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物上請求權體系(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7716
游進發
元照出版
2016年9月01日
133.00 元
HK$ 119.7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557716
叢書系列:
法律學習研究.民事實體法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法律學習研究.民事實體法
分
類
社會科學
>
法律
>
民法
同
類
書
推
薦
圖解民法總則入門
律師也有良心,怎麼了嗎?:卡債不用全還、車禍對方錯了還是可以告你、獲得遺產竟被告侵占……36個需要律師的煩心事,讓暗黑律師法老王為你解惑!
民事訴訟法基礎論(十三版)
高點體系式分類六法:民事法規(含勞動社會法)
民事訴訟法(四版)
內
容
簡
介
藉由所有人與有(無)權占有之要件,物上請求權規定與民法物權編與債編相關規定產生關聯,因此取得民法秩序之核心地位。物上請求權除有返還請求權之形態外,尚有妨害除去與妨害防止請求權。妨害除去與妨害防止請求權之目的,乃在預防損害之發生。民法秩序內有這類預防損害發生請求權之配置者,即人格權。立法者對這兩項權利提供相同之保護,將兩者等價。若謂人格權是私法上重要之權利,則物上請求權在其與人格權等價保護之範圍內,其重要性亦因此顯露無疑。
???
本書是對物上請求權及其相關規定之研究。民法典之文字,應盡可能使用日常生活用語,以使人民得以更易於進入民法典的世界,才能成為較親民的民法典。植基於這項理念,本書文字已竭盡所能加以潤飾,期求能使讀者更易閱讀。
目
錄
二版序
自序
.導 論�1
.占有本權與事實推定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5
貳、舉證責任規範不具使實體法律關係變動與事實存否的功能�7
一、以占有本權及事實推定為實體權利變動要件的最高法院判決?�8
二、推定存在的占有本權及事實未必真的存在�10
參、舉證責任再分配�14
一、最高法院關於占有本權與事實的舉證責任分配觀�15
二、在實體法也應區別本證、反證與反對證明�18
肆、占有推定效果的調整�20
一、占有本權推定效果與登記推定效果的立法釐清�20
二、占有媒介關係中占有本權推定效果的限制�23
三、無過失占有推定�31
伍、結 論�37
.占有連鎖的存在與本質——在任意規定與當事人意思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43
貳、占有連鎖早已立身在民法之中�48
一、在物權法�48
二、在債權法�52
參、占有連鎖本質──所有人同意�55
一、當事人意思的釋義結構�55
二、不違反物權法定主義�58
肆、結 論�60
.正中宅門必要使用權之內涵
壹、前 言�63
一、問題背景與提出�63
二、研究必要與方法�65
貳、民法第800條第1項本文必要使用權內涵�66
一、向來內涵�67
二、現代內涵�75
參、鄰地必要通行權內涵�84
肆、結 論�86
.占有媒介關係的要素及占有與間接占有的法律適用關係——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941號的評析
壹、本案事實�93
貳、爭 點�94
參、判決理由�94
肆、簡 評�95
.準分別共有與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以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307號裁定為出發點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101
貳、數人享有同一債權之本質觀�103
參、都是請求權——應準用民法第821條�105
肆、亦準用但書?�106
一、與民法債編評價一致之準用——亦是可分與不可分債權�106
二、準公同共有之團體性——應不同處置之理由�110
三、連帶債權�112
四、結 論�113
.再論準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以最高法院104年度第三次民事庭會議?為反思對象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115
貳、請求權與其他權能之別�117
參、兼顧請求之便利與共益�120
肆、請求回復亦是請求給付�123
伍、法定訴訟擔當制度機能之擴充�125
陸、結 論�127
.全部免除善意占有人使用收益返還或償還義務之恣意性與非適當性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131
貳、民法第952條無效性之證成�134
一、民法第952條與第179條、第182條第1項間之規範矛盾�134
二、民法第952條及第179條、第182條第1項間規範矛盾之排除�142
