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擁抱逆境的生活練習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擁抱逆境的生活練習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1367941
克里斯多夫•哈米爾頓
蔡孟儒
時報出版
2016年10月18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571367941
  •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 規格:平裝 / 240頁 / 32k
    人生顧問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老覺得自己人生不順、衰事不斷嗎?

    面對現實就是改變的第一步,不要再抵抗或後悔──

    人生的逆境也能是一場啟發我們的冒險。





    前言|逆境的根源

    ?

    Chapter 1|家庭的逆境:血濃於水的「矛盾」

    Chapter 2|愛情的逆境:認清愛情的「難以理解」

    Chapter 3|病痛的逆境:接受自身的「脆弱」

    Chapter 4|死亡的逆境:生命必然會「毀滅」

    ?

    後記|練習擁抱人生中的逆境

    ?

    延伸閱讀

    參考書目





    前言



    逆境的根源




      大家都知道人生充滿逆境:我們會失落、失敗、失望、衰弱和痛苦,只是形式和方法各異。人們太常陷入逆境,卻極少反思逆境為何發生。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才能積極回應逆境,最好先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人生會遇到逆境?逆境必然發生,我們做什麼都無法完全擺脫逆境。不過,這個概念一點也不負面,反而能讓人鬆一口氣,因為我們可以從更實際的角度去認識自己,瞭解逆境的真正意義,並且反過來利用逆境。



      有限的資源導向無限的衝突



      住在已開發世界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我們有各種豐富的資源和機會,雖然安排資源的方式極為荒謬,使得資源分配不均,不過大多人都能享有食物、居所、醫療和教育。地球資源有限,人類必須經常相互競爭,例如收入和資產等實質資源,以及名氣、聲譽、社會地位等無形資源。我們在就業市場和房市裡廝殺,為了職涯升遷爭得頭破血流。另外,人類的身體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傷損壞。不過從歷史上來看,人類的身體已經比過去健康許多,所以即使理智上知道人體很脆弱,我們卻幾乎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其實,只要去醫院急診室走一趟,你就能立刻體會到人體多麼不堪一擊。



      為了保護脆弱的身體,我們很自然會想為自己和親友建立最安全的環境。所有人都想圈出一塊專屬自己的地方,每個人對安全的定義不盡相同,不過資源有限,所以大家想要的其實都差不多,最後人類的慾望和需求無可避免會導向衝突──換句話說,我們因而會遇到逆境。



      人類不只生理脆弱,心理也相當容易受傷。一方面人類的慾望和需求可能無窮無盡,我們不斷向其他人和周遭事物索求更多,或者尋求全新的事物。我認為人類「需索無度」的原因,必須進入內心深處探究。山謬•強森(Samuel Johnson)的著作傳達了以下三種概念:對於想像的渴望(the hunger of the imagination)、人生的空虛(the vacuity of life)和追求新穎事物(the craving for novelty),特別能幫助我們理解這種現象。



      ▍1.想像的渴望



      強森指出,人類大腦並非被動接受外界資訊,或是完全客觀地記錄發生的一切。



      正好相反,大腦擁有主動意識,充滿狂熱的活力,永遠不停歇,就像一頭難以馴服或恣意破壞的野獸。大腦受不了界線和限制,而且非常喜歡動腦,經常在過去和未來穿梭,反思發生的現象,並敦促自己思考可行的規劃、計畫、野心和目標。簡單說──大腦非常飢餓。



      運用想像力正是這種飢餓的表現。人類是充滿想像力的生物,我們可以描繪未來的概貌、擬訂計畫,然後進一步推動改變。我們可以想見事情有另一種全然不同的發展,並且抱持這份想像推動自己去實現那一幅畫面,例如買東西、四處旅遊、約好友見面、學習新技能、換工作等等數不清的情境。不過,大腦飢餓的程度遠大於行動的速度,即使達成目標,大腦仍然不知足。我們想要更多一樣或不一樣的東西,也可能兩種都想要。柏拉圖說:人就像漏水的桶子,水一倒進去就會從底部流光。即使可以暫時裝滿,水也無法留住一輩子。其他思想家跟隨柏拉圖的腳步,換個譬喻,說人類在慾望的跑步機上不斷陷入迴圈,停不下腳步。



