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皇帝與洋人

中國皇帝與洋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21925
郭福祥
大地
2016年9月07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4021925
  • 叢書系列:經典書架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5 cm / 普通級
    經典書架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中國帝王與外國人交流的歷史相當久遠,傳說早在堯舜禹時代,就有西方的崑崙、渠搜、析支等國前來朝貢。至於帝王主動與外國人往來,則大約始於周穆王。 到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後,隨著絲綢之路開通,外部世界的資訊源源不絕地傳入,中外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開始繁盛起來,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與外國人的直接或間接接觸也才逐漸增多。



      中國皇帝究竟是怎麼樣與外國人交流的?他們又以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外部世界?從歷史背景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異域宗教傳入中國後,與外國教士、教徒的往來;二是外國使節及其他人員來到中國,產生不同形式的交流;三是清代晚期西方國家以武力敲開中國大門之後,中國被迫與外國人廣泛接觸。這些交流儘管形式、內容各異,卻對中國及相關國家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



      本書透過以上三點內容為主軸去繁化簡,做有次序的整理,可以看出中國皇帝與外國人交流的整體脈絡。據此對相關史實進行客觀描述和忠實記錄,真實地反映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側面,歷史不能改寫,但能夠啟迪未來。





    序 朱家 ????? ?009

    前言 ????? ?011



    第一章 宋以前的帝王與外國人

    第一節 帝王與東來佛僧 ? ?018

    第二節 東天皇與西皇帝 ? ?022

    第三節 唐王與景教徒 ????? ?027

    ?

    第二章 元朝皇帝與外國人

    第一節 成吉思汗西征中的歸降者 ? ?032

    第二節 羅馬教廷與元朝皇帝 ? ?034

    一、首次出使--不成功的接觸 ????? ?034

    二、紛沓而至的使者 ? ?038

    三、元代宮中的傳教者 ????? ?042

    第三節 蒙古繁盛的直接見證人 ????? ?048

    一、海屯朝見蒙哥汗 ? ?048

    二、忠於忽必烈的愛薛 ????? ?049

    三、他們遊歷了最廣泛的世界 ? ?051

    ?

    第三章 大明皇帝與東西客人

    第一節 客死中國的國王 ? ?058

    一、遣使宣慰和十五不征之夷國 ????? ?058

    二、浡泥王魂斷南京 ? ?060

    三、其他朝貢的國王 ? ?064

    第二節 明帝欽賜外國詩 ? ?066

    一、明太祖問詢海外風俗 ? ?067

    二、永樂封山岳的紀盛之作 ????? ?069

    第三節 明帝與使節 ? ?071

    一、「朕猶爾父也」 ??? ?072

    二、沙哈魯使團所見到的永樂帝 ????? ?074

    三、明武宗與「葡使」火者亞三 ????? ?077

    第四節 利瑪竇與萬曆帝 ? ?079

    一、利瑪竇其人 ? ?079

    二、歷盡艱辛入宮門 ? ?081

    三、給萬曆帝的貢品 ? ?086

    四、萬曆帝的門客 ????? ?087

    五、天子腳下的墓地 ? ?090

    六、接踵而來的曆局支柱 ? ?091

    第五節 南明宮廷與西方傳教士 ????? ?095

    一、三帝之友畢方濟 ? ?095

    二、永曆皇族皈依天主教 ? ?097

    三、皇帝的使者--卜彌格 ????? ?099



    第四章 兩朝帝王與湯若望

    第一節 明朝末帝與西洋寵臣 ? ?106

    一、修訂曆法 進獻儀器 ? ?106

    二、欽命鑄炮 勸帝入教 ? ?109

    第二節 欽天監監正與阿瑪王 ? ?113

    第三節 順治帝的「瑪法」 ????? ?115

    ?

    第五章 康熙帝與外國人

    第一節 「己不知,焉能斷人之是非?」 ????? ?122

    第二節 皇帝顧問南懷仁的生榮與死諡 ? ?124

    一、幾度周折 漂洋來華 ? ?124

    二、效力朝廷 成就斐然 ? ?125

    三、顧問、老師和朋友 ????? ?130

    四、輝煌的終結 ? ?133

    第三節 康熙與法國傳教士 ????? ?134

    一、兩帝相慕 傳教士東來 ????? ?134

    二、充任宮廷教師 ????? ?137

    三、皇帝治病用西藥 ? ?139

    四、康熙治水與大地測繪 ? ?141

    五、奉旨參與中俄談判 ????? ?143

    第四節 康熙與其他傳教士 ????? ?145

    一、康熙和他的音樂教師們 ????? ?145

    二、馬國賢神父的清宮十三年 ? ?148

    三、出巡路上的接見 ? ?149

    四、開禁傳教 ????? ?151

    第五節 特使反目 康熙逐客 ? ?153

    一、「禮儀之爭」的由來和公開 ??????? ?154

    二、康熙帝怒斥特使多羅 ? ?156

    三、嘉樂的努力終成灰燼 ? ?158

    四、康熙抑教而不禁技 ????? ?162

    ?

