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近幾年來,台灣與法國的藝文交流從傳統的邀請演出,慢慢有了新的模式──共同創作、共同製作,台灣與法國接力巡演,舞蹈先行,今年則是戲劇成為了重頭戲。法國樂於將文化的大門開啟,對世界優秀的人才招手,例如2016年初,黎巴嫩╱加拿大裔的導演Wajdi Mouawad獲得任命為法國國立珂嶺劇院總監。
同時,法國也有許多表演藝術支持系統的協助,例如位於在亞維儂市近郊的國立表演藝術編創中心La Chartreuse,提供表演藝術領域創作人才的駐村申請,其中在翻譯方面更提供短期駐村計畫,培育更多法語戲劇翻譯人才。
法國近年任命許多年輕導演作為法國國內戲劇重鎮的掌舵者,這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趨勢。千禧年後,在歐洲政治與社會劇烈變動的影響下,新一代的導演除了創作,更是文化政策的落實者。他們深入地方,與在地居民有深刻的互動,甚至與當地政府合作,進一步支持劇團推展海外演出,刺激、活絡了年輕創作者願意回到原鄉,深耕藝文創作、教育與推廣的工作。
戲劇相較於舞蹈,因為語言的隔閡,能夠相互理解、交流的門檻更高。法國傳統戲劇對台灣觀眾而言並不陌生,然而近十多年有著劇烈的世代交替與多元發展,台灣大眾或許較不熟知這些當代趨勢。因此法國在台協會希望透過這本書籍的出版,讓更多愛好戲劇、喜愛法國文化的朋友們,能有機會一窺反映法國當代社會的文本,我們更期待未來這些劇作都將成為台法文化交流的沃土。
今年臺北藝術節邀請了法國新生代導演馬修•華(Mathieu Roy)與台灣的同黨劇團合作,馬修•華導演挑選羅馬尼亞當代劇作家雅莉珊德拉?巴代阿(Alexandra Badea)的劇本《歐洲聯結》(Europe Connexion),因而有了這本劇作選的概念發想。特別感謝臺北藝術節耿一偉先生,在劇本選集上忠實呈現了法國戲劇創作的多元性。除了兩位女作家之外,歐利維耶•畢(Olivier Py)、喬埃•波默拉(Joel Pommerat)、帕斯卡•朗貝爾(Pascal Rembert)等人也是當代法國戲劇青壯年世代的佼佼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甫舉辦的巴黎氣候變遷大會Cop 21讓各個不同領域的人正視環保議題,馬修•華導演也會在今年藝術節期間,與關心此議題的台灣公民社會共同舉行永續環境議題的討論對話。我們希望台法交流的戲劇演出不僅止於在藝術創作上有所突破與創新,活在今日地球村的我們,更應該思考戲劇對社會能夠發揮影響力的各個層面。? ?
最後,法國在台協會在此誠摯地感謝台北市政府、臺北藝術節全體團隊、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與本書譯者周伶芝小姐。
戲劇是法國與世界對話的方式,希望透過此書,台灣與法國的文化交流能夠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 紀博偉(Benoit Guidee)
連苔嵐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