三、規範矛盾排除之結果�154
四、善意所有人及善意占有人間評價矛盾之排除──無效性憑徵�173
五、結 論�177
參、合憲之法律適用�178
肆、總 結�180
.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無權占有人占有物滅失或毀損損害賠償義務——反思性分析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183
貳、不當得利原則之可能模式�186
一、二元系統之所受利益及現存利益�187
二、一元系統之現存利益�188
三、小結──決定性之規範模式──待驗�189
參、德國及瑞士民法相關立法例�189
一、德國民法立法例�190
二、瑞士民法立法例�195
三、小結──善意自主占有人之全然免責、惡意自主占有人及他主占有人之過失責任�197
肆、不可歸責惡意自主占有人與他主占有人之於無過失純粹侵權行為人�198
一、明證性不足�198
二、評價矛盾之嫌�200
三、惡意自主及他主占有意思、占有──不同處置合理化功能欠缺�201
伍、不可歸責惡意自主占有人與他主占有人之於不可歸責有權占有人�203
陸、可歸責、善意── 善意之不足評價�204
柒、不可歸責、善意──非與正當者之區別、程度不足之區別�207
捌、無權處分── 以例為證之說明�208
玖、結論── 評價一致之修正建議── 一元系統之現存利益與歸責原則之規範模式�210
.民法第953條及第956條無權占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形構——不當得利原則採用原因與現存利益意義之析出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215
貳、占有物返還請求權規範與返還不能規範間之關聯性�217
一、民法第953條及第956條先於第215條之適用�218
二、民法第953條及第956條先於第181條及第182條之適用�223
參、占有物滅失或毀損�227
一、侵權本質�227
二、亦法律上滅失�229
肆、惡意自主占有人占有物滅失或毀損損害賠償責任�232
一、規範正當性說明�232
二、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半段與第956條之競合�237
三、過失責任與反面推論�238
四、他主占有之惡意自主類似性�239
伍、善意自主占有人占有物滅失或毀損損害賠償責任�241
一、責任限制之正當性基礎──善意保護�241
二、責任限制手段──注意義務程度降低?只所受損害填補?不當得利原則!�246
三、現存利益限制下之損害賠償責任�247
四、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半段及第953條�253
陸、總 結�256
.請求返還共有物之訴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259
貳、普通共同訴訟的基本結構�262
一、獨立性原則�262
二、獨立性原則的界限�264
參、類似必要共同訴訟的基本結構�266
肆、數共有人一同提起時── 類似必要共同訴訟�267
一、各共有人均得單獨實施請求返還共有物訴訟(法定訴訟擔當)�268
二、法官應作成一致裁判�270
三、類似必要共同訴訟擴大論�272
伍、職權通知與第三人撤銷訴訟�275
陸、結 論�278
.請求權競合理論之明文規定
壹、問題提出與背景�279
貳、明示競合現象之法條�281
一、侵權行為與不當得利�281
二、加害給付與侵權行為�284
參、準用法條�286
一、添附之不當得利�286
二、侵權與契約慰撫金請求權�288
三、權利瑕疵與瑕疵給付�292
肆、請求權相互影響之正當性基礎�293
一、法條明文規定�293
二、排除評價矛盾�295
三、程序真實未恆等同實體真實�298
伍、結 論�299
序
二版序
本書於初版時,以WORD檔之追蹤修訂校稿。但或許是因WORD版本不一,便發生了些漏未接受或取消追蹤修訂之錯誤。這次改版主要目的,乃在糾出這些錯誤。這些追蹤修訂上之錯誤,原則並不影響對本書內容之理解,良以其中大多涉及刪除贅字或一些用字遣詞上的調整。但較可能造成理解上困難者,乃以下三篇文章:其一,「全部免除善意占有人使用收益返還或償還義務之恣意性與非適當性」(第131頁至第182頁);其二,「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無權占有人占有物滅失或毀損損害賠償義務——反思性分析」(第183頁至第214頁);其三,「民法第953條及第956條無權占有人損害賠償責任之形構——不當得利原則採用原因與現存利益意義之析出」(第215頁至第258頁)。蓋這三篇文章原初顯得有點難以閱讀,以致於其文字於初版當時受到較多的調整。
趁著這次改版,我得感謝研究助理曾文儀同學,在初版與二版時均不辭勞累幫忙校稿。最後,我的兒子懷亮,謝謝你的到來豐富了我及媽媽。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