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東西方電影 (增訂版)

東西方電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629372651
魏時煜
香港城市大學
2016年6月01日
173.00  元
HK$ 155.7  






ISBN:9789629372651
  • 叢書系列:精進教育系列
  • 規格:平裝 / 584頁 / 15.9 x 21 cm / 普通級
    精進教育系列


  • 藝術設計 > 電影 > 電影史











      電影雖然是西方的發明,但在其誕生第二年已傳入東方。回望120年的發展,電影在亞洲地區與在歐美一樣有?深厚綿長的軌跡。然而,現時的電影教科書通常只側重西方,在講述世界電影的發展史時,亦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關係。

    ?

      《東西方電影》第一版在2014年7月出版,目的就是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這經常被忽視的內容,並探究電影技術相對滯後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的電影「新浪潮」,以及電影史中經常遺漏的各國先鋒女性導演的貢獻。

    ?

      這本增訂版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並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同時深入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



      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讓讀者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對於初次接觸電影歷史的學生和電影愛好者,本書是一個入門讀本。而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密切的關係,透過電影發展史,讀者更能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與滲透。





    第一章 ?搖籃期的電影實驗

    第二章? 電影業的誕生

    第三章 早期歐洲電影的潮流

    第四章 蘇、中默片的鼎盛時代

    第五章 荷李活的黃金時代:1929-1945?

    第六章 從起步到黃金時代的日本電影?????

    第七章 華語電影的發展與分流

    第八章 二戰後的電影新浪潮

    第九章 華語電影新浪潮

    第十章 獨立電影的時代









      我大學讀的是科技英語專業,到讀博士的時候才專攻電影。加拿大的冬天十分漫長,每年有八個月下雪,我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裏,有四年的時間,一面讀電影史、一面看電影。那時?DVD?都還沒有流行,我每個星期到暖和的電影院裏觀賞六、七部電影,有新上映的荷李活和歐洲藝術電影,但也有不斷重映的經典老片,讓我在聲光電影中度過了很多精彩的時日。2001?年到香港以後,自己竟能夠製作電影,卻是以前不敢想的;但是香港的確給了我很多機會。我憑?最初的興趣和後來的迷戀,跟?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電影的同事們,從攝影到剪接,慢慢學會了做電影:除了三部電影的編劇,還製作和導演了兩部受到很多好評的紀錄片。



      最早教授電影歷史,是?2003?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開設了一門叫做「電影中國」的通識課。科大請我去教課的高辛勇教授,原來是我在阿爾伯塔大學讀博士時候的教授,他說原來有訪問教授開過一門叫做「荷李活征服世界」的通識課,很多人選讀,科大學生很喜歡電影課,希望我也能開一門電影課。那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教授中國電影史。雖然我博士論文做的是當時風靡世界的中國第五代電影,但是為了備課,還是重新讀了一次中國電影史,重看了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我記得我的課有?134?位學生選讀,當時在科大讀研究生、現在已經很有名氣的作家鄧小樺,是我的兩位助教之一。因為學生反應極好,後來科大還幾次邀請我再開那門課,可是因為我自己開始拍紀錄片了,又要全職教書,未能分身再教科大的課程。



      再後來我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過這門課,也受到學生歡迎。2006?年城大開始規劃新的通識課程的時候,我應邀提交了「電影中國」的課堂文件,但是通識委員會鼓勵我更新課程、加入西方電影的內容,於是我發展、設計了「東西方電影」這門課,它是城大最早開設的五個通識課目之一。從我?2007?年第一次教授這門課以來至今,不論是我教授的四年,還是匈牙利電影人、創意媒體學院的訪問助理教授?Gyorgy Palos 教授的四年,一直受到學生的歡迎。2013?年我接受城大出版社的提議,開始把課堂內容整理編寫成書,《東西方電影》第一版於是在2014?年?7?月出版。到今年,竟然可以有機會出增訂版,我很高興可以把這兩年來新的研究和學生的反饋也納入其中。



      本書旨在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經常忽視的內容。首先,通用的世界電影教科書常常只重視西方、而不重視東方。講述世界電影發展的書籍,其章節內容則往往各不相關,很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二,雖然電影十分依賴科技,而發展中國家的電影技術會相對發達國家滯後很多年。但像中國、伊朗等國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電影「新浪潮」時,首先會在西方被認同和欣賞,其中文化的原因值得探究。第三,因為大部分電影史似乎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女導演,本書會自覺地把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補充大部分電影史中常遺漏的女性導演的貢獻。最後,本書亦會討論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的關係,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事實上,因為書中除了東西方交替出現的電影運動史這條主?,還有相當完整的華語電影歷史介紹、女導演和女性電影的脈絡、以及從早期到今天的紀錄片發展等內容,我教授的兩門本科課程(東西方電影、紀錄片)和兩門媒體文化研究生課程(中國獨立電影、大眾傳媒中的性別)的部分學生,都曾以這本書為入門讀本,並且給我不少反饋。



      我從?2002?年開始教授電影歷史、文化與製作,從?2003?年起開始紀錄片製作,在過去的十多年裏,也一直專注於電影研究,在女導演和女性電影、華語獨立紀錄片兩個領域出版了專著和論文。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同時討論促成各種電影運動的藝術、經濟、社會要因,讓讀者能夠做到諸類旁通,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密切的關係,這本《東西方電影》也可以看成是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入門讀本。

    ?
    魏時煜

    2016年4月於香港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