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書收錄的是耶穌的故事,並非取自聖經,而是由我親愛的摯友芭芭拉.布羅茨基(Barbara Brodsky),以及她的屬靈同伴(spiritual companion)亞倫(Aaron)以通靈(實在很不想用「通靈」這個詞,因為很多人已經說爛了)的方式說出來的。之所以將這些資訊公諸於世,目的只是協助喚醒世人覺察自己的神性,並激發人們積極地彼此相愛、憐憫。
?
在我年輕時,曾經迫於無奈,沮喪地接受聖經與基督教。我知道許多人也有著類似的經驗;有些表達基督教義的方式,比較老派、傳統,無法如預期地啟發我們。多半是受到早期這些負面印象的影響,我才會等到年紀老大不小之後,才體會到自己跟耶穌永不分離。而即使年紀已經不小,我也是在漸漸了解上帝可以接受我「跳出體制」思考、相信之後,才知道自己跟耶穌永遠分不開。
?
對我而言,耶穌是我核心信仰的重點,是我的指引,天父是我屬靈旅程的源頭。每次讀著亞倫傳達的耶穌故事時,都會發現自己沉浸在耶穌教導的恩典之中,沐浴著祂深不可測的大愛。因此我想與大家分享,希望你們可以體驗到相同的感受。雖然這些故事不是源自聖經,也請允許您的心以開放的態度回應這些故事;如果這些故事跟您產生了共鳴,那麼請把握機會繼續看下去;如果沒有共鳴,也沒關係。故事的前後,可能會有亞倫補充的評論。這些故事都是從亞倫的談話節錄出來的,發生時間前後大約跨越了十五年。誠如亞倫所說,請您以「心之語言」來思考故事的內容。
?
芭芭拉發現了亞倫的存在,之後還和他成了朋友;在她與我分享這種特殊經歷之前,我必須承認雖然我覺得自己不是什麼無神論者,但還是相當鄭重其事地考量「另一邊來的信使」到底有幾分真實性。時代已經變了,這點我完全接受,我也認為在這樣的時代,要是認為「根本不可能透過其他管道來與神靈溝通」,也未免太愚蠢了。和前幾代人比起來,今天已經有很多人習慣以更開放的態度來思考、探索。現代文化多認為,當我們探索生活中的千古之謎,或思考我們與上帝的關係、百思不得其解時,運用新觀念,以更自由開放的角度來考量,根本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
有一天,外面下著雨,我的太太到安亞伯(Ann Arbor)享受午後時光。她居然在一家店的門口,實實在在地踩到一張芭芭拉的傳單而滑了一跤,沒想到在拿起來扔掉之後,發現鞋底還卡著另外一張。她覺得這不只是巧合而已,於是就撿起來看,回家的時候她把這段經歷告訴了我,還拿傳單給我看;不久之後我們就決定去找芭芭拉。
?
接下來的兩年間,我們跟另外幾個人,固定一個月在芭芭拉家聚會兩次。大夥在那裡冥想,聽芭芭拉轉述亞倫的話語;我們不但和芭芭拉變成朋友,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開始輕鬆自在地信任、熱愛亞倫。才經過短短的時間,我們就清楚知道亞倫不只確實存在,而且睿智、體貼、慈愛。
?
亞倫不討論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他不算命、也不會預言未來事件;不會幫你決定租哪一間公寓;不會明示你跟你心愛的那一位是不是靈魂伴侶;不會指點你該找哪一種工作;更不會告訴你會不會中樂透。無論誰提出了世俗的、沾沾自喜的膚淺問題,亞倫都只簡單而慈愛地指引我們發現更好的境界,而在那裡有我們本自俱足的愛與諒解;他只是敦促我們,要我們更有技巧地思考、行動、生活。從第一次在芭芭拉家聚會到現在,已經過了許多年;然而回首那段日子,我發現他親切的智慧與愛心,依然真真實實地活在我的心中。
威廉.歐托克(William Alt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