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407120
楊宗翰
秀威經典
2017年1月12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407120
叢書系列:
新視野
規格:平裝 / 27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新視野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打GAME闖關玩古文:Login古人世界,Carry語文知識,以遊戲模式解鎖學習新成就!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域外華人的多音交響: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集
殷墟甲骨斷代綜述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史1949-2019
內
容
簡
介
最赤裸的臺灣現代詩評論!
這才是真實,這才是現況,挑戰你對臺灣現代詩與文學史的想像!
目
錄
【序】:學院?????
?
■上卷:文學史想像
臺灣新詩史:一個未完成的計畫?
被發明的詩傳統,或如何敘述臺灣詩史?????
重構框架──馬華文學、臺灣文學、現代詩史?
與余光中拔河?
林燿德晚期創作中的幻獸想像?????
?
■下卷:現代詩異語
臺灣新詩史:書寫的構圖?????
曖昧流動,緩慢交替──「臺灣當代十大詩人」之剖析?
馬華文學在臺灣(2000∼2004)?
雙重意識:旅臺馬華作家的臺北書寫?
世界華文文學的教與學?
期待千島詩國再現?
在臺灣閱讀菲華,讓菲華看見臺灣:《菲律賓•華文風》書系的出版意義?
必須完全忠實:菲華作家施穎洲的翻譯使命?????
逾越的愉悅:半世紀來第一本《臺灣跨界詩歌選》?
一群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台大現代詩社與七○年代的羅智成?
閱讀「60-80」,想像「70-90」
還要新世代多久?──2012詩與詩論的年終回顧????
傳奇已止,研究待續──還林燿德以真實
然而詩 以及文學跨界?
從龜壽鶴齡,到再《創世紀》?????
因為洛夫的緣故:認識詩人的四個關鍵詞?
文學電影,紀錄想像:對「他們在島嶼寫作Ⅱ」的反思?
他的風景遍佈時間─張?及其詩集《風景線上》?????
從政治詩到公民詩?
臺灣現代詩的數位衝浪:從電腦詩到新媒體?????
小說引力,臺灣魅力──論「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評選????
拋出了地心吸力的詩人們:從《星座》看現代主義文學「小歷史」?????
從出天下到領世代──臺灣七年級詩人的機遇與挑戰?????
在臺灣閱讀《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新詩卷》??
論詩歌節如何毀詩不倦?
?
【代後記】下一個十年的文學溝通
序
序
學院
學院是我們的居所,對這點本人從未懷疑。畢竟我曾經如此執拗地相信,有一種人文書院、聚義論學的可能,乃至重現梁山泊上水滸豪傑的不羈風景。那當然是對現代高教體制的衝撞,對自我良好感覺的膨脹,遂使我當年戲擬之「沒有三兩三,別上林美山」,貌似傲氣中實則潛藏了幾分悲憤。一種自恃不為人(也不屑為人)理解的態度,加上宜蘭跟台北既近實遠的距離,在此邊念博士、邊當講師,竟也錯生出煮詩烹文何難之有的幻覺,使書寫方向捨創作、就評論,甘為擺渡人而不自登岸。K校長帶頭編織的人文書院大夢,待各棟鋼筋水泥建物落成,冰冷現實便如下課鐘聲般陣陣襲來。烤羊、花酒、縱欲,究竟是黑函謠言抑或證成菩提,在激情與冷眼的光譜兩端,答案終漫漶至不可辨認。K校長跟幾位老師陸續離開,目睹斯文蒙塵、驚駭重利輕義的我,事件發生迄今十多年皆不願再踏入校門一步。學院還是我的居所,只是竟從安居變成了危居──我成了師承無端的浪蕩子, 文學社群的放逐者,扛著學院遺址與記憶光影在市街獨行的夢遊人。
所幸文學思考、創作及研究都是絕對個人的志業,避結黨, 適獨行。赴菲京馬尼拉教學兩年,回台在產業界走了一圈,晚近有緣重返校園任教,改赴學生數量在全台名列前茅的淡水五虎崗。從小國寡民的人文書院,到精確量化的現代大學,我得調整自身對學院的認知與想像,適應理念跟實踐間的差距。步行在淡江文學館各樓層的走廊,嘗試辨別每間教室、系辦、教師研究室的人文氣味及動人故事,尋找那些可能遺失的美好。遙遠的昔日,K校長在這做過系主任及院長,他留下的故事當不只「都是一群笨蛋!還互稱什麼學長、學妹」一句吧?猶記得他對我說: 「學問在自己身上,誰能搶走?」無論順境逆境,個人學問如此,理想學院亦然。
學院是我們的居所,但它不該只是避風港或藏經閣,而是真正的戰鬥位置。我的理想學院,樓不在高,室無須多,設備新穎或氣派豪華就留給得閒者去享用。學院中人應能時刻警戒權力誘惑,寧為醒世刺耳逆聲,堅持文化抵抗干擾。學院的位置就是戰鬥的位置,誰說人文學科只能困守窮巷案頭?把文學學好、學精、學深,「文學學」就是最有效的應世之道,我們發出來的異語便不致淪為囈語。理想學院仍待建構,現實學院正在眼前,我的現代詩與文學史閱讀研究之旅,已不再有退路或藉口。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