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大山下的凝望:第18屆磺溪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499605
曾昭榕等
印刻
2016年11月14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0499605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自一九九九年設立的磺溪文學獎,從汲取高山大海養分的彰化文學水田,年年累積,收穫益發豐盈。正如林明德於總評審感言所說:「二○一六年,進入第十八屆,彷彿轉骨成大人一般,我們親見一棵文學大樹,蓊鬱茂盛,而且碩果纍纍。」
年復一年如同候鳥般跟著彰化媽的鑾轎,於是「三娘轎子跟班」就這麼糊里糊塗的成軍了。
她們這一離家跟著媽祖走,身邊既無舊識老友,也無親戚家眷,彷彿和過去的自己徹底絕交,拋夫棄子成了活寡婦。脫去身家背景、貧富身世。……就這麼溪州媽、員林媽、鹿港媽,彼此沒大沒小的稱呼起來。
──〈利涉大川〉邱致清
幸惠目送著女兒上樓離去,在樓梯間旋轉繼續攀爬向上的瞬間,僅遮蓋住大腿一半的百褶裙略為飛揚。那一襲服裝是青春的保證,或者唯有青春才撐得起那套生命中最美而樸拙的華服,但那時的她們都恨不得早日掙脫……
──〈灰髮〉藍舸方
關上門杜絕外頭的世界,李辛仍感覺耳鳴般發出難受的單音。這個她犧牲一切去成就的家,此刻除她便再無他人。住在那些恭賀裡的兒子,自前年離開後再也沒有回家。
──〈茹苦〉李柏宗
但爺爺是極老派的人,始終不願意將純以人力手工製作的蔭油轉成機器,父親遂擲茭請示祖先同意,企圖說服爺爺。那時,我看見尚年輕的父親,太陽穴旁浮起一根根的青筋,如生活的網絡,扼住他往前走的思考。三筊落下,輕脆的敲擊地面,整座正廳盈滿空蕩蕩的回音……
──〈開花的醬油〉梁評貴
只是這個「台灣芭比」並沒有在台灣本地銷售,當時得以日夜親近這些娃娃的女孩們也絲毫沒有賞玩芭比娃娃的心情。
在「番麥尪仔」外銷鼎盛期,那種四十尺的大貨櫃車就直接開進稻埕來載貨。由此可見「番麥尪仔」在國外受歡迎的程度,尤其是聖誕節之前幾個月,他們都必須加班趕工,因為娃娃造型栩栩如生可愛動人,無論自用或送人皆宜……幾十萬個娃娃一貨櫃一貨櫃從周家直接運到港口,坐上船送到美國小孩的手裡。
──〈番麥尪仔──台灣芭比〉劉美雪
我沒有答腔,看著閃閃發亮的一○一大樓,自從十三年前,也就是小可出生那年,我到台北念書之後,就把台北當成自己的故鄉。逢人必須自我介紹,在大學時期會說「我住士林」,踏入社會後,改成「我家在和平東路」。
……反正我已離開彰化──那個遙遠、模糊的地方。
──〈風自故鄉來〉張舜忠
目
錄
總評審感言 區域文學新典範�林明德
縣長序 發揚賴和精神�魏明谷
?
新詩
首獎 愛的7次方�曾昭榕
優勝 我以為一切仍如往昔�賴文誠
甘蔗的風骨──記二林蔗農事件�楊語芸
濕地風景�程裕智
她把童年丟進磺溪�張晏禎
彰鹿路上兩個家�張舜忠
朝天香路──鹿港天后宮軟身媽祖�王裕傑
評審感言 詩意創新�岩上
?
散文
首獎 陸上行舟�陳育萱
優選 落雨也要去散步�張輝滄
熬一鍋天長地久�林明霞
風自故鄉來�張舜忠
開花的醬油�梁評貴
行道遠遠�夏意淳
石榴�葉衽榤
評審感言 高山到大海�廖鴻基
?
短篇小說
首獎 茹苦�李柏宗
優選 轉骨湯�張欣芸
風扇�黃彥綺
幸福�呂婉君
灰髮�藍舸方
利涉大川�邱致清
評審感言 註寫自己的逗號�吳鈞堯
?
報導文學
首獎 苒苒幾盈虛──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古蹟保留故事�游曉薇
優選 水經•莿仔埤圳注�邱日輝
阿束社咖啡�黃慧鳳
番麥尪仔──台灣芭比�劉美雪
評審感言 大山下的凝望�劉克襄
?
局長的話 與文學一起前進�陳文彬
序
總評審報告
區域文學新典範
林明德
?