      當然,慾望也有好的一面:我們可以形塑未來,這是其他動物辦不到的事。我們還能以各種方式保護自己,避開麻煩和困難。不過渴望想像也有令人困擾的一面,我們有可能為了慾望受苦:人類存有慾望,同時也在慾望裡受困。慾望有一百種吸引人、誘惑人的方法,有時候我們不一定認得出來。慾望由心生,然而人心也會遭慾望擄獲。



      對於想像的渴望會產生許多負面情緒,使人失望。想像是一種拿自己與他人比較的能力,而且我們通常認為別人擁有一些我們沒有的東西,進而心生嫉妒或貪婪。這些負面情緒不只對自己有害,也很有可能導致與他人的衝突摩擦。



      ▍2.人生的空虛



      在貪婪的人眼裡,存在的本質十分空虛,就像想吃東西的時候感覺胃袋空空一樣。強森把這種感覺稱為「人生的空虛」。當然,每個人對這種心靈空虛的感受程度各有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不過或多或少,我們都在不斷試圖填補生活的空洞。法國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有一項著名的理論,他說人類無法在房間裡安靜獨處,所以才如此痛苦悲慘。如果把人丟進房間,他們就會產生一股強烈的空感虛,覺得自己如同一無所有的容器,想趕快把自己填滿。所以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轉移注意力,把時間填滿。從帕斯卡這般蕭索的角度來看,人類從事所有活動,都只是企圖要分心,以免自己感到空虛。就算不把人生想得這麼極端,我們也很難反駁帕斯卡的論調,許多活動確實只是轉移注意力的手段罷了。



      身為現代人,轉移注意力的最佳例證就是天天使用的科技:電視、電影、網路及手機等等。科技在許多領域助益良多,但也出現了更多讓我們分心的發明,填補原本空白的時間,也就是人類感到空虛的時間,於是科技從分心變成生活的重心。換句話說,科技非常容易上癮。好比我的學生,一下課就迫不及待拿出手機,查看未接來電或新訊息。這類科技讓他們覺得不再孤單一人,不必再面對空虛的人生──但是,這其實只是幻影。



      許多時候,我們訴諸各種方法逃避空虛。現代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有人吸毒酗酒賭博、有人身材過胖、有人幹下淫穢猥褻之事,他們其實只想填滿不斷糾纏的空虛。



      換一種說法,這世界對我們不理不睬,為了想盡辦法抓住點什麼,我們開始對某種事物上癮,想博取世界的回應,拿掉那張冷漠的面具。這就是為什麼重度上癮的人在放縱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擁有全世界。當然,等到效用褪去,世界又重新掛上更加冷漠的表情,無疑加深了他們的癮頭。並非所有人都有癮頭,不過人類確實是會成癮的生物──這是我們需要轉移注意力的一種表現。



      時間總是要拿來消磨的,問題是要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我們不能為消磨而消磨,最好有點建設性、向下紮根深化或是向上滋養茁壯。如果你曾經邊放空邊滑手機,掛在網路上虛耗兩、三個小時,最後根本記不得剛剛看過的內容,或者有發現任何值得思考的議題,那你一定懂我在說什麼。你肯定也能理解帕斯卡所說:人類需要轉移注意力。



      ▍3.新穎事物的追求



      無論心理或心靈層面,人類都太過渴求填補空虛,於是經常陷入無聊的窘境。無聊(或至少無聊的其中一種形式)就是無法忍受的空虛感,是空虛人生的心理表現。擺脫無聊的方法之一就是追求新意。強森說,人類為了追求新意受盡折磨。法國哲學家卡謬(Albert Camus)說:「人可以習慣任何事物」,此話不假。不過大家也知道,就算一開始很喜歡,最後也可能會厭煩。想知道現代人如何喜新厭舊,看看消費市場就對了。消費者購買新品不是因為家裡的那台壞了或壽終正寢,而是單純覺得膩了、無聊了。為了替這種行為找個好聽的理由,於是「時尚」一詞於焉誕生。



