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帝國的跑道:互聯網下的快遞中國

帝國的跑道:互聯網下的快遞中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88641
朱曉軍
獨立作家
2017年1月18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9388641
  • 叢書系列:Do觀點
  • 規格:平裝 / 31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Do觀點


  • 社會科學 > 報導文學











    沒有地上跑的快遞,就沒有天上飛的互聯網經濟!





    引言

    ?

    第一章 沒鞋穿的「赫爾墨斯」

     一、地平線下的起步

     二、殺進「黑快遞」

     三、融入快遞江湖的第一鏢

    ?

    第二章 天井嶺那條彎彎的山路

     一、藍眼睛的老史與黑眼睛的老賴

     二、第一桶金

     三、歌舞鄉三股東

    ?

    第三章 「李鬼」與「李逵」的周旋

     一、「黑快遞」,那就是過街鼠

     二、被「圍剿」的日子

     三、三千八百元錢找回的尊嚴

     四、放不下的那棵樹

    ?

    第四章 「沒文化農民」的文化


     一、快遞江湖的情和義

     二、兄弟們,浩浩蕩蕩去加盟

     三、給你個家,那是很大的地方

    ?

    第五章 一舉打通任督二脈

     一、摸別人的石頭蹚自己的河

     二、這是一棵難長大的樹

     三、要像追姑娘那樣做快遞

    ?

    第六章 揮之不去的夢魘


     一、一場顛覆性的內訌

     二、驚心動魄的索件

     三、扣件與反扣件的較量

     四、內鬼是這樣鏟除的

    ?

    第七章 十人抬的那口鍋偏了

     一、大佬的肉就那麼好割?

     二、憑啥該我做「義工」?

     三、一瓶存放三四十年的酒

     四、派件,那是塊敲門磚哪

    ?

    第八章 割股打造「一體化」

     一、一場面單加價風暴

     二、勢如破竹的直營

     三、不懂分享是做不大的

    ?

    第九章 五湖四海一家人

     一、為了那片走不過的傷心地

     二、兒子的老闆給我發紅包

     三、在廢墟中,他們這樣崛起

    ?

    第十章 測不出海拔的高地

     一、高地是這樣堅守下來的

     二、中國式的「使命必達」

     三、把包裹當成包裹,那就錯了

    ?

    第十一章 上市後的決戰

     一、中國經濟的「黑馬」

     二、繼續保持行業第一

     三、給多少錢都不賣

    ?

    尾聲

    後記





    引言



      二○一四年,中國的快遞業務量突破一百三十億件,達到一百三十九億六千萬件,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二○一五年,又以百分之四十八的速度突飛猛進,達到兩百零六億七千件;二○一六年,預計完成兩百七十五億件……



      「三通一達」─申通、圓通、韻達、中通是中國快遞的主力軍。這四家快遞公司不僅來自同一個縣─浙江省桐廬縣,還源於同一鄉─歌舞鄉。



      桐廬群山疊嶂,溪流縱橫,始建於西元二二五年,歷史悠久,素有「瀟灑文明之邦」之美譽。桐廬位於浙江西北部,北緯三十度。北緯三十度是一個神奇的區域,蘊藏著無數不解之謎。美國作家詹姆士•伯斯特寫過一本書─《神祕的北緯三十度》,中國中央電視臺播放過百集系列特別節目《北緯三十度•中國行》。埃及的金字塔、百慕大三角、馬里亞納海溝,以及喜馬拉雅山、雅魯藏布大峽谷、神農架、三星堆等都在北緯三十度上。



      二十世紀九○年代初,位於北緯三十度線上的歌舞鄉還是一個不通公路的「兔子不屙屎」的地方,農民要挑著山貨,步行七八個小時才能走到縣城。上世紀末,年輕後生聶騰飛、陳德軍和賴梅松懷著過上好日子的夢想走出深山,先後在上海創建了申通、韻達和中通。圓通的創始人喻渭蛟是桐廬人,但不是歌舞鄉的。可是,喻渭蛟是歌舞的女婿,他的夫人張小娟不僅是歌舞人,而且還是陳德軍、賴梅松的初中同學。若沒有張小娟的點撥,喻渭蛟也許還在建築裝潢業苦苦掙扎。不僅如此,張小娟和她的老叔還擔任圓通副總裁,由此來說,圓通也是一家擁有歌舞血統的快遞企業。



      二○○九年前,民營快遞被稱之為「黑快遞」,既沒有合法身份,又沒有合法空間,他們卻在郵政漫長而嚴酷的「圍剿」下存活下來。他們以低廉收費為優勢,不僅取得了發展,還阻擋了國外快遞巨頭在中國版圖的擴張。聽說「三通一達」單票快件均價僅十五•六元人民幣時,國際快遞巨頭不禁搖晃著金色頭髮,眨動湖水似的藍眼睛,不可思議地說:「NO,NO,這怎麼可能呢?」如今,東躲西藏的「游擊隊」─「三通一達」已成為中國快遞「第一集團軍」的四大勁旅,每家公司網點逾萬個,員工高達二十萬至三十萬,他們的業務量占全國半壁江山,二○一五年,突破一百多億件。



      這些來自北緯三十度的農民還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快遞業的奇蹟。這些初中畢業,甚至初中沒畢業的農民在城市,近乎赤手空拳,一窮二白,既沒有資本,又沒有人脈,卻帶領鄉親走出深山,走出那片貧瘠的土地,打下了快遞的江山,成為中國快遞巨頭,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和尊嚴。



      快遞改變中國,「三通一達」不僅給億萬國人帶來便捷服務,還為電子商務的飛船提供了現實的跑道,讓中國網購成為世界一大奇觀。



      在「三通一達」中,申通創建於一九九三年,韻達創建於一九九九年,圓通創建於二○○○年,中通創建於二○○二年,長則二十餘載,短則十餘載,這些「沒有文化」的農民是如何在縫隙中生存,在艱難中發展,在機遇中騰飛的?他們是如何行走快遞江湖,如何創造奇蹟的?他們的模式和經驗對創業者有哪些啟示,我們順著他們留下的足跡去尋覓。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