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20年民間實驗教育的里程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7277
果哲
大塊文化
2016年8月31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137277
叢書系列:
Smile
規格:平裝 / 408頁 / 25k正
Smile
分
類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視障學生延伸核心課程實施指南:融合教育模式中落實視障教育成效(含附冊:ECC實務表格集-實施及評估)
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的許諾及失落:批判性檢視
矽谷工程師爸爸的跨學科思維導圖:提升閱讀寫作創造力,增強科學數學理解力
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
澳門教育史與歷史教育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社區設計的時代:用「不造物的設計」概念打造二十一世紀理想社會,全面探究社區設計的工作奧義、設計總體方針,以及如何與社群團體培養合作默契
不平等的教育: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
藝術。可見�不可見:視障美術創作與展演教學實踐
食物與廚藝1-3冊 (套書)
攝影本事:小道具做出大場景,人像拍攝的100種創意變化
內
容
簡
介
★ 包羅萬象的台灣教育改革專書,為過去二十年台灣實驗教育的最佳寫照。
★ 系統性介紹台灣二十多個不同形態的實驗教育辦學機構、團體的實作經驗。
★ 涵括最早創校體制外的實驗學校,一直到近年成立的民間組織團體;還有近年在體制內如火如荼的自發性教改運動,和越來越受重視的偏鄉原住民教育議題。
他們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而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台灣的民間實驗教育一路走來孤獨無援、艱辛困頓,卻始終堅定不變。各實驗學校一、二十年的實驗成果,始終是體制內教育的重要領航。從最初政府的反對阻止,到現今政府的向民間求教,不但撼動了台灣百年的傳統教育,連東亞各國也為之驚艷。
本書側重值得與外界分享的各校實作經驗,而不在詳述辦校過程與全貌;書中各學校團體之間,各自秉持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式,有同有異,由於有差異懸殊的背景,本書希望自然呈現一個社會結構的多元面貌,在不同層面下的不同思考與不同需求。
二○一四年,立法院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人民終於可以自由辦學。台灣的實驗教育,將從單打獨鬥時代,進入群體合作時代——需要體制內外實驗教育的攜手,需要企業與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全民的投入。台灣是不是可以在危機中再現奇蹟,不能只是觀望和等待,而是,你我立即開始行動!
本書共分五個部分:
(一)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
(二)偏鄉、原住民、弱勢的實驗教育
(三)體制內的實驗教學法
(四)哲思教育
(五)弱勢課後輔導的民間團體
名人推薦
小野(作家)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林逢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兼教授)
馮朝霖(台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政大教育學系教授)
Oscar Brenifier(法國哲學家)
Rainer Kokemohr(德國漢堡大學教授)?? ??? ??? ?
依姓名筆畫排序
此一包羅萬象的台灣教育改革新書,恰可在此時提供關心台灣教育創新的讀者一本具有相當參考價值的文本。────馮朝霖(台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政大教育學系教授)
「實驗」代表求真、求善、求美的旺盛生命力,也是懷抱希望和愛的象徵;教育作為社會革新的基地,不能沒有實驗。近年來,台灣的實驗教育在民間有志人士的辛勤耕耘下,遍地播撒了希望和愛的種籽,終有一天見到百花綻放、綠樹成蔭的教育榮景。────林逢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兼教授)
謝謝這本書,它鼓舞了我進入了我最熱愛卻又最沒有信心的領域——實驗教育。────小野(作家)
本書既是過去二十年台灣實驗教育的寫照,更向所有曾經奮力一搏的教育工作者致敬。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有著跌跌撞撞後多元奔放的生猛有力風景。 這條不同的路,值得更多人一起走下去。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當大眾正在討論更好的教育方式時,這些學校及教學法很值得被描述並提供給大眾參考。這本書可以幫助人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先參考其他人已經擁有的辦學經驗,再重建自己的新觀念。───Rainer Kokemohr(瑞諾.寇可模,德國漢堡大學教授)
國際公認,思考是教育裡的一個重要課題。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將知識填鴨進學生腦袋裡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傳遞式教學法〕已經過時了。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教育機構和教學社群裡的惰性,這些團體一直以來都抗拒改變。要培養思考能力,當然必須改革心理、行為上的習慣,還需要時間以及能夠接受錯誤。果哲在她書中呈現的就是這種挑戰……希望台灣教育工作者,能藉由閱讀本書再次檢視自己的教學策略。────Oscar Brenifier(奧斯卡.柏尼菲,法國哲學家)
教育的天空網站:twedusky.com
目
錄
推薦序 台灣教育的藍天 馮朝霖
推薦文
前言 台灣,從教育救起
?
