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以市民社會檢視中國政治發展(2008-2014)

以市民社會檢視中國政治發展(2008-2014)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88511
童慧玲
翰蘆
2016年12月01日
127.00  元
HK$ 114.3  






ISBN:9789869388511
  • 叢書系列:政治類
  • 規格:平裝 / 24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政治類


  • 社會科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中國於1979年改革開放後,在深圳等地設立四個經濟特區,允許特區不必因循蘇聯的計畫經濟,改而學習亞洲四小龍,採取市場經濟。特區設立十年後的經濟快速成長,鄧小平決定擴大改革開放,於1992年在上海等沿海沿江城市設立2,000個經濟開發區。這項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驗,使得中國在2014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比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中國修改憲法,承認現在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允許私有財產,改變了毛澤東極左的社會主義公有政策。在經濟外溢效果下,在特區裡享有自由法治和財富的市民,於是團結一致來維護自有財產,從深圳業主維權運動開始,到上海沉寂四十年的市民社會復甦,再加上2008年北京奧運,以及四川汶川大地震,在新興起的六億網民支持下,中國公民運動興起。



      2014年,習近平展開反貪腐,拘捕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等前國家領導人,要求依憲治國。中國從毛澤東極權統治,在經濟外溢效果和市民社會以及網路民意要求下,產生重大的質變。



      面對中國的劇烈變化,本書的觀照切入點,從2008-2014年,密切觀察變動中的中國及其政治發展,提供讀者對中國政治發展深入的觀察。

    ?





    第一章 導論

    壹、研究問題與背景

    貳、研究目的與方法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參、研究途徑與範圍

    市民社會研究取向/新功能主義之溢出效果研究取向

    肆、研究架構與預期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之應用分析

    壹、「市民社會」概念的產生

    貳、民主轉型的條件

    參、市民社會在中國崛起

    肆、臺灣民權運動的影響

    伍、網路民主

    陸、國內外有關本專題研究之研究情況



    第三章 網路民主與中國政治發展

    壹、網路民主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由集權專政到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制度促使中國改變/

    虛擬實境突破現實空間對中國人民的制約

    貳、網路民主對中國的挑戰

    世界最大的網路公民世界/網路公民運動的新天地/

    凝聚民意改變政府決策

    參、中國政府的網路自由管制

    採取措施管制網路自由/網民與中國網路封鎖的對抗

    肆、中國市民社會的成長

    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的衝擊/上海市民社會的萌芽與困境/北京市民社會的禁制與成長/計畫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對政治體制的影響/度過金融風暴中國自我肯定

    伍、經濟體制改革外溢政治體制改革

    中國公民運動依經濟體制的變化分期/寄望於自下而上的市民社會公民運動/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中國公民運動的類別



    第四章 中國經濟特區與「市民社會」的發展

    壹、改革開放對中國民主的衝擊

    貳、經濟外溢效果的檢視-經濟特區的設立及擴大

    參、市民社會的萌芽

    寬鬆的政治環境/優惠的政策環境/良好的人文環境



    第五章 深圳經濟特區市民社會的政治發展

    壹、經濟發展改變特區社會

    中國社會由量變到質變/市場經濟體制促成市民社會的產生/民間組織的形成

    貳、深圳經濟特區和市民社會的發展

    經濟特區與市民社會/深圳具有移民社會特性/

    深圳文化素質高

    參、深圳市民社會取樣

    深圳市民間組織/深圳市民間組織的功能/深圳市自發形成的民間商會/深圳市業主維權運動

    肆、經濟特區的發展,全面影響了中國各城市的發展



    第六章 上海市民社會的政治發展

    壹、上海市民社會再度成形

    1870年代的上海市民社會/1990年代的上海市民社會

    貳、上海市民維權運動與民間組織

    上海市民維權運動的經濟因素/上海民間組織與群眾團隊/

    上海市NGO案例

    參、上海市民社會的困境

    上海難以產生理想市民社會/中國政府強力介入民間組織



    第七章 北京市市民社會的政治發展

    壹、北京市民社會的禁制與成長

    奧運與川震救災啟動市民社會/市民社會與川震救災行動

    貳、中共加強管訓民間組織

    中共對市民社會的禁忌-公盟事件/中國政府正視民間社會組織



    第八章 台灣80年代市民社會與政治發展

    壹、台灣經濟起飛社會轉型、自力救濟成為公民運動號召

    貳、台灣民選官吏及民代多達萬人,公民藉由各類選舉影響公共政策

    選民的投票行為/候選人提出的十大政見

    參、80年代台灣利益團體興起成為市民社會基礎

    肆、大眾傳播工具快速成長,民意獲得充分表達

    伍、80年代台灣公民運動促進民主成長



    第九章 中國市民社會與公民參選

    壹、中國市民社會與憲政權利

    貳、憲法保障的參選權為何難以實施?

