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都市理論新思維:勞動分工、創意經濟與都會空間

都市理論新思維:勞動分工、創意經濟與都會空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325303
陳坤宏
巨流圖書公司
2016年11月25日
140.00  元
HK$ 126  






ISBN:9789577325303
  • 叢書系列:都市社會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都市社會學


  • 藝術設計 > 建築 > 都市設計











      本書聚焦於都市理論的新思維,主要關切在「文化經濟作為空間發展」此一信仰價值下,未來都市的「生產」、「就業工作」、「社會生活」以及「都市創意性」,如何在「都會空間結構」中加以展現,進而讓文創經濟與都市環境得以有效連結,產生綜效(Synergies)。



       循此主旨出發,第一章先就各階段代表性的都市理論學者之學術價值與信仰、歷史評價與定位、經典啟示與批判等層面,加以論述,奠定本書思維新都市理論的基 石,並以「勞動分工」、「創意經濟」、以及「都會空間」三者作為未來新都市理論的論述基礎,接下來各章分別從「都市生產」、「都市就業」、「都市社會生 活」、「都市創意性」、以及「都市治理」等面向,討論全球化、從製造到智造、數位資訊化與網絡化、知識與文化的能量、都市勞動力分工、都市運動與正義、革 新社會生活秩序、文化�藝術與創意城市等諸多未來大趨勢下,都會空間結構可能面臨到的挑戰。最後,本書以「新都市理論」作結,期待建立一個城市的「價值、 信仰」與「願景、目標」,並且探討文創經濟作為新都市理論的可能性。





    孔憲法教授 推薦序

    作者序



    第1章 都市理論與實踐 / 陳坤宏

    1.1 都市理論與實踐的回顧

    1.2 不同階段經典都市理論的歷史定位與經典啟示

    1.3 都市理論新思維:邏輯與結構

    參考文獻



    第2章 都市生產 / 林育諄

    2.1 都市生產的轉變與空間發展

    2.2 集中式發展:產業空間群聚與競爭

    2.3 分散式發展:勞動空間分工與全球生產網絡

    2.4 資訊與創新學習:知識密集產業之空間發展

    2.5 從製造到智造:產業與都市發展的再思考

    參考文獻



    第3章 都市就業 / 陳建元

    3.1 都市就業結構與空間分布

    3.2 都市就業與生產關係之結構與再結構

    3.3 都市產業結構變遷與空間分布:集中與分散

    3.4 創新驅動產業時代下都市就業結構之再集中與路徑依賴

    3.5 台灣都市就業結構之衝擊與挑戰

    參考文獻



    第4章 都市社會生活 / ?函君、周士雄

    4.1 都市社會與生活方式

    4.2 都市居住的社會與空間

    4.3 都市休閒的社會與空間

    4.4 都市社會與空間的正義

    4.5 都市社會生活的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都市創意性 / 陳瀅世、吳秉聲

    5.1 都市創意與創意城市

    5.2 創意性之所在

    5.3 創意性之源泉

    5.4 創意性之展現

    5.5 台灣發展現況與思考未來

    參考文獻



    第6章 都市治理 / 蘇淑娟

    6.1「 都市治理」興起的社會環境趨勢

    6.2 治理與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的關係

    6.3 治理的國內外案例

    6.4 治理在當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7章 新都市理論 / 陳坤宏

    7.1 新都市理論的基本觀念與原理

    7.2 新都市理論先驗圖式的建立

    7.3「 跨域-同心圓」新都市理論(CFC Urban Theory)

    7.4 文創經濟作為新都市理論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專有名詞索引

    ?





    作者序



      這本書的邏輯與結構,基本上是依循書名而設計,正標題「都市理論新思維」之下,即產生第一章「都市理論與實踐」,副標題「勞動分工、創意經濟與都會空間」之下,即產生第二章「都市生產」、第三章「都市就業」、第四章「都市社會生活」、第五章「都市創意性」、第六章「都市治理」、以及第七章「新都市理論」,而成為全書共分為七章的結構。



      在第一章「都市理論與實踐」中,作者首先將近代與現代的都市計畫歷史,分成四個階段,進行都市理論與實踐的回顧及細緻的論述,並且針對各階段代表性的都市理論學者之學術價值與信仰、歷史評價與定位、經典啟示與批判等層面,加以論述,並提出個人的主張,作為本書思維新都市理論的基石。依循此一脈絡,本書企圖以「勞動分工」、「創意經濟」、以及「都會空間結構」三者作為思維未來新都市理論的論述基礎,明白的說,即是在「文化經濟作為空間發展」此一信仰價值下,未來都市的「生產」、「就業工作」、「社會生活」以及「都市創意性」,將如何在「都會空間結構」中加以展現,進而讓文創經濟與都市環境得以有效連結,產生綜效(Synergies),乃成為這本書的特色。第二章「都市生產」、第三章「都市就業」、第四章「都市社會生活」、第五章「都市創意性」、以及第六章「都市治理」,依序舖陳出在全球化、從製造到智造、數位資訊化與網絡化、知識與文化的能量、都市勞動力分工、都市運動與正義、革新社會生活秩序、文化藝術與創意城市等諸多未來大趨勢下,都會空間結構可能面臨到的挑戰。第七章「新都市理論」論述出新都市理論的基本觀念與原理,就是要建立一個城市的「價值與信仰」,而新都市理論的先驗圖式,就是要建立一個城市的「願景與目標」。最後,乃以文創經濟作為新都市理論的可能性為結尾。



      作者期待的是,在本書兼顧學術性與現實性,適合學院派與一般人士閱讀之條件下,能夠讓讀者思考未來新都市理論的可能性。作者群執行行政院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03-104 年度補助經典研讀班「勞動空間分工、文化創意經濟與新都市理論」計畫(召集人:陳坤宏教授),給予寫書帶來啟示與思維,特此致謝。

    ?
    陳坤宏、林育諄、陳建元、?函君

    周士雄、陳瀅世、吳秉聲、蘇淑娟

    2016 年10 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