第一部 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
新北種籽小學(私立):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實驗小學
台北市開平餐飲學校(私立):千人大校教改成功的典範
彰化苗圃蒙特梭利中小學(機構式自學團體):主張「自學能力」與「混齡教學」的本土化蒙氏教育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公立):自立自強的科學實驗高中
台中道禾耕讀村(私立):現代書院式人文生態耕讀村落
宜蘭清水小校(國高中自學團):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國高中自學團
新北市六年制學程(國高中自學團):網路自主學習和伊立奇非學校化教育
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全國第一所由政府支持的實驗教育機構
附錄:在英國夏山學校中的「愛」與「民主」之下誕生的森林小學與全人中學
討論一
?
第二部
偏鄉、原住民、弱勢的實驗教育
台東的偏鄉原住民族國小(公立):讓文化再生、讓天賦發光
屏東縣泰武國小、地磨兒國小(公立): 原住民族學校的民族教育先鋒
雲林縣華南國小、樟湖生態中小學(公立): 體制內的實驗教育,扭轉偏鄉的廢校命運
台北市蘭州國中(公立): 一所讓弱勢家庭得到依怙的國中
品格英語學院(私立):台灣企業家投身教育事業
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深耕計畫(公益):灌溉閱讀的種籽在荒地上
科學小菁英(公益):數學補教天王回饋社會的公益志業
「球學」:從哈佛返台的體壇拓荒者
討論二
?
第三部 體制內的實驗教學法
學習共同體:教室裡的寧靜革命
翻轉教室:上課前先看教學影片再進課堂
學思達:公立高中老師的教學法從台灣走向東亞各國
M A P S:有效教學法與成就他人
討論三
?
第四部
哲思教育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台灣兒童哲學的發源地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由說故事訓練孩子的思考力
樂觀書院青少年哲學俱樂部:台灣國中學生的哲學課
Cafe Philo哲學星期五:點燃台灣民間哲學團體的第一把火
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首先進入台灣公立高中的哲學課
討論四
?
第五部
弱勢課後輔導的民間團體
台東孩子的書屋:子自教、食自耕、衣自織、屋自建、政自理的「造鎮計畫」
博幼基金會:進行教育濟貧的社會輔助
永齡希望小學: 大學人力資源進入偏鄉教育
花蓮五味屋:教育的自然農法
討論五
?
後記:向所有曾經奮力一搏的教育工作者致
序
前言
台灣是一個島國,年年面對颱風狂襲、地震威脅,每每處理天災過後人的死傷與滿目瘡痍,人們必須連心合力,重整破碎的家園,先想辦法把日子繼續過下去,再想辦法把日子過好。樂天知命的台灣人,在永遠的瞬變憂患中,培養出一種堪忍的韌性,以至於在台灣所發生的各種奇蹟,其實,是一種「台灣本色」。
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在五十年的日本政府統治時代,國民教育在台灣各地普及化,建立了與日本國內普魯士教育相仿的學校制度,台灣學生穿上制服、揹著書包走進學校。國民政府遷台,一九四五至一九八七年間,進入了四十二年的戒嚴時期;其中一九六九至一九八七年實施近二十年的髮禁;又從一九五三年,中學以上增加軍訓課,至二○一六年為止。教官進駐校園長達五十三年,軍事化管理的教育方式與思想在各級學校教育中深根固蒂。
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後,台灣開始走上民主社會的政黨輪替時代。直到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民間團體首次發動四一○教育改革大遊行,人民企圖從長年的政治控制中掙脫,回歸到教育本質。台灣的教育改革從四一○之後分成兩路:體制內的教改紛紛擾擾,體制外的民間教改默默進行。
台灣民間實驗教育的一條坎坷路
