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從全球史的學術發展史來看,這名詞直到一九九?年代以後才較為普遍。這十多年來,歐美史學界有關全球史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的主要著作有:索格納(Solvi Sogner)編的《理解全球史》( Making Sense of Global History, 2001);霍普金斯(A. G. Hopkins, 2002)編的《世界史中的全球化》( 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湯瑪斯.本德(Thomas Bender)編的《全球時代中的美國史的再思考》 (Rethinking American History in a Global Age, 2002 );曼寧(Patrick Manning)的《航向世界史:史家建立的全球過往》(Navigating World History: Historicans Create a Global Past, 2003);馬茲利什(Bruce Mazlish) 與入江昭(Akira Iriye)合編的《全球史讀本》(The Global History Reader, 2005),收錄主題涵蓋了恐怖主義、環境、人權、信息革命、及多元國家的合作。
二??六年之後則有霍普金斯編的《全球史:世界與地方間的交流》(Global Histor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iversial and the Local, 2006); 吉爾斯(Barry K. Gills)和湯普森(William R. Thompson)合編的《全球化與全球史》(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History, 2006);馬茲利什的《新全球史》( The New Global History, 2006);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的《書寫大歷史:閱讀全球的第一堂課》(What is Global History ?, 2008);史登斯(Peter N. Stearns)的《世界史中的全球化》 (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 2010);最近一本是夏多明(Dominic Sachsenmaier)的《全球視野下的全球史》( Glob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 History: Theroies and Approaches in a Connected World, 2011)。
在上述這些著作中,臺灣讀者比較熟悉的應當是二?一二年廣場出版社翻譯的《書寫大歷史:閱讀全球的第一堂課》,全書從宏大敘事、分流、合流、傳染及體系的角度探討「什麼是全球史」。在以往,我大多以這本當作全球史課程的重要參考讀本,如今我們有了更新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塞巴斯蒂安.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二?一六年新作What Is Global History ?,八旗文化出版社的中譯本命名為《全球史的再思考》。
康拉德是柏林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的歷史系教授,曾著有《追尋失落的國度:西德與日本的歷史書寫,1945-1960》(Auf der Suche nach der verlorenen Nation. Geschichtsschreibung in Westdeutschland und Japan, 1945-1960)、《德意志帝國中的全球化與民族》(Globalisierung und Nation im Deutschen Kaiserreich)、《德國殖民史》(Deutsche Kolonialgeschichte),《全球史的再思考》則是延續他過往的全球化思考的最新力著。
本特利(Jerry H. Bentley)更指出,有三個因素,促進了民族國家史到全球史的轉向。第一,歷史學家和地區專家累積了歐洲以外地區社會的更多知識。第二,全球帝國、戰爭和經濟的變動使我們認識到,民族國家和個體社會都不能孤立地決定自身命運。易言之,所有國家都和社會的命運都不可避免地捲入全球的網路體系中。第三,以往學術領域的專門化帶來知識結構的破碎化,阻礙尋求更深層的歷史意義的努力。學者、政府和大眾開始要求歷史知識的整合,以形成看待歷史的新視野。
全球史這個名稱,很早就已經出現。例如早在一九六二年,史塔夫里阿諾斯(Leften S. Stavrianos)就已經編有地理學著作《人類的全球史》(A Global History of Man)。書名雖然標有 「全球的」的字樣,但正文中都是用「世界的」(world)這個詞彙。此外,猶太裔哲學家及史家孔恩(Hans Kohn),在一九六八年也出版了《民族主義的時代:全球史的第一紀元》(The Age of Nationalism: The First Era of Global History)。儘管在一九六?年代就已經有「全球史」這樣的名詞,但仍不足以說明當時就已有全球史的概念。
首都師範大學劉新成教授在為本特利的《新全球史》中文版寫序時,曾提到: 「『全球史』也稱為『新世界史』(new world history),上世紀下半葉興起於美國,起初只是在歷史教育改革中出現的一門從新角度講述世界史的課程,以後演變為一種編撰世界通史的方法論,近年來已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史學流派,其影響也越出美國,走向世界。」對劉新成而言,全球史和世界史有所區隔,但等同於 「新世界史」,這個名稱不僅是一種研究取向,更代表某種歷史學派。
環境史方面:自一九七?年代環境史興起以來,有關美國及世界各國的環境史論著大量出版。隨著全球環境變化的加速,在上述基礎上,學界漸漸發展出了全球環境史的概念,史家開始研究具有全球重要性的議題,例如帝國主義對於環境的影響。史學界對帶有全球視野的環境史研究的稱法不一,有的學者稱之為 「世界環境史」,這可以舉羅伯特.馬可仕(Robert Marks)、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為代表 ;有的則傾向和過往世界史有所區隔,另辟新名為 「全球環境史」,可以唐納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J.唐納德.休斯(J. Donald Hughes)、約阿西姆.拉德考(Joachim Radkau)、西蒙斯(I. G. Simmons)為代表。儘管兩者的稱法互異,但研究視野與研究課題並無明顯差別,這些學者都在著作中標榜著全球視野的環境史。
若從研究特色來看,約可概分為四種研究類型。一是世界環境史,例如約翰.麥克尼爾(John McNeill)與唐納德.休斯。二是以某個專題為主,從世界的範圍進行研究,如古羅夫(Richard Grove)、約阿西姆.拉德考、彭慕蘭等人的著作。第三種是把環境史與世界史融為一體的著作,例如剛過世的世界史著名史家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與他兒子約翰.麥克尼爾合著的《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The Human Web: A Bird’s 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 2007),環境史教授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andez-Armesto)的《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Civilizations, 2000)、《世界:一部歷史》(The World: A History, 2007), 克羅斯比(Alfred Crosby)的《寫給地球人的能源史》(Children of the Sun: a History of Humanity’s Unappeasable Appetite for Energy, 2006)。最後是強調「大歷史」,把人類史放在大爆炸以來的地球環境演化中來研究,例如大衛.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的《時間地圖:大歷史導論》(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 2004 )弗雷德.斯皮爾(Fred Spier)的《大歷史與人類的未來》(Big History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