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敘事治療三幕劇:結合實務、訓練與研究

敘事治療三幕劇:結合實務、訓練與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70790
吉姆.度法
黃素菲
心靈工坊
2016年12月14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3570790
  • 叢書系列:Master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Master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本書起始為加拿大社會工作者度法與蓓蕊思的研究計畫,他們深受敘事治療大師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啟發,延續其敘事治療理念,並融合後現代思潮,提出許多大膽而創新的觀點,例如:



      ★故事治療是一齣三幕劇:書中取三幕劇為喻,認為治療師應該為對話過程搭建鷹架,運用「對話地圖」裡的六個探索點,逐步幫當事人為過往事件和經驗賦予新意義,重說生命故事。



      ★發現關鍵時刻:強調並示範治療師應如何掌握語言的傳佈,發現那個令當事人發出「啊哈,我懂了」的瞬間,協助他與一個更滿意的自己產生連結,開啟更多可能性。



      除此之外,書中亦包含許多案例與實務經驗分享,例如一次性的短期治療方法、成癮者與受暴者的治療實例,以及團體治療實務等等,都有示範與說明。



      透過作者的實踐經驗與反思,讀者不僅能重新看見問題的生成脈絡與瓦解方法,更能於各章末的反思提問中,激盪出更多的可能。



      正如懷特和艾普斯頓所倡導的,度法和蓓蕊思的研究在保持冒險精神的過程中演變,我們則在他們的創新中見證了這一切。──吉兒•佛瑞德門(敘事治療大師)



      本書像是一本不斷改變形狀的地圖,適用於治療對話遷移的過程;也像是在門上斬開一道新裂縫,為創造意義而堅持不懈地實踐。──大衛.裴瑞(渥太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諮商副教授)



    名人推薦



      吉兒•佛瑞德門�敘事治療大師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

      金樹人�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林美珠�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周志建�敘事取向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及眾多敘事治療領域的工作者與學習者

    ?





    【推薦序一】一次冒險精神的實踐�吉兒.佛瑞德門

    【推薦序二】閱讀敘事治療三幕劇的觸動與反思�吳熙琄

    各方讚譽與推薦

    【導讀】見證新舊敘事觀點的關鍵時刻�大衛.裴瑞

    【引言】 敘事實踐—以研究和關鍵反思作為論證基礎



    第一部 關鍵反思:從實務到理論

    【第一章】故事的重要性:歷史和文化的背景

    回首啟程時

    普遍的故事形式

    結論



    【第二章】故事治療是一齣三幕劇

    第一幕:佈置舞台,脫離理所當然的理解

    第二幕:出發,踏上旅程

    第三幕:重新整合自我認同

    結論



    【第三章】語言傳佈

    語言的脆弱與不確定性

    「草」之於「樹」的隱喻

    識別相異性的倫理

    飛行航線和遷移

    語言中刻意、創意的結巴

    偏好治療對話中的聲音、意義和故事

    結論



    【第四章】關鍵時刻

    在關鍵時刻發揮好奇心

    關鍵時刻是什麼?

    如何善用治療師姿態觸發關鍵時刻

    時間觀與治療中關鍵時刻的關聯

    結論



    第二部延伸學習:從理論到實務

    【第五章】 當你能擁有的只有現在:免預約門診的回顧諮商與敘事治療

    免預約門診

    故事

    回顧實務工作

    治療師姿態

    支線故事情節的發展

    設定話題軸

    文件化

    標定當事人為見證人

    開始了解人與問題是分隔開的

    發展新語言與新理解

    結論



    【第六章】走出地獄的旅程:處理創傷與暴力的陰影

    喬的故事

    第一幕:起步與拆分階段

    第二幕:旅程階段

    第三幕:重新整合階段

    結論



    【第七章】 與成癮者工作時的語言應用:故事裡的關鍵時刻

    跳出概括歸因與病理歸因的敘說

    將主流故事重寫為替代故事

    價值、希望與偏好

    會員重新整合

    貝琪的故事

    反思

    結論



    【第八章】團體治療實務:曾對伴侶施暴的男性

    文獻回顧:相關理論與研究

    研究計畫

    結論



    【附錄一】參考書目

    【附錄二】名詞對照表

    致謝

    ?