曾有三位實驗教育校長因辦學而被提起公訴,台灣早期政府對最初的民間教改團體辦學,有時以斷水、斷電、控告的方式進行干涉阻撓。然而,民間實驗教育的先驅們,卻一個接著一個、無懼無畏地堅持在深山荒野辦起自己期待中的理想教育,也在各自不同的期待與闡釋中,嘗試找出教育理念的交集。
經過體制外團體多年不斷地努力爭取,一九九九年政府制定《教育基本法》,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在家自學)有了法律依據;二○一四年十一月,立法院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人民終於可以自由辦學了。
二十多年後,二○一六年五月,台灣國民教育署黃署長在第二屆「台灣實驗教育論壇」,表達了對實驗教育的敬意,「我們說藏富於民,民間的能量比公家更大,我們想得到的,民間都想得到,我們做得到的,民間比我們先做了。我們從民間擷取非常多的經驗,理想也好,幫助也好,可以引為借鏡的也好,我們也一直調整策略,修正作為。」政治大學的國際會議廳坐滿了關心民間實驗教育的人,廳外的天空陰沉微雨,「你們走在我們前面,我們在你們既有的成就之上,也就是說,我們站在你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看得更遠」。
台灣的民間實驗教育一路走來孤獨無援、艱辛困頓,卻始終堅定不變;二○○五年,政大馮朝霖教授組織的另類教育學會,教授們陪伴了這些另類教育的成長。各實驗學校一、二十年的實驗成果,始終是體制內教育的重要領航。從最初政府的反對阻止,到現今政府的向民間求教,二十多年來被貼上小眾貴族教育標籤的民間實驗學校,不但撼動了台灣百年的傳統教育,連東亞各國也為之驚艷。
然而,民間實驗學校依然二十年如一日地憂愁著自家的柴米油鹽,有的因辦教育傾家蕩產而關校,多半仍在勒緊褲帶苦撐;宜蘭的清水小校,第一年辦學教師團全部沒有薪水,至今教師仍在領半薪以維繫學校的經營。相較之下,英美政府協助民間辦學的立法靈活性與主動輔助,令人望而興嘆。
實驗教育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
民間的實驗教育學校,經過十多年少數媒體雜誌的不斷報導,醞釀著無法估計的影響力。近三、四年,再也等不及的體制內教育工作者,亦紛紛站出來,開始走上心中理想教育的實踐之路。
對台灣民間實驗教育影響最大的兩本書,一本是戒嚴時期由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翻譯的英國《夏山學校》(後由遠流出版);另一本是二○一二年由《親子天下》翻譯的日本《學習的革命》。
英國的夏山學校成為最初台灣實驗教育學校的模仿對象,在台灣的保守環境下,是大破大立的教育革命模式,其中對於民主自由的追求,形成日後逐漸擴散的影響。日本佐藤學的《學習的革命》出版之後,成為台灣一些體制內想要改革的教師的浮木,由於東亞國家的教育體制相仿,因此在日本的教室改革模式取得成功後,在台灣立刻風起雲湧的仿效,在難以動彈的體制內教學現場,首度引入活水。
民間的實驗教育現場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從下而上的體制內從兩個方面進行:進行實驗教育的學校,以及進行實驗教學法的教師。
最容易開始著手進行全面改革的體制內學校,竟是政府鞭長莫及的偏鄉學校。由於是資源弱勢又不被期待,學校在存廢之間掙扎求生,因此反而擁有最大的彈性空間,也成為試辦實驗教育學校最有利的條件(請參考討論二)。這些面對生存問題的偏鄉學校,因政府的放手,而必須各自經營出特色成果吸引就讀學生。其中陳清圳校長獨排眾議,堅持找回教育的核心價值,長年獨力經營的華南和樟湖二校,成為台灣偏鄉學校轉型實驗教育學校的成功典範;同時,偏鄉原住民族學校伍麗華校長,也在泰武和地磨兒二校,成功地走出原住民自己的教育模式;而政大教育系鄭同僚教授「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計畫中的五所學校,更改變了偏鄉小校的命運,以及教學模式與體質,為偏鄉小校注入強心劑。
體制內學校的教師,雖然無法改變整個學校的傳統體制,卻可以改變經營自己的教室。於是,除了各地興起的日本佐藤學「學習共同體」,以及幾位明星老師的全力推動,全台灣各地都有教師開始在自己的班級教室中做改革。