      對立衝突無可避免



      綜合以上現象,人類不只充滿矛盾,還深陷與他人的衝突。我試圖描述人類各種心理混亂的面向──人的內在和外在都會發生衝突,也就是主體內部(intrasubjective)的衝突,以及主體之間(intersubjective)的衝突。空虛感令人痛苦,為了減緩負面情緒,與他人對立衝突實在無可避免。



      我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主張的人,自從人類開始思考自己是哪一種生物開始,同樣的論調就不斷重複。世界各大宗教相當重視這個現象,也盡力想為信徒找到理解痛苦、應對痛苦的方式。好比佛教注重冥想和正念,目的就是讓信徒接受人生本虛無的事實,並且繼續過下去。基督教將人類受到慾望折磨的現象稱為「原罪」,主張宗教可淨化人心,並強調唯有死後見到上帝才能真正獲得平靜。不過上帝有時候也會在現世展現神蹟。現代有許多人則感覺精神無可寄託,因為他們不相信宗教的解釋。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曾說「上帝已死」(the death of God),有一部份即是這個意思。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仰賴著宗教的慰藉。



      每個人都想逃脫現狀



      人類很清楚自己的心理一團混亂,於是發明了一些技巧企圖逃避這個亂象。他們創造高尚的最終理想,希望能超越自我。基督教思想曾是西方一大終極理想,現在多數人仍信奉基督教真理,但也有很多人拋棄信念。除了宗教,人類還有個人、道德、政治、美學等理想境界。現實與理想的差別在於,一個是世界現在的模樣,一個是世界應該成為的模樣。我們是世界的一部份,所以我們也會反覆檢視自己:現在自己是這個模樣,但我們必須努力成為應該成為的模樣,只不過每個人認知的理想不盡相同。



      有理想就表示我們想逃離現在的自己,超越自我。也就是說:人類天生就想逃離現況,變成別人。當然,不是所有人隨時隨地都想逃脫,但是這個想法存在我們的本質裡──我們就是這樣的生物。



      我們和自己處不來,這是我們和其他動物的差異之一,也是我們有時很羨慕動物的原因,動物天生就能在世界上找到一塊屬於自己的地方。如果用傳統論述說明我的觀點,那就是人類既非動物,也非天使,我們不能和他們一樣與自己和平共處。我們無法適應自我。我們在這世上一點也不自在。我認為這就是人類歷史如此動蕩恐怖,不斷地折磨自己和他人的一大原因:我們深陷困惑,難受地橫衝直撞,結果不但傷了自己,也害到周圍的人。我們試圖擺脫現況,尋找可以依賴的可靠對象,想把自己變成可靠的人,於是我們開始試圖控制事物,主宰自己和他人,最後無疑把情況搞得更糟。



      你可能會說,那又何妨?如果逃脫本體是人類的天性,而天性又會引來逆境,那我們只要停止這一切,全然接受自己不就行了?可惜這麼做注定要失敗,因為接受人類的天性,就等於接受我們想逃脫自我的天性,所以無論接不接受,兩者都無法滿足人類:如果接納自己,你就會欣然接受想逃離現況的渴望,順心而為;如果不接納自己,你就必須擺脫現況,與前者結果無異。無論如何,你都得逃離自己。



      我說過,每個人想逃脫現況的強烈程度不同,但所有人都想逃脫。如果沒有這種想法,表示此人完全接受所有事物當下的模樣,不想改變一絲一毫。這種人並不存在,沒有人認為世界已經很完美,除非此人無欲無求──也就是死亡狀態。



