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里山資本主義:不做資本主義的奴隸,做里山的主人

里山資本主義:不做資本主義的奴隸,做里山的主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82142
藻谷浩介
林宜佳
天下雜誌
2016年12月28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9863982142
  • 叢書系列:商業思潮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商業思潮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人類的創意及最先進的技術,為里山──農村帶來革命改變。

      拯救先進問題國家的全新經濟生存模式,就是「里山資本主義」。

      





    推薦序? 一同創建屬於臺灣的「里山主義」??? 曹啟鴻

    推薦序? 里山主義與循環經濟是相同的理念??? 黃育徵

    推薦序? 吸引年輕人回鄉安身立命的共生經濟? 黃淑德

    推薦序? 實踐由民眾自決的里山資本主義????? 丘如華

    推薦序? 以里山資本主義創造環境美好價值??? 詹文男

    推薦序? 里山的書店──像燈塔一樣?? 羅文嘉

    推薦序? 重返過去美好的生活體驗???? 石茱樺

    推薦序? GDP以外的幸福??? 林婉美



    前言──引薦「里山資本主義」

    打破「百年的經濟常識」�構想起源自「金錢資本主義」�「經濟衰退的國家」成了熱錢的獵物�自「強硬的經濟」中解放�鄉下人跑在世界的前端



    第一章?? ?世界經濟的最先鋒•日本中國山地──由零元成本開始的經濟再生,地方復甦

    二十一世紀的「能源革命」自山中展開�替代石油的燃料�向國外採買能源,就躲不開全球化的影響�一九六○年代前,能源皆來自山中�重新啟動金流,創造就業機會與所得�二十一世紀的新經濟產品—「環保爐」�以山林作為食材�什麼都沒有,才有機會做每一件事�從人口過疏,反敗為勝�得到道具,誇耀「富足的生活」



    第二章?? ?二十一世紀超優良國家奧地利──不受歐元危機衝擊的國家的祕密

    不為人知的優秀國家�林業變身為先進的產業�最新技術支持「里山資本主義」�口號是「打倒石化燃料」�獨門技術釋出許多工作機會�林業,守護「永續存在的富足」�年輕人湧入山中�林業哲學就是「靠利息生活」�「里山資本主義」帶來安全保障與地方經濟自立�自極度貧困中奇蹟復活的小鎮�從一個買進能源,轉換為自給自足的區域�增加雇用機會與稅收,將經濟交回居民手裡�以居辛郡為榜樣,找到「經濟上的穩定」�「開放的地區主義」正是里山資本主義�從鋼筋混凝土到高樓層木造建築的趨勢�倫敦、義大利也流行的高樓層木造建築�工業革命之後的變革開始了�錯層壓木材產業讓日本動起來



    中間總結 「里山資本主義」的精華──不倚賴金錢的子系統

    以加工貿易立國的榜樣,因資源價格高漲轉為貿易逆差�重建不倚賴金錢的子系統�強勁逆風的中國山地�即使用振興地方的三種神器,也完全沒有經濟發展�全國各地都可以仿效的庄原市榜樣�日本也推展利用木材的技術革新�奧地利將能源從地下資源轉為地上資源�不認同左右開弓極端論點的錯誤�恢復「無法用貨幣換算的以物易物」──金錢資本主義的相對命題?�抵抗規模利益──金錢資本主義的相對命題?�向比較優勢理論提出異議──金錢資本主義的相對命題?�「里山資本主義」在都會中輕鬆實現�你是無法用金錢買下的個體



    第三章?? ?不做全球經濟的奴隸──在里山鄉間投入資金、人力的成功買賣

    人口過疏的島嶼才能成為開拓二十一世紀的前線�從大間的電力公司到「島上的果醬店」�為自己和地方帶來利益的果醬製作�暢銷的祕訣在於「高價購買原料」、「投入手工人力」�以島嶼為目標的年輕人增加了�「新常態」將改變時代�五二%、一年半、三九%,數字道出的事實�符合鄉下的發展方式�地方赤字,就是買下「能源」與「物品」的金額�在高知縣展開真庭模式�日本正走向「令人懷念的未來」�關於「分享」的認知,已在無意間轉變的社會�在「食物自給率三九%」的國家中廣布的「耕作放棄地」�「味道每天都不同的牛奶」成了品牌�「耕作放棄地」是聚集希望的理想環境�活用耕作放棄地,重點就是樂在其中�「一定要在市場上販售」的謬想�收穫的市場外的「副產品」



    第四章?? ?克服「無緣社會」──先進福利國家也向「過疏化小鎮」請教的智慧

    反對「倚賴稅金與社會保障的整體改革」�「殘缺」非缺陷,而是藏寶箱�「腐爛的蔬菜」正是寶物�讓「有用」、「值得努力」變成人生的意義�讓富足在地方中循環,發行地方貨幣�打造親子安居的環境�讓年長者、母親及孩子都散發光芒的設施�無緣社會的解決對策,互相交錯的「幫忙」�住在山中的達人�「禮尚往來」正是山村的深義�先進福利國家正在學習二十一世紀的里山智慧



    第五章?? ?從「強硬的二十世紀」到「柔軟的二十一世紀」──拯救先進問題國家的里山榜樣

    新聞導演眼中的日本二十年�「都會住宅區」與「里山」擁有相似的形態�「里山資本主義的違和感」正是「捏造出來的輿論」�新世代產業的最前端與里山資本主義的志向有「驚人的雷同」�以里山資本主義加強競爭力�日本企業的強項即是「柔軟」和「細緻」�聰明城市的目標──互動交流的復甦�「都會的聰明城市」與「鄉村的里山資本主義」是「車輛的前後輪」