其中,更有由教師主動向學校爭取開辦實驗班,出現非由學校主導的實驗班:有台北市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實驗班」,推動自創的學思達教學法,和台北市南港高中林靜君老師的「國際人文實驗班」,側重培養哲學思考能力。而最早帶動教師改變教學法的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則除了努力在各學校內推動教師課堂改革之外,有些由校長發動的全校改革,也成為體制內學校的實驗教育中,依循國外實驗教育而進行學校改革的例子。
教育需要全國攜手合作
台灣學術界走入實驗教育現場,由一些教授展開行動,台大數學系的黃武雄教授、史英教授及師大陳柏璋教授參與全人和森小,國北師的楊文貴教授在宜蘭人文國中小推動適性教育,輔大哲學系楊茂秀教授創辦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大學校長李家同的博幼基金會照顧弱勢生課後輔導,政大教育學系馮朝霖教授的「另類教育學會」陪伴支持實驗教育學校,東華大學顧瑜君教授的五味屋照顧弱勢生,政大教育系鄭同僚教授的「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計畫改變偏鄉學校命運,以及哲學界的一些大學教授也開始進入高中推展哲學教育。而一批大學教授參與教育現場,最早是由鴻海集團的永齡基金會所帶動,許多的大學教授因此開始進行偏鄉教育的實作與研究,第二波的一批教授參與實驗教學法,則是近三、四年興起的「學習共同體」。台灣逐漸出現更多的熱血教授,不畏辛勞,願意進入教育現場,和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並肩努力。
另外,教育學術研究工作的進行,像是專長於國際比較教育學的師大楊深坑教授,繼國際比較教育的大型研究計畫——各國的《教育制度中的社會正義與適性發展之比較研究》完成之後,又帶領民間組織「台灣教育哲學學會」,繼續規劃為期三年的「台灣教育研究」。台灣學術研究的水平,如師大林玉体教授在《台灣教育史》中所言:「可以躋身於寰宇而毫不遜色」,林玉体教授更認為,「且以台灣作為研究素材,正是台灣學術界責無旁貸的重任。」教育界唯一一位國家終身講座教授楊深坑所主持的「台灣教育研究」,正適時地回應了大家對學術界的期待。
學術研究若奠基在現場實作的經驗累積上,就能與教育現場實際連結;而現場實作透過學術研究的資料彙整與分析,就能借力看清自己的位置、盲點與行徑方向。當台灣的學術界與教育現場結合之後,就能開始彼此了解,互相擷取所長。而許多參與教育現場的教授,都是抱持著謙卑自省的態度,向現場一線教師學習,表現出重要的身教示範。
當更多的學術界願意進入體制內外的教育現場進行合作,而補教界願意開放公益版的教學錄影幫助偏鄉(請參考討論二),台灣企業界願意注入資金在鼓勵民間發展創新教育,跨界有志之士也願意出一分力氣,人民願意放下成見一起攜手努力的時候——台灣下一代教育的支撐網絡才能建立起來,才能守護台灣下一代的幼苗健康地成長,守護台灣的未來走向光明。
以教育立國的芬蘭,從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惡劣的情況下翻身,全國支持理念教育,擁有高素質的教師,成為世界矚目,爭相拜訪的國家。二○一六年,英國政府宣布一半的小學要學習東方的數學課程,以西方世界為中心的教育觀點,開始看見變化,也看見西方國家對於本國教育的憂心與急迫。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所帶給人類對於無法預測未來的焦慮,無論東西方國家,無不憂心忡忡地紛紛從教育下手,準備謹慎應戰。過去沒有捐款習慣的中國,近來各大型企業也紛紛捐獻鉅款在教育事業上。
台灣教育此時的艱巨非其他國家所能比擬,處在社會對立撕裂的不安定狀態下,毒梟、詐騙集團、幫派等等各種黑暗勢力又環伺在側不曾鬆手,台灣需要更多人伸出雙手捍衛我們的下一代。「培養一個孩子,需要用全村莊的力量」,台灣下一代的教育,需要用全台灣人民的力量去支持。沒有永恆的政治勢力,而人民才是永恆的,百年大計的教育,是每一代人民不能推卸的責任。
台灣的實驗教育,將從單打獨鬥時代,進入群體合作時代——需要體制內外實驗教育的攜手,需要企業與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全民的投入。台灣是不是可以在危機中再現奇蹟,不能只是觀望和等待,而是,你我立即開始行動!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