彰化舊稱半線,清雍正元年(1723)正式立縣,四年,創建孔廟,先賢以「設學立教,以彰雅化」期許。境內有濁水溪流過,帶來肥沃的黑色土壤,農業發達,素有「台灣第一穀倉」之稱。
三百多年來,彰化族群多元,人文薈萃,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內聚為豐厚的底蘊,包括宗教、建築、藝能、工藝美術與文學,從而建構獨特的「人文彰化」形象。當中的文學深具區域特質,不論民間、古典與現代文學,成績斐然,代有才人薪傳磺溪精神的命脈。施懿琳、楊翠合撰的《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上、下,1997),洋洋灑灑七十餘萬字,討論作家一百多人,足以證明彰化優美的文學傳統。難得的是,努力延續此一文學傳統,已成為彰化人世世代代的使命。
一九九九年,縣府決定設立磺溪文學獎,並揭櫫其宗旨為:鼓勵本縣文學工作者創作、研究,獎勵優良文學作品,提升本縣文學水準,改善藝文環境,進而推廣文學閱覽風氣。文學創作徵選類別,分新詩、散文、短篇小說與報導文學;同時頒發特別貢獻獎。
從一到十七屆得獎作品專輯,可以看出這群作家都是磺溪文學的寫手,也是台灣文學的新力軍,他們通過試煉,在文學的夜空,閃爍星光。二○一六年,進入第十八屆,彷彿轉骨成大人一般,我們親見一棵文學大樹,蓊鬱茂盛,而且碩果纍纍。這屆投稿十分踴躍,新詩一三七件、散文七十九件、短篇小說五十三件、報導文學十四件,共二八三件。各類評審委員分別是:新詩類:岩上、洪淑苓、白靈;散文類:許悔之、廖鴻基;短篇小說:劉梓潔、吳鈞堯;報導文學:劉克襄、林明德。大家共推我為總召集人。
評審流程依序是,每類經過複審,選出若干篇入圍,再經決審,評選出首獎一名及優選若干名。
新詩類件數最多,評審頻頻交換意見,白靈說:「彰化文學基礎扎實,新詩品質相當高,是可喜的現象。」作包括親情、歷史事件、宗教、環境、土地等面向。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兼有,而且頗得心應手。首獎〈愛的7 次方〉,寫剖腹生產的歷程,在新生�母難的糾葛中,流露一份無盡的愛。尤其是語言簡淨,意象鮮活,能動人心弦。優選六篇,即:〈我以為一切仍如往昔〉、〈甘蔗的風骨──記二林蔗農事件〉、〈濕地風景〉、〈她把童年丟進磺溪〉、〈彰鹿路上兩個家〉、〈朝天香路──鹿港天后宮軟身媽祖〉。
散文類,書寫空間,由高山到大海,廖鴻基以為:「稿件多,高手如雲。足以說明磺溪文學獎受到重視,彰化文學風氣鼎盛。」作品大部分以人生世相為題材,當中也出現對台灣環境的觀察,極為難得。首獎〈陸上行舟〉,深刻「妳」對海的情懷和行動的勇氣,字裡行間隱約透露不安與生死無奈的叩問。優選六篇,即:〈落雨也要去散步〉、〈熬一鍋天長地久〉、〈風自故鄉來〉、〈開花的醬油〉、〈行道遠遠〉、〈石榴〉。
短篇小說類,頗具氣勢,吳鈞堯指出,這次短篇小說,技術既純熟又複雜,題材涵蓋生命、愛情與土地,具有相當的震撼力。首獎〈茹苦〉,敘述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婦女,含辛茹苦帶大孩子,沒想到孩子結識紅塵女子,背棄家庭。小說以喜劇結束:母親原諒兒子、媳婦,闔家團圓。評審共識:因為它建構在災難上,在苦難中開出花朵,能感動讀者。優選五篇,即:〈轉骨湯〉、〈風扇〉、〈幸福〉、〈灰髮〉、〈利涉大川〉。
報導文學類,是一種「複雜」的文類。一篇動人的報導文學作品必須具備:
一、 社會改革功能的意圖(一種對現狀的批判、糾正);
二、田野調查(包括:參與觀察、交叉訪談);
三、文學感染力的描述,加上圖像語彙的映襯;
四、敘事結構的安排;
五、重視台灣田野的共同記憶。
劉克襄語氣急促地指出,很多縣市文學獎都逐漸放棄報導文學類的徵選。磺溪文學獎一直堅持主辦,形成一個不凡的文學傳統,彰化的書寫遂有了一個報導文學的美好承傳。
這次應徵作品書寫面向多元,或深度報導歷史建築再利用,或環境公害的控訴,或以文創思考敘述一個不為人知的在地手工業。首獎〈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古蹟保留故事〉,作者透過文獻與訪談,重構高賓閣的歷史,敘述過程,抒情、敘事、批判,靈活運用,並透過圖像映襯,帶領讀者進入歷史祕境,最後還提出活化的建議,是篇相當穩重扎實的作品。優選有三篇,即:〈水經• 莿仔埤圳注〉、〈阿束社咖啡〉、〈番麥尪仔─台灣芭比〉。
從四類二八三件應徵作品中,我們看到作家濃郁的鄉土情懷,他們立足彰化,堅持書寫彰化的人事物,秉持環保意識,反思土地倫理,共同擎起區域文學大旗,展現磺溪精神,薪傳文學傳統,為台灣文學史上平添亮麗的一頁。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