    參、獨立參選人要以公民參選改變中國現狀

    肆、獨立參選人受到中共層層打壓

    伍、烏坎村公民運動與基層民主自治

    陸、烏坎首次「民主選舉」公民運動



    第十章 中國市民社會與憲政權利

    壹、中國憲政發展的困頓

    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什麼不能保障民權?

    參、中國政治制度源於馬列主義以資產階級矛盾為根本

    肆、憲法賦與人民的權力

    第十一章結論

    壹、研究回顧

    貳、研究發現

    參、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的提出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5.中國政府管理NGO的法律框架-中國扶貧開發服務中心

    6.經濟特區授權立法有關情況綜述

    7.中國貪腐黨政官員判刑列表

    ?





    序言



      1917年俄國共產革命成功,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蘇聯體制。1949年中共建政,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採取蘇聯計劃經濟,建立極權政治,經過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等,清算鬥爭所有反對共產政權的人,寒蟬效應所及,從此人人俯首聽命不敢反抗。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隨後文革結束,四人幫被捕。1979年在鄧小平領導下,中共決定改革開放,但是只限於經濟層面,決定先由經濟特區開始,背離蘇聯計劃經濟,學習亞洲四小龍,並且通過立法法,允許特區採取港澳台的市場經濟。十年後,特區經濟高速發展,1989年北京學生運動,藉哀悼胡耀邦要求民主改革,中共軟禁總理趙紫陽,鎮壓學運,引發中國姓資姓社的爭鬥。1992年鄧小平決定擴大改革開放,允許設立上海等2,000個經濟開發區,這是經濟外溢效果促成的。更重要的是,在深圳等特區,由於經濟開放,特區立法法允許市場自由競爭,接受市場自由法治,保護私有財產的制度,特區居民擁有自己的房屋產業,一旦政府要徵收私人房地產進行公共建設時,私人業主就團結維護自身權益,稱為業主維權運動。這在反對私有財產的中共政權體制下,從未發生過。但是中共奉行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張市民社會,認為小市民可以利用生日會,歌唱會,登山會等民眾組織集結力量,對抗政府專權。因此市民維權運動,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國家不可以壓制。



      1992年上海成立經濟開發區後,所享有的開放程度超過原有特區,沉寂四十年的上海市民社會立即復甦,以散步為名展開各種群眾運動。2008年為了迎接北京奧運,中共呼籲北京市民展開各種民間組織活動,此時正好發生四川汶川大地震,北京和上海民間組織一週內發動百萬人參與救災,被稱為中國公民運動元年。由於經濟發展,資訊工業迅速在中國擴張,互聯網成為非常普遍的傳播工具,中國網民數目高達6億。在網路上資訊傳遞不易管制,民意的連結,快捷龐大,6億網民隨時表達人民的意見,形成網路民主,不斷揭露貪官污吏的醜陋行徑。



      2013年由於王立軍逃亡,將薄熙來、周永康等人意圖政變資料交給美國。獲得資料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決定打擊貪腐,2014年令人震驚的拘捕了前屆中國國家領導級幹部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及副省級以上100多位高官高管。習近平認為巨大貪腐可以亡黨亡國,中國一定要依憲治國依法治國。從市民社會在深圳上海興起後,隨著經濟改革開放的幅度加大,中國人民對自身權益的維護,日益高漲。本來在中共無產階級專政下,沒有人敢想中國能從上而下的展開憲政體制改革,如今習近平敢大規模的拘捕中共領導幹部,依靠的就是有互聯網加持的民眾力量。



      中國夢是憲政夢嗎?劉曉波在《零八憲章》中大聲呼籲,被捕判刑。不怕死的學者又聯合起來發表《公民憲政共識》,要求有保障民權的憲政。今天不論習近平是否真正要實踐憲政,中國市民維護自身權益,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最後,不可免俗的要感謝樹人醫專,因為學校對教師研究的支持鼓勵,才有本書的完成。在漫長孤獨的研究過程中,感謝從碩士班一路支持、陪伴的黃人傑教授,博士班指導教授陳延輝教授的後續指導,此外在台灣南部法政研究夥伴堪稱南霸天的彭堅汶教授、廖達琪教授和謝政道教授,感謝他們在撰稿時對各篇章提出寶貴的改進意見。還要感謝先生和家人的支持,你們沒有用傳統女性的框架限制我,反而包容我放任我自由,我愛你們。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