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是個人的經驗,也是副刊變化簡史
黛嫚將在中副近二十年的工作過程梳理成這本真誠無諱的集子,說的雖是她個人的編輯?經驗,卻也是一本第一線體驗與觀察現代副刊變化的簡史。
我和黛嫚有兩天的中副同事情誼。一九八七年,我原擔任《國文天地》國學月刊主編,梅新主編於年末找我進中副,懷著新鮮與好奇,我從《國文天地》下班後即進中副辦公室,開始下午四點以後的副刊編輯工作。第二天傍晚,我的對面坐進了新同事,黛嫚神清氣爽看來十分活潑愉悅地加入這個辦公室,空氣頓時生動不少,而我也不過早一天進入中副,她變成了最新的新人。同事們都友善的跟我們介紹新環境。
然而第三天我就走人了,原因之一是《國文天地》一時尚無主編接任者,希望我留任,之二是進入後才知道要同工同酬得加入國民黨,由於我非黨員,思忖加入政黨得由於本願,而非為工作加入,所以第三晚和梅新主編訪問了牟宗三大師後,跟他提出無法在中副待下來,很記得他勸慰我「別那麼傻,很多人想進中副工作還進不來。」而我仍然選擇告別,以致沒能與黛嫚繼續當同事。但三天內也略可認識了梅新主編的做事風格,他做事熱情澎湃、拼勁十足,三個晚上,天天跟他出去採訪或文友晤談,回家都半夜了。沒想到的是,雖沒待成中央副刊,繞了一圈,卻回到副刊編緝界,成為體驗及見證副刊變化的一員。
因此黛嫚書中陳述的副刊工作內容和媒體變化,深得我心,同時代同質性的編輯者深知其中冷暖,我們都是起於八○年代中的作者與編者,見識了副刊在七○年代以來最活躍、影響力最深的年代,當我們處身其中時,整個媒體環境的變化十分急遽,這和時代變化潮流是一致的,大環境講究快速淺薄,需要耐心閱讀的深度文學成為冷僻孤高的區塊,在已然擴充了許多流行素材的報紙版面裡,不再成為軟性版面矚目的焦點,有時還成為報社無廣告效益還增加成本的不可承受之重。
文人辦報的時代漸去漸遠,將資源挹注在文學版面上的榮景不再,報紙仍然維持副刊,一是傳統使然,但傳統不必然不能挑戰,要嘛擇菁去蕪,要嘛翻轉創新,媒體的形式不會一成不變,變化是可能存在的,目前已在進行中,會到達什麼程度,我們身在其中,時間的距離還沒產生,憑的是經驗上的預測;文學副刊仍然存在,另一個原因是報紙既講究提供豐富多元的閱讀,文學仍算是其中一元,雖然越是豐富的版面性質,越是培養了分眾的閱讀取向,文學版面是讀者選項之一。資方要照顧的是所有版面,資源挹注的輕重,與資方思維有關。資方必然要顧慮到報社事業的維持,維持的判斷又與哪塊版面與讀者較密切,可以討好閱讀群有關。供與需站在不同立場,各有思維算計,這是複雜微妙的關係,報紙提供了什麼版面,常常成因於一個非賺無以維持的事業體與編輯所組織的版面到底值不值得再成為成本中的一塊。在輕薄、易消化、鼓勵消費取向的報紙面貌中,還需要一些理想性做為社會責任,現在副刊仍能維持,是證明了還有理想性的存在,說來,只要還有文學副刊存在,即使資源有限,副刊編輯仍有責任透過版面讓文學發揮應有的分量 。
黛嫚書中陳述的,正是我輩進入副刊工作時的環境生態和趨勢變化,中央副刊的停刊促使黛嫚以退後一步觀看的距離,得以冷靜敘述二十年來的報紙副刊變化,以及編輯者的思考。所謂旁觀者清,她所提的對未來副刊的存續隱憂不無道理。但她也以編輯「在野」的身分,說明做為一名編輯,即使副刊停刊,仍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寫作、推動文藝工作,猶如她以這本書,回憶編輯生涯點滴,讓我們看見一篇作品或採訪刊登在報紙上,背後是龐大的事業體運作與工作人員投注了他們長期的精力和熱誠,與許多人事交流才得以成就一塊版,日積月累,以版面顯現文學活力的縮影。
以文學能量來講,文學將始終存在,因為能量不滅,只是流竄,與時俱變的在不同媒介呈現。電子化閱讀使新聞紙本岌岌可危,紙本明日何在,都是個問號,明日副刊又將何在?但也不必太悲觀以為消失近在眼前,要樂觀看待會有不同的形式安置文學,電子化、影像化、網路社群化……,或者回歸紙本的樸實可親,因為未知,所以我們還努力著,站在此處凝視未來,在這個時代,應變是必要的準備。
不管未來變化了什麼,黛嫚曾為編輯人,以此書註記一段報紙副刊編輯歲月,她多稱頌梅新主編,其實在她擔任主編期間,必有許多擔當,副刊主編除了才識,還需要有一付好肩膀,擔起誤解批評責難,這部分她沒多著墨,說與不說間,謹守了格子內的分寸。此書在現在及未來回溯,於大眾認知與學院研究上都會深具意義。
?
蔡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