      人生的逆境必然會發生



      換個說法,人生大多時候不受掌控,一切都是機運,並非我們的選擇。沒人自願被生下來。不僅出生時間和地點沒得選,父母沒得挑,連國家的母語都由不得我們。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心理傾向、脾氣和幼年成長經驗。等到年紀夠大,可以思考心理模式,甚至修正改變的時候,心理模式早就定型得差不多了。而且人生多數事件都是機緣,例如我們無法決定要遇到哪些人、會不會生病或遭遇逆境。我們是怎樣的人、會發生什麼事情,幾乎都看機運,因此人類在世上顯得特別弱小,我們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受到傷害。換句話說,我們的身心和存在本身都很脆弱。正因為無法控制人生的各個面向,我們才更感覺容易受挫。



      套句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話,我們被拋入這個世界,永遠沒有站穩腳跟的一天。說得直白一點,人生的逆境必然會發生,沒人能完全脫身。我們可以想辦法減少逆境,或者抱持更適當的態度面對逆境,但首先我們得接受逆境必然發生的事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面對現實不等於舉雙手投降,相反地,面對現實是改變的第一步。即使事情不能完全如我們所願,至少也還有改進的空間。



      人生逆境的四大情境考題



      本書我分別就生活的四大領域,探討經常遇到的逆境,並點出如何以更有建設性的方法應對逆境。四大領域如下:



      ◆家庭:主要以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待父母。

      ◆愛情:探討各種形式的愛,包括浪漫情愛和性愛關係。

      ◆病痛:以身體的病痛為主,暫時排除心理的不快。

      ◆死亡:討論對死亡過程和死亡本身的恐懼。



      當然,人生還有更多面向值得討論,我也可以選擇從其他觀點切入。例如從父母的角度看孩子、手足的情誼和競爭關係、如何面對失去摯愛的傷痛等等。但是本書的目的是從各領域的一個中心主題著手,希望讀者從細節領略出實際具體的想法。本書將不時穿插其他哲學家和思想家對這四大領域的發想,這麼做有幾個考量,不過主要是我認為瞭解別人如何面對人生的逆境,更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掙扎。每個人的思想和釐清過程都無可取代,但汲取他人經驗肯定大有幫助。



      我會針對四大領域分別給予一些建議,希望能開啟各位的「創造型思考」。我的建議不是絕對的真理,你應該從自身經驗、感受和想法檢驗我的說法。不過即使你不同意我的建議,我也希望你能夠清楚說出反對的理由,並且從中理解逆境的意義,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想法,最後進而去洞察人生的逆境。



      作者在寫作的時候,不能預期所有人都是讀者──這是尼采在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Thus Spoke Zarathustra)提出的概念,諷刺的是,那本書的副標題就叫「一部為所有人又不為任何人所寫的書」。至於本書預設的讀者群,一部份是想瞭解如何面對人生逆境的人,另一部份則是對哲學家和思想家有興趣的人。我會談談經典的賽尼加(Seneca)、布魯達克(Plutarch)等人,以及普魯斯特(Proust)、卡夫卡(Kafka)等小說家,再到當代作家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等。(所有引述語句都有註記出處,無特別標示的譯文皆由筆者親自英譯)。只要一個人說的話有道理,我通常不會在乎他的標籤是哲學家、小說家或其他職業。只要對理解人生有幫助,我們都應該多方涉獵。



      不過,我倒想替這本書貼個標籤,就權稱做「治療哲學」,或者「生活哲學」。我想將某種程度的抽象反思結合具體實例的詳細討論,作為丟給讀者一點思考的素材,激發更多人生的積極想法。這也是為什麼我替每一章取了一個抽象詞搭配具體事態的名稱。將哲學視為療法是一項古老高貴的傳統,而本書有意遵循這項傳統。



      我認為哲學是一種思考人類現況的方式,能幫助我們更瞭解人生的意義。有時候人們會問:哲學好在哪?有什麼用?我的其中一種回答是:儘管方式和程度不同,人生總會陷入逆境,我們不免會想,逆境對人生有何意義?這種思考如果繼續朝特定方向,以特定方式進行,就可以稱為「哲學」。照這個邏輯,哲學其實就是一般思考的延伸罷了。我寫這本書是希望為讀者指出方向,讓讀者能繼續延伸思考。如果成功,此書的目的就達成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