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是否能與「想太多」和平相處?
?
一點小事就讓自己想東想西,無法忘懷;明明不願多想,那件事卻一直在腦中揮之不去。
?????
頻頻回想起過去曾搞砸的事,而懊惱不已。
?????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
?
????? 我在北海道擔任精神科醫師近二十年。因為身為一名精神科醫師,使我對人的心理有較多觀察,最近,在平日和醫院員工間的交談中及日常生活中,我發現許多人有這種「想太多」的煩惱。
?????
有個女性員工,如果用LINE送出的訊息顯示為「已讀」,卻沒得到回應的話,就會焦慮不安;一名工作上的晚輩,只要資料上的錯誤遭到指正,就會陷入沮喪,將自己全盤否定;還有些朋友告訴我,他們害怕自己可能說出一句傷了朋友的話,擔心因此而被對方討厭……
?????
「為小事想太多」常常被認為是當事人的性格問題,然而絕大多數的情況都並非如此。
?????
「因想太多而煩憂不已」的心理,是由腦部運作、過往經驗、生活型態、與父母家人的關係、與生俱來的氣質等種種因素所造成。
?????
但大部分的人,包括想太多的當事人,都沒有注意到這個事實。
?????
因此,當我們一聽到朋友為了小事而煩惱時,就會提出建言道:
?????
「就是因為你的想法太負面了才會這樣,你的想法要再樂觀點。」
?????
而想太多的當事人也會自責道:
?????
「為什麼我會為了這種事鑽牛角尖呢……我得樂觀點才行。」
?????
同時勉強自己,努力表現出樂觀開朗的樣子──但這是錯誤的處理方式。
?
這類錯誤處理方式中,「正面思考」尤為嚴重。正面思考本身當然沒什麼不好,但你若無法充分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無論遇到再怎麼不開心的事,都會逼自己朝正面的方向思考說:
?????
「我這人就是經常為了小事煩惱,我必須無論何時都保持開朗!」
?????
這樣就只會對你的心理造成負擔而已。
?????
對自己過度強調正面思考,有時甚至會讓你的心理狀態,變得比煩惱憂愁時還要糟糕。關於這一點,稍後也會詳加說明。
?
因想太多而煩憂不已的心理,背後成因眾多。一味地要自己正向思考、積極向上,又會對心理造成負擔……
?????
這麼說來,當我們因為想太多而感到苦悶時,到底該如何是好?
?????
我認為,關鍵在於,不是要「禁止」自己當一個想太多的人,而是要承認且接納──擁有想太多的個性,就是「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並思考與探索該如何與這樣的自己和平共處。
?????
接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說來簡單,實際做起來卻十分困難。
?????
尤其,會為小事而想太多、煩憂不已的人,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外部」的事物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內部」,他們往往重視他人的想法,更甚於自己的想法,所以這樣的人非常不擅於凝視並接納自己內在最真實的模樣。
?????
也因此,想太多的人一旦能接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他們的世界就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
活著好苦的感覺不再,就算想太多,就算有煩憂,也不再只是慌亂地想著「怎麼辦、怎麼辦」,而是能一面接納這種困擾的情緒,一面正視自己的內心。
?
本書將會依序說明,如何了解及接納最真實的自己,並說明其具體步驟。
?????
剛開始或許有些難度,但只要繼續讀下去,你一定會慢慢開始接受自己。
可能有很多為小事想太多的人,會很討厭陷入煩憂或懊惱中的自己。
?????
但我覺得,為小事煩憂不已,其實並不是一件這麼糟糕的事。煩惱時,確實令我們感到難受,但這同時也是讓我們用更深入、更多方面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心靈的機會。
?????
人沒有煩惱,就不會自我反省,也不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所省思了。
?????
因為想太多而煩憂不已,將會成為你成長的食糧,絕對不會只是一場徒勞無功的經歷。煩惱能淬煉人心──這是我在長年的診療經驗中,得到的深刻體認。本書也將徹底說明「煩惱的力量」的重要性。
?
????? 再者,只要換一個角度,想太多或對周遭過於敏感,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心思細膩、考慮周到,而能慎重行事的優點。正因為自己容易為小事而感到受傷,所以才能注意到最小的細節,儘量不讓對方受傷。來自想太多的「體貼」,可說是經常煩憂不已的人才有的長處。
?????
想太多的人還有許許多多的能力尚待發揮,只要能夠察覺到這些能力,就能讓你的明天變得更加光彩奪目。
?
本書網羅了心理學、神經科學、腦科學等觀點,試著從各個角度說明「為小事想太多而煩憂不已」的現象及解讀方式。中間偶爾會出現較難的詞彙,但筆者都會儘可能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做說明。
?????
此外,書中也將會介紹具體的思考方式及方法論,以幫助想太多的人更容易接納自己。
?
這些全都是筆者在這二十年的診療經驗中,感到效果卓越且任何人都能簡單實踐的方式,請各位務必親身嘗試看看。
?
本書若能幫助各位讀者更加接納現在的自己,這將是我至高無上的光榮。
?
北海道立綠丘病院 精神科 主任醫師 長沼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