到石牆,它就選擇了與狐狸相對的另一邊,與石牆保持相同的距離,這樣就同它的追蹤目標分開了好幾碼。獵犬和狐狸中間隔著籬笆。

      在狐狸迅疾轉向左邊的那個地點,獵犬多跑了幾碼;然後旋轉,用鼻子嗅聞空氣片刻,再次吸收到氣味,準確無誤地一路追蹤著離開,好像追蹤就是它的命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