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義式生活哲學:脫軌的人生才有意義!揭祕義大利人日常潛規則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2590430
宮嶋勲
楊鈺儀
世潮
2016年12月02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590430
叢書系列:
閱讀世界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正
閱讀世界
分
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人類學
同
類
書
推
薦
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與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
日本人的心態
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美國人面面觀套書:美國人的真正生活+美國女子學
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消失的「國民」近代中國的「民族」話語與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
跳進嘴裡的豐盛義大利:跟著天菜主廚做一桌南北義經典家常菜,從托斯卡納到卡拉布里亞,品嚐最道地美好的餐桌料理
Hygge:練習丹麥幸福哲學
泰國,芒果吃酸的,咖啡喝甜的!:微笑國度的近距離文化觀察
德國文化關鍵詞 : 從德意志到德國的 64 個核心概念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上下)(校訂版二刷)
內
容
簡
介
嚴謹的日本人撞上興之所至的義大利人,
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深入懶散國家形象下,值得挖掘的細膩義式邏輯!
目
錄
前言
1.工作──
看起來懶散,工作卻很有成就,義大利人的秘密是?
認為「約定時間」是一個雙方必須努力達成的目標
義大利社會習慣配合遲到的人
義大利式遲到潛規則
沒有公私分明這種事
隨時都在工作,隨時都在偷懶
工作不是勞動,而是人生的一部分
無視資本主義的義大利人
義大利為何具有世界一流的工業
就算沒有訂定計劃,最後還是能達成目標
永遠都要重視「過程」
一旦決定目標,不屈不撓堅持到底
義大利人所說的三十分鐘,就是全世界的一個小時
不分工作職位,人人攬著做事
基本上欠缺分工的概念
從福斯汽車與法拉利的不同,看見義大利的工作模式
一次不做兩件事
不受工作程序的限制,義大利人的工作態度
義大利人對於沒什麼關係的工作夥伴,也認為是好朋友
希望渺茫,卻還是不放棄
陌生店員也是好朋友
[column]
這一點,別學義大利人○1�義大利人的公德心在哪裡
2.人生──
享受喜歡的事物,討厭的東西放一邊
繞遠路所具有的人生意義
有意義的一天,來自於人生的脫軌
自古以來深植義大利人心的繞道哲學
到達的目的地,不是原來的目的地
享受過程,而非目標
討厭的事,延後也無所謂
不想做就是不想做,無謂反抗不反抗
自己不喜歡悲傷,也不喜歡別人悲傷
[column]
這一點,別學義大利人○2�太過寬容的問題
無論什麼情況,都堅持要快樂
情況再悲慘,也要快樂的義大利式哲學
義大利人是享受人生的天才
一切判斷基準在於美醜和喜好
「靈光乍現」,直覺敏銳的義大利人
美觀是決定的關鍵,而非實用
不看地圖,以直覺向前邁進
寬容的義大利,剛好相反的法國
成功在於野性的直覺的探索
[column]
這一點,別學義大利人○3�推翻自己所訂定的嚴厲規則
「Attendismo」觀望主義的生存法則
遇到機會絕對緊握不放
為什麼義大利人這麼喜歡足球?
不想矯正缺點,只重視優點
3.家族與戀愛──
掌握人際關係,人情•羈絆
家族關係緊密
母系社會,媽媽說了算
為什麼義大利有這麼多家族企業?
好像有關係,沒關係就攀關係
不靠關係、人太老實,是笨蛋的行為
人人都好朋友
戀人相處模式只有一種叫作「戲劇性」
義大利情侶總是分分合合
無法在家裡洗髒抹布
情侶總是喜歡集體行動
[column]
這一點,別學義大利人○4�義大利花花公子形象的咒語
4.飲食──
餐桌上的行為,比談判更困難
坐在餐桌前不是只為了吃飯
飲食是一種儀式
如何正確利用餐前酒時間
利用聚會開拓人脈,順便談戀愛
餐桌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學習正確的餐桌禮儀
值得信賴的條件
義大利人吃飯總是慢慢開始,靜靜結束
想要在關係社會的義大利抓住機會,你要……
餐桌上的真實面
讓人看見真實的自我,打造良好人際關係
家庭聚餐也是一種開會形式
握手代表想要邀請別人來我家?
