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話不說,為什麼用密碼藏在作品裡?
先交個朋友吧!我的愛好就是交朋友和逛博物館。近幾年來,和朋友們同遊世界各地幾百家博物館,成了我人生中最快樂的回憶。初到博物館,大家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這破瓶爛罐、斷壁殘垣的,也看不出什麼名堂呀!或者:名畫裡的人不是穿太多就是什麼都不穿,這些人都是誰呀?每到此時,為了捍衛人類文明的尊嚴,我都會忍不住跳出來囉嗦幾句,盡可能在大家喪失好奇心和耐心之前,向他們解釋博物館之美。我漸漸發現,除了歷史背景、藝術家生平、風格流派以外,這貌似冷冰冰的博物館背後,其實隱藏著無數的「彩蛋」和「密碼」,令人不禁想對此暢談一番,也讓我的聽眾朋友們真正愛上參觀博物館,品味到藝術珍藏帶來的美好和樂趣。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這本書裡,我總結了西方博物館、畫廊內的一些隱藏密碼和緋聞八卦與大家分享,希望你們愛讀,更希望你們親自去逛一逛。我在博物館等著你!
推薦序一
喜愛藝術的旅者,絕不能錯過的導覽書
在2012年初,我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前往歐洲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深度旅行。我在德國中北部的漢諾威找到一間小公寓,租下了閣樓的小房間,房裡有著斜斜的木屋頂和我夢寐以求的天窗,每天早上在灑滿陽光的房間裡,我都會坐在桌子前畫畫。週末有空時,我就會徒步走至漢諾威車站,坐上火車拜訪周圍的城市。
2月時,歐洲大部分地區都覆蓋著厚厚的一層雪,所以博物館、美術館以及各具特色的教堂,就成了我途經每個城市時的必經之地。通常每到一個城市,我都會停留一至兩天,拜訪這些歷史悠久的建築物,回臺灣前我更安排了為期兩週的鐵路旅行,一路從德國往南,途經布拉格、薩爾茲堡、威尼斯、佛羅倫斯,最後從羅馬離開。悠遊在這些藝術殿堂中,不只能快速認識當地的文化,還能從中獲得創作上的靈感。
其中,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裡面收藏著歷史課本裡出現過的《維納斯的誕生》真跡。另外,參觀梵蒂岡西斯廷教堂時,米開朗基羅的大作《創世紀》也令我深深震撼。在參觀了許多美術館以後,我發現能觸動我內心的,往往都是我已事先了解過其創作背景的作品,因為我可以注意到別人所忽略的小細節,欣賞作品時能得到更多趣味。因此,回臺灣後,我瘋狂的翻閱相關資料,把早就還給歷史老師的歐洲歷史重新複習了一遍。
想要對這些藝術作品的文化底蘊有更深刻的了解,就必須先對歐洲的神話、宗教、歷史等有初步的認識,而姜松所寫的這本書,就是從以上這些面向切入,帶你深入淺出的漫遊這些收藏偉大作品的博物館。從倫敦到羅馬、從巴黎到紐約,在其中一些篇章裡,甚至還介紹了隱藏在美麗畫作背後、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密碼」。
還記得我在羅馬的最後一個晚上,在納沃納廣場的貝里尼四河噴泉前許了個願。當時我只知道那是個知名景點,很多人在此許願,後來看了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四河」指的是歐洲的多瑙河、亞洲的恆河、非洲的尼羅河以及美洲的拉布拉他河。這座噴泉建於西元1651年,剛好反映了十五至十七世紀地理大發現後,歐洲人對於世界的認識。其中尼羅河神的頭被衣服蒙住,據說是因為當時的人還沒有發現尼羅河的源頭,故用此象徵手法來建造雕像。
看了本書以後,使我產生想重遊歐洲的衝動,相信屆時對這些藝術作品將會有不一樣的認識。總之,這是一本趣味十足又富含知識的書,在此推薦給喜歡藝術作品與歷史故事的你,同時也推薦給熱愛旅遊的你。
水彩色鉛筆插畫家�克里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