    推薦序



    一次冒險精神的實踐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敘事治療大師




      麥克.懷特和大衛.艾普斯頓是敘述治療的肇始開拓者,他們自認他們的工作是一種冒險。1992 年,他們寫到:



      ??對我們來說「冒險的精神」是投入這項工作的一個核心重點面向。我們的目標是保存這種精神,並且深知如果我們完成這一點,我們的工作將會繼續豐富我們的生活,和滋潤尋求我們幫助者的生命(p.9)。



      這本《敘事治療三幕劇:結合實務、訓練與研究》就是以此「冒險的精神」為傳統寫下的。吉姆.度法和蘿拉.蓓蕊思不是單純地提供實務的說明或原則,而是向我們展示他們工作生涯的冒險,他們不僅僅是呈現出結論,而是不時地開放自身的經驗,使我們深入到過程中。度法和蓓蕊思提供新的隱喻、新的想法和實務研究,這些都源於21 世紀早期加拿大多倫多的敘事治療場景,敘事治療實踐在其中正蓬勃發展。正如懷特和艾普斯頓所說,度法和蓓蕊思的工作在保持冒險精神的過程中演變,我們則在他們的創新中見證了這一切。



      敘事治療三幕劇是一本不尋常的書,因為書裡提供了許多敘事思想的歷史、實務故事、文本、研究設計和結論說明,以及對所有這些的關鍵反思。事實上,度法和蓓蕊思不僅對他們的工作提供關鍵反思,而且還邀請我們一起加入,透過思考每章結尾的問題,反思自己的經驗和實踐。正如他們的工作生涯包括治療、研究、教學和反思,度法和蓓蕊思將這所有編成這本作品,而不是分開各自出版,使我們就像身處一個令人興奮的工作計畫幕後,親眼目睹許多合作者的發聲,以及教學和實務的變化如何影響他們的研究。



      這本書包括一系列實務章節—免預約門診、曾對伴侶使用暴力的男性團體、曾受宗教儀式虐待的女性,和一個與成癮奮戰的女性。度法和蓓蕊思也提供適用於任何治療實務的想法,例如,他們對治療的隱喻,是將成年儀式修正為治療三幕劇來做治療隱喻。整體包括六個不同的探索階段,提供治療師幫助案主塑造和發展故事的可能性。



      在度法和蓓蕊思書裡的概念中,我最喜歡關鍵時刻。關鍵時刻包括感知的轉變、為人們開闢新方式來體驗他們的生活或處境,以及總是能開啟新行動的可能性。有時這種轉變對自我或他人帶來了嶄新的欣賞,或者令人感覺到改變是有可能的。作為治療師,我認為這些時刻是治療的轉折點。度法和蓓蕊思更進一步說明,治療師如何備妥肥沃土壤以便孕育出這樣的時刻,以及如何識別它和做出反應,以便擴大發揮它的影響力。



      這是一本重要的書。我很高興能把這本書交給你——讀者。我希望你用冒險的精神來閱讀,也帶著批判性的反思來閱讀。我希望你劍及履及地去嘗試書中的觀點,但也適度調整以回應你的文化背景。



    閱讀敘事治療三幕劇的觸動與反思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




      我不認識寫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吉姆. 度法( Jim Duvall)和蘿拉.蓓蕊思(Laura Beres),但閱讀他們的書,讓我好想見見他們,和他們聊我多年諮商的心得,他們對於「什麼元素才能促成有效的對話?」有著深刻的反思,特別是透過請教個案的回饋和觀看無數錄影帶的「微故事」的紮實研究和剖析,進而整理出這本書,這種根植於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對於敘事治療的發展和反思紮實地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這十多年來陸續出了許多和敘事治療相關的書籍,讓大家有更多的資料可以參考。但根基於實務的研究書籍相形較少,這本書特別用了一個有效的研究方法,不是我們過去一向熟悉的由專家學者把設計與蒐集到的資料整理成研究結果,而是整合個案對治療對話「何者有用」所給予的回饋想法後,對敘事治療做關鍵反思,此書將敘事和後現代的研究精神落實到我們如何檢視治療的對話,極有原創性與價值。



