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在負利率時代,存錢不如存股的4大滾雪球投資法

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在負利率時代,存錢不如存股的4大滾雪球投資法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3278818
羅伯特•海格斯壯
林麗雪
遠流
2016年9月30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3278818
  • 叢書系列:實戰智慧叢書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實戰智慧叢書


  • 商業理財 > 投資理財 > 股票/證券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富比士》、

    彼得林區、柏格一致推薦





    推薦導讀? 以巴菲特為師,十年賺三千萬? 周文偉

    推薦文1? 貼近巴菲特智慧,但要做自己? 闕又上

    推薦文2? 向巴菲特學投資? 陳重銘

    前言? 打敗市場的華倫•巴菲特? 霍華德•馬克斯

    第二版前言? 歷久彌新的巴菲特投資原則? 比爾•米勒

    第一版前言? 巴菲特的關鍵投資決策 彼得•林區

    第二版導言? 我的父親與巴菲特? 肯尼斯•費雪

    ?

    作者序? 不敗的滾雪球投資法

    第1章? 打敗大盤的巴菲特

    第2章? 巴菲特的啟蒙老師們

    第3章? 四大滾雪球投資法

    第4章? 波克夏持股的九個案例

    第5章? 打造理想投資組合

    第6章? 投資心理學

    第7章? 耐心的價值

    第8章? 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

    附錄? 波克夏公司主要持股? 1977年-2012年

    ?

    致謝

    關於本書的網站



    ?





    自序



    不敗的滾雪球投資法


    ?

      一九八四年六月,我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美盛(Legg Mason Wood Walker)公司上課,之後很快就要開始投資經紀人的生涯。聽了兩個星期有關投資、市場分析、行規與銷售技巧的簡報之後,我一直無法擺脫可能犯下嚴重錯誤的感覺。



      美盛公司著重在價值投資,訓練課程也特別強調價值投資的經典作品,包括葛拉漢與大衛•陶德(David Dodd)的《有價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以及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每一天,公司裡的資深經紀人會過來一趟,分享他們對股票與市場的獨特見解。他們會交給我們一本他們最喜歡的股票的《價值線投資調查》(Value Line Investment Survey)。每一家公司都有相同的屬性: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高股息率。通常這家公司完全不受市場青睞,而且長期以來,這支股票的表現也明顯低於大盤。一次又一次,我們被告知要避免高價又受歡迎的成長型股票,並盡量聚焦在股價被踐踏的股票,這樣才會有更好的風險報酬率。



      這些分析牽涉到的數學並不困難,因此我完全理解價值投資法的邏輯。對於理解一家公司二十年來的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概況,價值線很快就能給你一個大概印象。表格的上方是公司股價圖,並緊跟著每一年的成果。但不管我把一家公司的表格看了多少次,總覺得還是缺少了點什麼。



      訓練課程結束的前一天,是個星期四的下午,指導員交給我一份從沒聽過的波克夏公司的一九八三年年報,作者也是我從沒聽過的巴菲特。我們被告知要讀一下主席的信,並準備在隔天討論這封信。



      當天晚上,我在飯店快速瀏覽這份波克夏年報,卻很沮喪地發現,裡面竟然沒有任何照片或圖表。光是主席寫給股東的信,就幾乎占了二十頁。我認命地坐在椅子上開始讀起來。真的很難解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但經過這一晚之後,我的整個投資觀點都改變了。



      過去兩個星期以來,我一直在盯著數字、比率與公式,但現在我開始研讀公司的財報,以及經營這些公司的人。巴菲特帶我認識了八十歲的羅絲•布朗金(Rose Blumkin),她是個俄國移民,她經營年銷售額一億美元的內布拉斯加家具商場(Nebraska Furniture Mart)。我也認識了《水牛城新聞》(Buffalo News)的發行人史丹•利普西(Stan Lipsey);以及時思糖果(See ’s Candies)的董事長查克•希金斯(Chuck Higgins),並學到經營一家報社的經濟條件以及糕餅業的競爭優勢。接著巴菲特討論到波克夏旗下保險公司的營運狀況,包括國家償金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以及擁有三分之一股權的GEICO。但是巴菲特並非快速點出經營數字而已,他帶我仔細觀察保險公司的細微差異,包括每年保費、理賠準備金、綜合賠付率,以及結構性和解的稅收優惠。如果這些還不夠,針對一家公司如何藉由經濟商譽(economics goodwill)的魔力,讓內在價值超越帳面價值,巴菲特還提供股東一份容易理解的說明。



