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天地萬物本於一
《漢字樹5》主要在介紹「一」所衍生的漢字。當我將這些衍生字彙整之後,赫然發現,原來先秦典籍的「萬物本於一」思想竟然如此完整地蘊藏在文字裡面!
「一」不僅是數字的開始,也代表萬物起源,因為與「 天」、「地」、「神靈」或「祖先」有關的字都具有這個符號。《禮記》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這是儒家「天生萬物」、「天生蒸民」的思想,天本為大,一切從天而來,接著是地,日、月、山、川、水、火、氣相應而生。簡單來說,「一」衍生出天地神靈,而天與地又化育出日月山川與各種生物。就宇宙起源而言,「一」蘊藏著無限大的能量,一個宇宙大爆炸,從無到有,自然界與萬物於焉誕生。由此窺知,宇宙的創造是有次序的,漢字的衍生何嘗不是如此。
第一章「天地本於一」是介紹「一」如何衍生出天、地與邊界有關的漢字。第二章「從一到完全」是介紹數字的表達,首先描寫燎柴祭天時,從一根、兩根、三根、四根木柴,再到五根交叉堆疊成一組;其次描寫匯集與分配祭物,從六合、七切、八分、九抓,最終來到十全十美。
第三章「天上神靈」介紹至高之處的概念,從高天中的太「陽」、高崖上的「泉源」,再到至高之處的「神」、與上「帝」,這些字共同之處在於都有一個代表極高之處的甲骨文符號。第四章「閃電與卜卦」論及殷商人相信閃電是天神的作為,隱含天意。他們希望從裂紋中找出端倪,然而,閃電不常有,其裂紋稍縱即逝,難以追蹤與考察,於是占卜者便發明了灼龜觀兆之術,想要從龜甲或獸骨的裂紋探求天意。
天與地之間的距離要如何表達呢?甲骨文既然以「一」代表天、地,很自然地就以「?」來代表垂直高聳。含有此符號者,除了第三章所介紹的至高神、高空太陽之外,其餘就是第五章「高牆、山崖與河岸」所介紹垂直高聳的城牆、懸崖峭壁等地形地物。
土地與祖先都具有生養眾多的意義,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所尊敬的。土地生養五穀菜蔬,祖先繁衍出子子孫孫,使人類能生生不息。發人深省的是,「土」地、與「祖」先的代表符號都是從甲骨文(?)開始,都具有從根基往上不斷發展的意義。這是第六章「土地與祖先」所彰顯的精神。此外,第七章「山丘」的字根也具有從地「土」向上發展的符號與意義。在構字裡,大山稱為「山」,小山稱為「丘」,都是以尖聳地形來描寫。
古人觀察天體,無論太陽、星星或「月」亮都是圓的,於是以圓孔的玉琮或圓形的玉璧祭天,這種形狀也反映在太陽、星星與月亮的象形字之中。第八章「太陽與月亮」,首先介紹了古人的晨昏作息與氣候節氣都是以太陽為依歸,太陽散發熱力與光芒,是一切能量的根源,因此,「日」所衍生的字非常繁多,可見其重要性。隨後介紹了月亮的陰柔與多變,甲骨文「肖」像一彎新月,或稱眉月,代表微弱的月光,「夕」是弦月,代表夜晚,而「月」則是半圓的月亮,代表月亮。此三字的甲骨文符號呈現出月亮由朔轉望的逐步演變。
在自然界中,除了天體與地貌之外,影響人類至深的當屬「火」與「 水」了。人的日常生活總離不開火,第九章羅列了許多有關「火」的漢字,透過這些古文圖像,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火來烹煮食物、製作照明設備,又如何以火取暖、祭天,甚至以火治療疾病。《韓非子》記載古代先祖懂得鑽木取火,教導人民吃熟食,免於疾病,被尊為「燧人氏」。其人雖已不可考,但鑽木取火確有其事。《 焦氏易林》記載古人「鑽木取火,掘地索泉。」《管子》及《韓非子》也都有「鑽燧取火」記載。鑽木取火所用的細棍,是一支尖棒,古代稱之為「木燧」,是周朝人隨身攜帶的用具。更令人驚嘆的是,甲骨文圖像、也記錄了這件歷史,就考古而言也多有出土證物。
水對人類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在生活上的各種層面都離不開水,因此,「水」的衍生字非常多(第十章)。「水」匯集成「川」,遇冷凝結後變成「冰」,蒸發後變成「气」,而气在空氣中凝結後變成「雨」降落地面,這些水的衍生字也都收錄在第十章裡。值得一提的是,水的符號不僅出現在許多日常生活用字裡,水還與上古歷史有緊密關聯,尤其是洪水氾濫有關的故事。透過這些古字,讀者將對上古史的發展有相當深刻的感受。
當我寫完最後一章時,不禁對古人的敬天精神深感佩服。由於敬天,因此古人行事講求順應自然,不破壞生態環境,遵行季節循環所產生的規律,使萬物生生不息;因為敬天,所以體悟出人一切所需都由天地自然所供應,於是懂得珍惜所有;因為敬天,所以追尋本源,進而感念前人貢獻,於是祭天之餘也同時追念祖先,漸漸培養出感恩的美德;也因為敬天,他們一方面想找出天所定的自然規律,企圖建立一個和諧模式,一方面又效法天,創育萬物,於是激發出各種智慧與創意。或許就是這種敬天懷祖的精神形塑出千年不墜的漢字文化。
漢字樹系列共有五冊,本書是最後一冊。在布局上,第一至三冊是討論有關「生物」的漢字,包含第一冊人篇、第二冊人體器官篇及第三冊動植物篇。第四冊是器物文明篇,第五冊則是大自然與神靈篇。這五冊可以說已經網羅了所有漢字獨體符號及絕大部分的常用漢字。
在開發漢字樹系統的期間,感謝各方讀者的協助與指正,使這套書能不斷精益求精。當有新證據出現,或有更具說服力的論述時,我都會重新檢討並予修正,若仍有未及修正的前幾冊錯誤,還請讀者見諒。期望在你我的耕耘之下,漢字能成為全世界的共通語言。
?
廖文豪
候教處(Email: liao@ntub.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