      特別有趣的是,吉姆和蘿拉是在探索在諮商中怎麼樣的對話對來訪者才是有用和有效的研究過程中,遇見了敘事治療。二位作者發現他們研究的結果竟然和敘事治療的精神和態度有著深深的共鳴,因此他們開始大量和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及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學習敘事治療。所以他們二位是帶著探索治療對話的研究者的背景進入到敘事治療的。在他們進入到敘事治療的世界之後,便持續地在實務中做研究,邀請當事人參與研究、訪問當事人、研究治療對話的過程和細節對當事人帶來的影響,以及邀請當事人對二位作者和當事人相關描述文字的剖析,參與閱讀和校正。因此二位作者對於敘事治療如何運用,在不同情境的操作和不同理念的整合,有著許多豐富的、透過研究中演化整理出的知識和經驗。二位作者也希望透過此書,大家能不斷地寫出實務經驗,以累積更多的實務基礎資料,才能更好地在以證據為基礎的組織中工作。



      另外一個體會是,二位作者在書中時常提到他們帶著後現代的精神、指導假設,和架構去工作,包括研究、理論、實務工作。我看到我們這一代人縱使喜歡敘事,仍然會穿梭在與後現代思潮的交流中,去看看如何把我們的工作和有助益的現代思潮整合在一起。敘事發展到今天,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能夠不斷地去和有共鳴或有差異的理念激盪,更能帶出更多的創造和演化。



      二位作者也在敘事的實踐和研究中整理他們的理念心得,這也是他們的創造。「故事治療是一齣三幕劇」的概念特別的有趣。我早期在學敘事治療時,特別喜歡Rite of Passage(成年儀式)的概念,覺得人生就像一趟旅行,不同階段會有它必須跨越的發展、瓶頸與挑戰,帶著這個譬喻去看生命的流動和生命故事,有一種寬廣、接納,甚而讚嘆的感覺。吉姆和蘿拉能把成年儀式的譬喻發展成三幕劇,開始的分離,過渡的轉化和新狀態的再融入,來看故事的變化帶來的自我認同的移動,特別的有啟發性。



      在麥克.懷特過世不久前, 他開始引用德勒茲(Deleuze)的根莖植物的意象來解釋故事的發展,但麥克突然的過世也讓喜好敘事治療的人們婉惜沒能多聽聽他對德勒茲的理念的更多看法和詮釋。看到二位作者吉姆和蘿拉整合麥克生前未完全發展完成的重要理念,特別令人驚喜。它最主要的概念是看見故事和對話的多元性,不像樹般結構性地由下往上有秩序地長,而更像埋在土中的根莖植物,從四面八方不同方向長出來,並沒有特定區分的次序、階層、主幹、分枝。透過這個圖像,大家可以思考故事和對話的多元流動性,而非過往我們對於故事對話一向視為應有其結構次序性的概念。



      看到大衛.裴瑞(David Pare)為本書寫導論,我內心升起一股親切感。我約略在1997 年認識他,當時我們共同參加美國南方的一個小型的後現代對話會議,我們有機會和大家坐在一塊聊天,當時大衛讓我留下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對話的方式讓我很少有地感覺到我這個在團體中唯一的亞洲人非常地被尊重而自在,這在當時我在美國工作圈中,我的母文化認同往往是不被看見的,我常常覺得必須要快速調整自己融入,而當時的我也習以為常。令我印象深刻,感受得到他對於和異文化的人交流是有反思和人文底蘊的。看到他導讀富有人文精神的內容,在英文世界中推薦二位作者吉姆和蘿拉,而我同時在中文世界中推薦他們,有種再度和大衛共鳴和連結的感覺。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敘事治療如何在現實世界中落實的想法,帶著作者們在敘事治療中的演繹和透過研究對實務工作的反思,是本難得一見的敘事好書。謝謝黃素菲老師在忙碌的工作中撥出時間把這本書翻出來,翻譯得特別順暢,也再次謝謝心靈工坊支持這本書的出版,讓更多的華人可以持續地和世界各地的敘事實踐工作者連結,而能夠不斷成長豐厚。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