    第六章 主人與奴僕

    第一節 雍正與傳教士 ????? ?166

    一、繼位風波與禁教 ? ?166

    二、請求調節無效 ????? ?168

    三、利用中才顯寬容 ? ?170

    第二節 冷峻的外表 溫和的內心 ? ?173

    第三節 傳教士壟斷欽天監 ????? ?176

    一、侍奉三朝的西洋監正戴進賢 ????? ?176

    二、又一位西洋監正劉松齡 ????? ?180

    第四節 乾隆與西洋畫家 ? ?182

    一、乾隆與首席畫師郎士寧 ????? ?182

    二、乾隆與清宮其他西洋畫家 ? ?186

    三、十全武功與戰功圖 ????? ?189

    第五節 太平天子與西洋奇器 ? ?192

    一、寵幸西洋鐘錶機械師 ? ?192

    二、西洋樓與大水法 ? ?197

    三、西樂縈繞紫禁城 ? ?200

    第六節 皇帝與使臣之間 ? ?202

    一、充分的準備 謹慎的接待 ? ?203

    二、名分與禮儀紛爭 ? ?206

    三、熱河覲見 ????? ?209

    四、小偷似的離去 ????? ?213

    五、被驅逐的使團和主權地位的喪失 ????? ?214

    ?

    第七章 天門洞開以後

    第一節 面對陌生的敵人 ? ?218

    一、天朝迷夢的破滅 ? ?218

    二、被洋人嚇跑的皇帝 ????? ?221

    三、「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 ??? ?223

    四、「天朝」有了外交部 ??? ?226

    第二節 同治帝與外國公使 ??????? ?230

    一、外國公使進駐京城 ????? ?230

    二、不肯跪拜,還當你是「貢使」 ? ?233

    第三節 光緒帝與外國人的特殊會面 ????? ?238

    一、召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 ?238

    二、洋醫生為皇帝診病 ????? ?242

    第四節 「洋人的朝廷」 ? ?245

    一、引火燒身的宣戰 ? ?245

    二、古都北京的奇辱 ? ?248

    三、皇宮禁苑的劫難 ? ?254

    四、洋人勒逼慈禧歸政 ????? ?259

    五、「朕心實負疚焉」 ??????? ?263

    六、早該放下的空架子 ????? ?270

    第五節 受皇帝委任的外國人 ? ?273

    一、「客卿」赫德 ??????? ?274

    二、洋教習丁韙良 ????? ?282

    三、遣赴歐美的洋欽差 ????? ?286

    ?

    第八章 「結與國之歡心」

    第一節 海晏堂專宴海外客 ????? ?294

    第二節 巴黎歸來的女翻譯 ????? ?296

    第三節 違心宴見 曲意結歡 ? ?300

    第四節 未冕女皇與美國女畫師 ????? ?306

    第五節 俄羅斯馬戲團進宮 ????? ?312

    第六節 並不完滿的結局 ? ?314

    ?

    後記 ????? ?317









      近些年來,隨著對外日益的開放,有關中外關係史方面的問題已成為史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論文論著層出不窮,研究工作日趨深入,人們在茫茫史海中?沉探索,從不同的側面研究和解答著一個又一個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對於皇帝與外國人的關係,至今仍然缺乏系統的討論。而作為中外關係史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方面的歷史直接圍繞中國最高統治者皇帝而發生,對當時的最高決策勢必產生影響,有的甚至可能影響到中國及其相關國家的歷史進程。對此,我們應該給予必要的重視。



      我面前的這部《中國皇帝與洋人》書稿,便是以歷史時代為主脈,將東鱗西爪散見於載籍的確鑿史料,系統地彙集成了一篇篇可讀性很強的文字,對歷史上皇帝與外國人的交往,做了深入淺出的描述和剖析。全書內容均有據可查,講述的雖然都是久遠的往事,但讀起來並無枯燥乏味之感。



      那麼,歷史上皇帝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情況到底如何呢?正如作者所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異域宗教傳入中國後,與外國教士、教徒的往來;外國使節及其他人員來到中國,與之發生不同形式的交往;晚清西方列強以武力叩開中國大門後,被迫與外國人發生廣泛接觸。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這些交往儘管形式不盡相同,內容也有所差別,但從總體上看卻是不平等的。



      因為千百年來,中國上層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將其他國家視為蠻夷之邦,對於外國人和外來文化多採取凌駕姿態,這是長期以來中國始終以其輝煌的文明成就雄居東方而形成的地位和理念。到了明清時期,高度發展的君主專制統治是中國政治的最顯著特徵,更使得統治者傳統的自大心理盲目膨脹,因此將廣闊的世界完全納入到以自己為中心、按照封建等級和名分構成的華夷體系和朝貢體制中。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皇帝與外國人之間實際上也是一種主僕關係,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平等性可言。



      不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時期的歷史,有時也會發現迥然不同的現象。例如清代康雍乾時期,中國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國力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王朝,因此號稱「康乾盛世」。而此時的歐洲國家,正在經歷著一種嶄新的產業革命和政治革命,社會生產力突飛猛進,思想文化領域更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兩相對比,此時的中國已如強弩之末,開始走向窮途末路了。



      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下令禁海閉關,規定:禁止華人出洋和僑居國外,指定廣州為唯一通商口岸,朝廷官員「不准與外吏接觸,不准與外吏私通信函」。在日益靠近的世界大潮的衝擊下,統治只能步步退卻。到了鴉片戰爭以後,天朝體制在西方列強的步步進逼下逐漸崩塌,皇帝與外國人的關係開始發生完全相反的轉化,又呈現出了一種倒置的不平等現象。



      歷史像一面鏡,可以鑒往知來。衡量一部歷史讀物有益與否,應該看它是不是在把握真實性的前提下,客觀地探究以往的興衰成敗,進而獲得一定的哲理與啟迪。太史公所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實際上就是古人治史所追求的境界。《中國皇帝與洋人》是否如此?也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它的確有價值、有新意,因此我願意向讀者推薦它。

    ?
    二○○一年十一月

    於紫禁城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