      隔天早上,回到課堂上時,我完全變了一個人。畫著沒完沒了的數字與線條的價值線仍在那裡,但這些數字骨架突然長出了肌肉、皮膚與意義。簡單說,這些公司好像都活了起來。我現在不只看數字,我還開始思考公司的經營,經營公司的人,以及最後產生數字填滿那些表格的商品與服務。



      接下來那個星期,我正式進入職場,內心充滿了一種意義感。對於要怎麼做好我的工作,我的內心毫無疑惑。我要把客戶的錢投資在波克夏,以及波克夏持有的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每一次巴菲特掉下一點麵包屑,我就會撿起來,並為客戶買進。只要巴菲特買一支股票,我就會打電話給該公司,跟他們要一份公司年報,然後專心研讀,並猜想他看到什麼大家漏看的事。在網際網路時代以前,只要寄一張二十五美元的支票給證券交易委員會,他們就會影印一份你想要的年報給你,於是,我買了所有的波克夏年報。同時,我也收集了所有關於巴菲特報導的報章雜誌。任何有關巴菲特或波克夏做的事,我都會要一份資料,仔細研讀,然後存檔。我像是一個瘋狂追逐棒球選手的孩子。



      幾年後,卡洛•露米斯為《財富》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華倫•巴菲特的內心世界〉。當時的《財富》總編輯馬歇爾•羅布(Marshall Loeb)認為,是該寫一篇巴菲特的完整人物特寫了,而且他知道,露米斯正是完美的寫手人選。因為到那時候為止,唯一可以從內部看到巴菲特的機會,就是從波克夏年報裡的〈主席的信〉單元,以及他一年一度出席的奧馬哈波克夏年會。而那些曉得露米斯就是波克夏年報編輯的人也知道,任何人如果要寫巴菲特的內心世界,露米斯就是不二人選。於是,我快步跑到書報攤,生怕買不到雜誌。



      露米斯說,她想寫一篇不一樣的故事,她想強調的是,巴菲特不只是一個投資人,也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生意人」。露米斯沒有讓人失望。她的文字優美,七千字的文章,忠實呈現了現在被大家暱稱為「奧馬哈先知」的巴菲特更私密的一面。露米斯給了我們很多獨特的觀點,但都比不上其中三個短短的句子更具顛覆性。



      「我們做的事並沒有超過任何人的能力範圍,」巴菲特說。「我在管理時的想法和投資一樣:要得到不凡的成果,不一定要做不凡的事。」



      很多讀到這句話的人會認為,巴菲特有一種中西部人的謙虛。其實,巴菲特不喜歡自誇,但也不會誤導別人。所以我很肯定,如果他不是真心相信,絕對不會這樣說。如果這些話千真萬確,而我也相信是,這就表示,我們可能可以發現一張路徑圖,或一張更好的藏寶圖,這張圖描繪了巴菲特如何思考投資,特別是選股的模式。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



      我讀了二十年的波克夏年報,以及波克夏收購的公司年報,加上報導巴菲特的許多文章,這些資料幫助我理解巴菲特如何思考普通股的投資。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獨特觀點就是,不管是買普通股或買下整家公司,巴菲特每次處理交易的方法都一樣。不管買的是公開上市公司或私人公司,巴菲特會經過相同的程序,甚至相同的順序。他會考慮這一家公司、經營公司的人、這家公司的經濟條件,以及這家公司的價值。而且每一次,他都會違反自己過去的基準,剛剛才學到的新技巧。我把這一切稱為「投資守則」,並把它們分成四類:事業守則、經營團隊守則、財務守則與價值守則。



      本書的目的是以巴菲特為波克夏收購的主要公司為例,以檢視這些公司是否符合在他寫作與演說中呈現的法則。我個人認為,對投資人更寶貴的一點是,本書徹底檢視巴菲特的思想與策略,以及波克夏這些年來的購併案,而且全部彙編在一本書中。針對這個目標,我認為我們做到了。



      在寫《值得長抱的股票巴菲特是這麼挑的》之前,我從未見過巴菲特先生。在寫書期間,也沒有諮詢過他的意見。如果有機會向他請益,當然會是一個附加紅利,但我也已經夠幸運,能取得他寫的有關投資的大量文章。我引用了大量的波克夏年報,貫穿本書,特別是「主席的信」。巴菲特先生說,只要給他審書機會,他就同意我使用那些有版權的素材。但這個同意並不表示他和我一起合作寫這本書,或者他私下告訴我他沒在文章中披露的祕密或策略。巴菲特做的每件事幾乎都是公開的,只是不太被人注意到。



