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抄寫員巴托比 / 水手比利.巴德

抄寫員巴托比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309059
赫爾曼.梅爾維爾
林家任,廖彥博
群星文化
2016年11月11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309059
  • 叢書系列:群星文庫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3 x 19 cm / 普通級
    群星文庫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梅爾維爾筆下最能呈現荒蕪世界中現代人縮影的兩個人物

    叩問人要怎樣才能保住完整而自由的自己?




    巴托比以全身心的力量,切斷所有對外的聯繫;

    比利.巴德面對構陷戕害,竟然毫無抵抗能力。

    他們將迎來的命運終局,只是毀滅?





    導讀 逼近人性無可奈何的絕境─廖彥博



    抄寫員巴托比

    水手比利.巴德



    ?





    導讀



    逼近人性無可奈何的絕境/廖彥博




      十九世紀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日後因為他三十二歲時創作的長篇小說《白鯨記》(The Whale)而名垂後世。(有名到連今天我們常喝的「星巴克」〔Starbucks〕,正是取自小說《白鯨記》裡捕鯨船大副的姓氏。)可是梅爾維爾在世時卻未受重視,作品少人問津。梅爾維爾做過農夫、小學教師、職員、水手,豐富的經歷遂成為創作的題材。



      但是等到他的小說在二十世紀初年聲名大噪時,梅爾維爾的墳前樹木已拱。這裡要介紹的,是他的兩篇小說作品,分別是於一八五四年出版的〈抄寫員巴托比〉和在他去世三十三年後(一九二四年)方才面世的遺作〈水手比利.巴德〉。



      雖然〈抄寫員巴托比〉和〈水手比利.巴德〉這兩部作品分屬於梅爾維爾不同創作階段,但是從情節中可以看出某些共通的地方:作者對於人性本質那有如「天問」般升高到哲學思辨的探尋,以及故事安排裡揉合現實與魔幻、逼近人心當中臨界點的設計。



      短篇小說〈抄寫員巴托比〉說的是同名主人翁的遭遇:這是一個總是說「我不願意」的怪異男子。透過在紐約開設法律事務所的老律師描述,梅爾維爾在小說一開篇就帶出一個吸引讀者想繼續看下去的職場生態:三個員工各有脾氣,一個每過中午就會情緒暴躁不堪,另一個則是上午亢奮浮躁而午後沉靜下來,還有一個愛吃薑汁餅乾的男孩,這三人的毛病發作時間有如衛兵交接,彼此錯開,所以辦公室裡的辦事節奏,得以在維持巧妙平衡之下繼續進行。



      可是這一切在老律師雇用了面色灰敗的巴托比為抄寫員後,情況大起變化。巴托比隱身在辦公室的屏風後面,好像生了根那樣屙戶不出,無論老律師還是同事們的任何請求(或指令),全部都回答以「我不願意」四個字!開除他、威脅他、甚至遺棄他,全都沒有效果,叫也叫不動,趕也趕不走,他照樣文風不動。



      巴托比面對人生,竟然有些像晚清被英軍俘虜到印度加爾各答去的兩廣總督葉名琛那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遇到這樣的「奇葩」,老律師本來非常惱怒,但情緒沉澱以後竟然產生好奇(其實也是代表讀者發出疑問):為什麼巴托比用這樣的態度背對著全世界?他受到了什麼衝擊,才會變成這副模樣?而故事的結局提供我們一個半開放式的想像空間。



      比起人人厭憎的巴托比,英國皇家海軍戰艦「奮戰號」上的菜鳥水兵比利.巴德幾乎是個人見人愛的天使。他體格健美,相貌英俊,孤兒出身,個性純真善良。「奮戰號」的艦長愛德華.維爾對他也十分賞識。像這樣一個天使,為什麼會捲入海軍的叛變喋血軍紀案件裡,成為風暴的中心呢?



      在〈水手比利.巴德〉裡登場的人物不多,除了主人翁比利.巴德以外,戲分最重的就屬艦長維爾和士官督察長克拉賈特。對這三個角色的性格,梅爾維爾各自費了不少篇幅來鋪陳。比利自然是善良純真的代表,深具天然的正義感,可是在他沉靜的外表底下,卻有著迷霧般朦朧不明的身世,以及關鍵時候口舌窒礙的毛病,給後來的情節轉折留下伏筆。



      士官長克拉賈特則是小說裡的反派。他性格機敏,深沉之餘還帶有一種「冷靜的瘋狂」。作者形容他「儘管可以欣然將深處內心的狂暴邪惡隱藏起來,卻無力將其消滅;雖然能夠理解善,卻無力行善。」如克拉賈特這樣性格的人,最終會成為自身罪孽的犧牲品,可是他又為何會憎恨人見人愛的比利.巴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為什麼會無端遭到他人的厭惡?作者給了一個帶有宗教命定論的解釋: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是命裡本有的不合,它促成一股狂暴的力量,欲摧毀那個無比良善的對象,而此人一切外在的理性睿智與知識,到頭來都為這股不理性的力量服務。至於,克拉賈特對比利的莫名妒恨,是否參雜了同性間由愛生恨的情愫?值得二十一世紀的讀者細細端詳。



      克拉賈特暗中布下絞殺比利的陷阱,而純真善良的後者還誤以為士官長的口蜜腹劍是對他的欣賞,對即將降臨的厄運渾然不覺。僅有的一線希望,就繫在維爾艦長的身上。作者形容維爾艦長是當時皇家海軍中的明星軍官,秉性正直,勤勉好學,他代表讀者們想看到圓滿收場的衷心期盼。所以,當克拉賈特私下進讒言,迫使艦長不得不找來比利當面對質時,維爾艦長擔心比利不善言詞,難以自辯,便充滿關愛的對他說:「不急,我的孩子,慢慢來,你慢慢來。」



      可是,沒過多久,奇變陡生,情況急轉直下。維爾艦長面臨軍旅生涯最困難的抉擇:是否為了維持軍紀,而要奪去純真良善之人的性命?他發自肺腑的痛苦哀號:「殺人者是上帝的天使!而我們卻必須絞死天使!」



      結局到底如何,這裡姑且賣個關子。〈抄寫員巴托比〉和〈水手比利.巴德〉都是中短篇小說當中難得的傑作,伏筆深沉,布局周延。梅爾維爾藉由巴托比和比利.巴德這兩個角色的遭遇,直逼人性裡最幽微而無可奈何的境地。一幕幕看似現實合理的場景,一層層推向劇烈衝突的情節,在超現實不可思議的光影裡,卻可以照見人性裡的掙扎與無奈。老律師面對巴托比各種怪誕行徑時的內心思索,維爾艦長在做下「必須絞死天使」決定時,對臨時軍事法庭那一番痛切陳詞,都值得讀者們細細體會。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