    最後總結 用「里山資本主義」向不安、不滿、不信任訣別──日本真正的危機與少子化的解決對策

    愈是繁榮,對「日本經濟衰退」就愈感到不安�強硬的解決方法會產生副作用�對「日本經濟衰退論」抱持冷靜的懷疑態度�日本的經濟繁榮不會輕易結束�將零成長與衰退混為一談──「日本經濟無救論」的誤解?�不看絕對值的論述者認為「國際競爭力低下」──「日本經濟無救論」的誤解?�象徵「近代經濟學的小規模事業經營」的「脫離通貨緊縮」論──「日本經濟無救論」的誤解? �真正的結構改革要「確立可以提高薪資的商業榜樣」�克服不安、不滿、不信任,誕生未來的「里山資本主義」�天災使「金錢資本主義」的機能停止�通貨膨脹將使政府的貸款陷入滾雪球的狀態�「金錢資本主義」衍生的「突發行動」蔓延的病理�「里山資本主義」是保險,讓人安心的另一個原因�希求短暫的繁榮,以及讓內心深處產生不安的少子化問題�「里山資本主義」正是防止少子化的解決對策�「邁入高齡化社會將會衰退」是錯誤的想法�「里山資本主義」能延長健康壽命,誕生光明的高齡化社會�「里山資本主義」能產生無法用金錢換算的價值,迎向光明的高齡化社會



    終章──二○六○年的日本,吹拂著「里山資本主義」的清爽微風

    二○六○年光明的未來�有機會親眼看見國債餘額減少�未來,已在里山的山麓間展開



    後記





    推薦序

      

    一同創建屬於臺灣的「里山主義」 曹啟鴻


      

      全球資源正面臨長期耗用、極度枯竭之窘境,各國對於自然資源的永續使用愈來愈關注。近年氣候變遷議題益發受到重視,大型的經濟規模及工業開發,已不再是追求經濟成長的唯一手段。

      

      本書提到日本八○至九○年代經濟泡沫化後,景氣持續低迷,許多人在城市無法生存,回到自己兒時生活的農村或山村,基於里山的理念及對家鄉的愛護,利用生活中的閒置資產,使社區逆轉復活,變成一個可以自體循環、生生不息的完整生態體系,發展出新的經濟型態。

      

      我非常敬佩真庭市的行動力,徹底翻轉對傳統農村廢棄物的認知,也挑戰了原有資本主義的運行邏輯,發展出在地主體性的能源網絡與經濟秩序。這與農委會積極調整臺灣農業結構,推動對地的綠色環境給付、強化農業安全體系、茁壯小農、擴大並深化「里山倡議」精神,達成環境永續利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施政理念相符合。

      

      面對貿易自由化、極端氣候的衝擊,農委會自推動《里山倡議》後,受到地方政府和民間的歡迎,臺灣各地符合里山倡議精神、從事農村生態保育與生產地景保全活用的案例也愈來愈多。

      

      水梯田暨濕地生態復育工作,恢復舊有灌溉水路及田埂,保存水梯田與埤圳濕地生態環境,引導農民採取友善耕作或有機農法,結合地方人文資源,發展在地特色產業,創造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居民生計之經典案例──「貢寮水梯田」。調查不僅發現五百種以上共生生物的高生物多樣性;農民成立的狸和禾小穀倉工作室,發展出保育優先的「六級化產業」,像是將環境友善程度的稻米分級販售、生產相關副產品及加工品和環境學習體驗活動等產業,光在經濟生產方面所創造的價值在二○一五年已超過政府投入補貼給付的三•二五倍。

      

      又如「八煙聚落」,保有傳統水梯田砌石圳道灌溉系統、砌石三合院、水中央等特殊人文地景,並修繕八煙出張所做為聚落小賣店,銷售聚落生產之農產品及手工藝品,讓在地小農的收入比以往增加十倍,第二代也願意回鄉深耕。

      

      另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台灣第一個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會員的政府機構,開發田埂植被營造生物棲地,輔導宜蘭、花蓮農民運用生態平衡原理管理田間蟲害問題,於富興LiPaHak(里拔哈)生態農場,以農田綠籬景觀植物「扶桑花」降低甜玉米遭受玉米螟危害,促進農業生產環境之永續經營。

      

      近年,屏東也發展出以在地社區為主體的生態旅遊,從霧台山線到恆春半島蓬勃發展;此外,屏東林邊也有縣政府與在地文史工作室公私合作,以光電、風力、生質能與氫能等再生能源為發電動力,在地自主營運管理的光采濕地智慧微電網示範園區。

      

      現在,我們也要持續擴大、深化與在地夥伴和專業社群的合作,推動友善環境的農村循環經濟,例如:利用生物炭重新回復土地生命力、發展農村再生能源與節能技術來回應氣候變遷、推動食農教育與有機農業等。

      

      臺灣農業技術先進,是立國的基礎,加上多樣化的自然資源及人文地景,造就不少地區性及社區性的特色農業。面對全世界的經濟變局,本書可以讓民眾了解里山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相較傳統商業模式不但毫不遜色,且更為永續,進一步讓更多人願意共同創建臺灣自己的「里山經濟」,打造幸福農民、安全農業、美麗農村的全民農業新願景。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