      寫書時,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我要證明或反駁巴菲特說的「我做的事並未超過任何人的能力範圍」。有些批評者認為,巴菲特的特殊嗜好讓一般人不容易採用他的投資方法,但我並不同意。巴菲特的嗜好的確是他成功的原因,但我認為,只要了解他的方法,個人與機構投資人都能適用。幫助投資人實際應用並成就巴菲特的策略,就是我寫書的目的。



      當然,有人還是有疑慮。這幾年下來,我們接到的主要反對意見是,讀一本有關巴菲特的書,並不保證就能做到巴菲特的投資報酬率。首先,我並未暗示,讀了這本書,就能達到像巴菲特一樣的投資報酬率。第二,我也很困惑,為什麼有人會這樣以為。對我來說,這就像你買了一本如何把高爾夫球打得像老虎伍茲(Tiger Woods)的書,也不應該期望自己在高爾夫球場上就能與老虎伍茲相提並論。你會讀那本書,是因為你相信書中有某些訣竅可以幫助你改善技巧。這本書的道理也是一樣。讀了本書後,如果你讀到了某些可以幫助你提升投資成果的知識,那這本書就成功了。大部分的人在股市表現很糟,應該還有很多改善的空間,所以提升投資技巧,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任務。



      巴菲特與波克夏副董事長、也是巴菲特在知識上的論辯對手蒙格,有一次被問到,他們這兩顆偉大的心靈能教育出新一代投資人的可能性。當然,這正是過去四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做的事。波克夏年報因其條理分明、沒有胡言亂語、極具教育價值而聞名。任何人如果有幸能親臨波克夏年會,就會知道他們兩人多麼啟發人心。



      獲得知識是一趟旅程。巴菲特在自己的旅程中,從其他人身上得到很多智慧,一開始是葛拉漢與費雪。之後,他從夥伴蒙格身上學到很多經營知識。這些經驗整合起來,拼接成一種對投資的理解,而巴菲特也反過來大方地和那些願意自己做功課,以一種嶄新、充滿活力又開放的心態,盡可能學習的人分享。



      在一九九五年的波克夏年會上,蒙格說:「抗拒學習,是很奇怪的事。」巴菲特馬上接著說:「但更驚人的是,即使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有人仍然抗拒學習。」接著,巴菲特以更深沉的語調說:「那種抗拒思考與改變的程度,簡直令人不可思議。我要引用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話:『大部分的人寧願死,也不願意思考。』從財務的意義上來看,這句話也非常貼切。」



      從我寫這本書之後的二十年以來,股票市場持續有各種噪音。當你認為噪音不會再更大聲的時候,卻忽然來個震耳欲聾的尖叫聲。電視名嘴、財經作家、分析師與市場策略家,彼此互相叫囂,以爭取投資人的注意。每個人一定都會同意,現今的網際網路是取得資訊的神奇工具。但換個角度來說,它也提供免費的管道,或者我所謂的免費平台,給任何有財務見解的人發表,結果就是到處都有財務建議,你根本無法分辨其中的價值。



      因此,雖然有大量的資訊,投資人還是很難賺到錢,有些人甚至因為口袋不夠深而被迫出場。股價會因為小事而一飛沖天,但大跌也一樣快速。為了孩子的教育基金與自己的退休金而投資股票市場的人,常感到困惑與迷惘。股票市場似乎沒有規律,也沒有理由,純粹是一場鬧劇。



      但是在這些市場的瘋狂行徑之外,巴菲特的智慧與建言仍然有效。在一個似乎對投機者比較有利,對投資者比較不利的環境中,巴菲特的建言再一次證明,確實是數百萬迷惘的投資人的安全避難所。投資方向不同的投資人偶爾會大聲嚷嚷:「但是這次不一樣。」偶爾也會被他們說中。政治帶來意外,經濟情勢也會有所反應,所以股票市場會以有點不同的調調反彈。有些公司成熟了,有些公司才剛成立。各行各業也在演變與調整。變化持續發生,但本書概括的投資原則歷久彌新。「這就是它們被稱為原則的原因。」巴菲特有一次調侃地說。



      一九九六年的年報上,有一段簡潔有力的建言:「做為一個投資人,你的目標很簡單,就是用合理的價格買進一家容易理解的公司的部分股權,而且,在未來的五年、十年、二十年,這家公司的獲利會比現在更高。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只有少數公司能達到這個標準。所以,只要發現有這種條件的公司,就應該大膽出手,買進一大堆股票。」



      不管你能投入的資金有多少,不管你感興趣的行業或公司是哪些,你都無法找到比這個更好的檢驗方法。


    二○一三年十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