為什麼在義大利,餐桌上的人會愈來愈多?
自己盤子裡的食物,自己吃乾淨
5.日本大叔的獨到觀察──
帶著「有色眼鏡」來看義大利
皮埃蒙特──表現素雅、古樸,不擅於彰顯自我的北部州
倫巴第──勤奮工作,努力消費,喜歡流行的講究之地
威尼托──認真勤勉愛喝酒,與南部是死對頭?
托斯卡尼──對流行敏感,善於行銷,自豪自己的家鄉
坎帕尼亞──規則有跟沒有一樣,具有高超的人際手腕
西西里島──環繞著深厚人際關係的情義之島
義大利人的各種奇妙行為
○1平時沒有的民族意識會在看足球賽時全部跑出來
○2絕對不排隊
○3還沒結帳就在排隊時吃起來了
○4晚上也戴太陽眼鏡
○5下雨就沒精神
○6空房很多,但飯店還是安排旅客擠在同一區
結語
序
前言
我在義大利的第一份工作,想起來距今約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當時我正在義大利里米尼(Rimini)的Grand Hotel,里米尼是一個以海水浴場聞名的小城。我搬到羅馬住了約一年,稍微能說些義大利文,便獲得了日本廣告拍攝口譯的臨時工作。
當時我為了上大學而住在羅馬,那份工作是我第一次真正和義大利人有正式工作上的交流。Grand Hotel是一間頗具歷史的豪華飯店,在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義大利著名藝術電影導演)的電影中被神化了,所以還沒開始工作我就感到興奮不已。
日本與義大利的共同工作團隊,在羅馬集合,大家坐上小巴,走高速公路一路開往里米尼。大家一邊說笑聊天,氣氛輕鬆又自在,不論怎麼看都讓人覺得是很義大利式的愉快外景工作。至少在到達當地之前。
我們雖然到達目的地,但卻比原來在羅馬飯店聯繫時的預計時刻晚了整整一小時。到達後又發現少帶了好幾樣機械設備。
由於擔任主角的廣告明星有其他演出行程,能夠拍攝的天數只有一天,因此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在當天完成。義大利現場負責人打了好幾通電話,想要湊齊不足的機械設備。他問對方:「結果怎麼樣了?」對方的回覆竟是:「沒辦法,只能從波隆那送過來,需要兩個小時。」
我當時還很天真,人又老實過頭,口譯沒有稍加掩飾,直接翻給日本方工作人員。結果日本方當然生氣了,說:「這說的是什麼話!要他們事前準備好的東西,我們不是已經傳真過來了嗎(當時還沒有e-mail)!叫他們動作快點!」我把這些話翻回義大利文,告訴義大利方,結果義大利方回答說:「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不論怎麼說都沒辦法喔。不要這麼煩躁,就等等吧。」我把這些話照樣翻給日本方聽,日本方對義大利方無視自己責任,還有點瞧不起人的態度非常感冒,因此成員們的怒火又更上升了一層。
更火上加油的是,日本方的製作人兼任演員助理,所以來回催促了好幾次:「現在到底怎麼樣了?」我把這些話翻譯成義大利文,這下換成義大利方惱羞成怒地說:「現在除了等配送的機器過來,其他什麼事也做不了。你們一直問個不停,很煩。」氣氛火爆,場面一觸即發。
義大利方的製作人不忍心見我像個被驅遣的小孩子,一下往東一下往西的跑來跑去,便把我叫到角落去跟我說:
「勳,你聽我說。我們的確沒有遵守在羅馬時說好的預計時間,有一些設備器材沒送來是我們的失誤。但是,這種事不論現在如何爭辯也不會有任何改變。設備器材已經在調度配送中了,還有兩個小時就能到達。雖然時間晚了點,但今天一定會完成這場拍攝。截至目前為止,不論是什麼的拍攝,我們從來都沒有過無法完成的情況。愈是煩躁,氣氛就會愈糟,本來可以順利拍攝,反而會變得不順利喔。所以請幫我告訴日本方,雖然晚了一點,但不必焦躁,我希望能在設備器材到達後拍出如詩如畫的作品,希望他們能放輕鬆。我們一定會拍出美麗的作品。」
這位義大利製作人的一番話,教會我許多事。
首先第一點,在義大利,認為事情會照著計劃走,這種想法可說是大錯特錯,在義大利,意外才叫做正常。(這簡直就像在說,已經事先「預料」會有「意外」發生,這是矛盾的)。所以完全不需要慌亂。義大利人的哲學(?)是,人生隨時都有一連串的意外,為了這些事而生氣是很可笑的。
第二,像「延誤」這種事情,對於義大利全國上下而言是很常態的,對於無法預測的事情感到慌亂,是蠢中之蠢,關鍵在於從容不迫、做好準備,盡全力找出解決辦法。不管心裡再著急也於事無補,反而還會讓事態惡化。重要的是面對意外,把能做的準備都做好,達成工作成果。
至於第三,不論發生什麼意外,義大利人都不會放棄,到最後他們總有辦法解決一切,皆大歡喜。義大利人從小就已經習慣了會發生意外,因此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應變能力特別強。這一點和日本這種事事都經過縝密準備,認為一切事物當然都要按照計劃執行,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這種「最後總能順利完成的國家,義大利流工作術」,簡直可說是強烈地震撼了我。
後來,我在義大利開始正式工作,持續接受了許多義大利式作風的洗禮,例如「比約定時間晚到十五分鐘是禮貌」、「不必嚴格區分工作時間與私人時間」、「不具有分工的概念」等等。但是同時我發現,在這些乍看之下很不可思議的工作行為規範之中,既有著義式風格理念,也有非常高功能的一面。
義大利人可以說是「食物、歌唱、愛」的象徵,具有懶惰的形象、不愛工作、愛好追求女性、唱歌輕鬆過日子;但是另一方面,義大利在歐盟卻擔任經濟大國的中堅角色,在時尚、設計、汽車、農業、食品等各類產業中,是世界的領頭羊,生產許多商品,並不是有許多懶惰鬼的國家那麼單純。
因此,如果有人希望能與義大利作生意,重要的是要理解他們那讓人乍看之下覺得很隨便的行為模式,請抱持著「入境隨俗」的心態,配合義大利式的作風。
我現在主要的工作範圍,是寫作葡萄酒與飲食相關文章,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義大利進行寫作,剩下的三分之二是在日本進行。為了要進行採訪、參加研討會等,我一年會去義大利十五次,在這些時候,我必須要轉換自己心中的頻道。
帶著日本式的工作方式,去義大利一定不會順利,所以我一到達義大利機場,就會轉換為義大利式的頻道。若帶著義大利式的工作方式到日本,會受到責備,所以回到日本以後,我就會恢復日本式的頻道。我重複這樣的轉換已有三十年。
我希望大家不要誤解,這本書並不是在說哪一方的工作方式比較好或比較不好。只是,工作必須配合當地的作法,否則工作起來就不會順利。如果有人硬要主張「日本式比較好,所以不論到全世界哪裡都要使用日本式作法」,就如同到了西西里島酒吧,卻固執地想要用日文點餐,這樣是沒有人能理解你的,只是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蠢蛋罷了。若你在一個地方工作,相信最終目的是希望你所進行的工作能順利成功,因此自然要使用大家都能理解的共通語言和工作方式。
我和義大利人一起,並肩工作了三十年,不知道吃過多少苦頭,從教訓中學到了很多事情。也許我們會因為國際化而有所錯覺,認為義大利和自己的祖國沒什麼不一樣,但其實義大利無論是在歷史、文化、氣候上,都是個與我自己國家有很大不同的遙遠國度。我們只能先站在自己的立場,一步步互相了解。我認為日本與義大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有許多部分則是從根本上就不同。正因如此,我才始終對義大利感到興趣,覺得跟義大利人一起工作很有趣。
這本書集結了義式生活哲學,包括義大利人的特性、義大利式工作法特色等,是我吃足苦頭所學到的。我身為一個日本人,在二十二歲以前與義大利毫無半點瓜葛,結果現在卻變成了與義大利緊密連結,一邊被義大利人碎碎念,一邊學習,若能讓大家覺得書中所寫盡是生活智慧,那就是我的榮幸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