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彼得兔經典故事集:小兔飛飛的孩子們(中英對照)

彼得兔經典故事集:小兔飛飛的孩子們(中英對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270781
碧雅翠絲.波特
陳如翎
韋伯
2016年8月01日
87.00  元
HK$ 78.3  






ISBN:9789864270781
  • 叢書系列:兒童繪本-經典好繪本
  • 規格:精裝 / 36頁 / 20.3 x 22.8 cm / 普通級
    兒童繪本-經典好繪本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幻想/冒險











      ★波特女士是圖畫書史上的閃亮之星,2016年是她誕辰150周年。

      ★至今已翻譯成三十幾種語言,全球暢銷百餘年達5000萬冊。

      ★紐約公共圖書館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世紀之書」。

      ★入選日本兒童文學協會《世界圖畫書100選》。

      ★本書有長達四頁的「譯者導讀」,讀後可一窺彼得兔寫作的面貌。

      ★本書採中英對照,閱讀優美故事的同時,又可以學習英文。

      


      聽說,兔子如果吃了太多萵苣會想睡覺。



      小兔飛飛和班傑明結婚了,他們共組了一個大家庭。為了尋找食物,他們闖進麥先生菜園後面的垃圾堆,不小心吃了太多萵苣,小兔子全都沉沉睡著了,結果竟然被麥先生抓住!這一次,飛飛和班傑明要如何拯救他們的孩子?他們能夠平安歸來嗎?

      

      透過碧雅翠絲•波特自然細緻的圖畫與生動詼諧的文字,讀者可以跟著小兔彼得和其他動物朋友的腳步,經歷一場又一場精采的冒險旅程。彼得兔故事集在圖畫書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至今仍是世界讀者愛不釋手的永恆經典。

      





    「經典好繪本」總序



      什麼是經典呢?一個作品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被稱作經典?首先,經典作品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學性和藝術性,但經典之所以能被留下來,是因為在推出當時受到極大的歡迎。作品被留下來後,還必須不斷被後代讀者閱讀,才能維持它的生命。後代讀者之所以選擇經典,可能是因為經典文本具有時代上的意義,可以充分代表那個年代和背景,也可能是因為經典文本能夠與後代讀者對話,讓不同時代的人從中得到啟發和共鳴。



      現代繪本的發展和演變已經有超過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本社挑選了一些受歡迎、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繪本,從最早期,可說是繪本濫觴的《披頭散髮的彼得》(Der Struwwelpeter);到十九世紀承先啟後的英國繪本三巨頭:克萊恩(Walter Crane)、凱迪克(Randolph Caldecott)、格林威(Kate Greenaway);再到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周邊商品多到不行的《彼得兔》(Peter Rabbit)。除了上述書籍之外,我們也會持續挑選更多符合「經典」標準的作品。這些作品為圖畫書開創了新的形式,相信就算到了現代,他們也能為現代小孩帶來全新意義,可以把過去的熱情不斷延續下去。



      不管這些作品是讓人捧腹大笑、嚇得發抖、還是感動得淚流滿面,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是因為它們能夠觸動人們的內心,無論是作品產出那個時代的讀者,還是過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的讀者。經典繪本擁有不滅的魔力,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相信每一幅別出心裁的圖畫和蘊藏慧黠的文字,都將永遠地留在人們心中。



    導讀



    與波特女士同遊彼得兔的純真世界




      一切的故事是從一封寫給孩子的信開始──



      一八九三年,碧雅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以前家庭教師的兒子生病了,喜歡孩子而且富有童心的波特女士寫了一封信安慰男孩,這封圖文並茂的書信足足有八頁長,波特在信裡信手捻來為男孩講了一個故事──有關四隻小兔子的故事,並且搭配插圖,其中一隻兔子就是我們最熟悉、總是穿著藍色外衣、在田野裡調皮搗蛋的彼得兔。後來,波特陸陸續續又給孩子們寫了幾封信,直到一九??年,她萌生把信裡的故事出版成書的念頭,波特的圖畫書世界從此展開。



      彼得兔故事集的出版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波特帶著她第一本故事《小兔彼得》的手稿,至少問過倫敦六家出版社,但都吃了閉門羹。波特想要做一本孩子們可以輕易拿在手中閱讀的書,因此她堅持要以袖珍本(長14.5公分,寬11公分)的大小出版,但這樣的理念卻成為眾出版商拒絕的主因。但波特並沒有放棄,她毅然決定自費出版,印了兩百五十本試賣並分送給親朋好友,第一個版本廣受好評。於是波特向曾經拒絕過她的沃恩出版社(Frederick Warne & Co.)重新提出邀約,沃恩終於願意以全彩、袖珍本的方式出版,從此他們成為圖書事業上的夥伴,波特創作的系列圖畫書開始在英國流行,並風靡全世界。



      波特的前半輩子生活於維多利亞時代後期的英國倫敦,那個時代的英國經過了工業革命,城市已經發達繁榮起來,社會安穩,但道德觀普遍保守。波特出生在一個傳統的中上階層家庭,父親雖然是律師,卻鮮少上法庭工作,一家的收入仰賴祖產的棉花工廠,不愁吃穿。波特父親的興趣主要是繪畫和攝影,因此波特的繪畫才能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啟蒙於她的父親。但是,他們的家庭保守,波特與弟弟並沒有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向家庭教師學習文學、音樂以及繪畫,幸好她的父母並沒有限制她藝術天賦的發展。

      因為生活環境的關係,波特從小就沒什麼朋友,平常接觸的除了家人、老師、奶媽,就只剩下她的小寵物了,小時候波特和弟弟一起在家裡養了兔子、青蛙、蜥蜴、蛇、蝙蝠還有烏龜,各式各樣的動物是波特封閉生活中的唯一朋友,但也讓波特對動物產生特別的情感。動物是波特畫作中最常出現的主角,她畫筆下的動物總是格外生動、細緻,這全是出於她對生物、還有日常生活敏銳且長期的觀察力。這些寵物都在後來一個個變成她圖畫書的主角,例如波特曾經養了一隻比利時兔,名字叫做「Peter Piper」,這隻兔子就是彼得兔的原型。



      那個年代,英國上流社會習慣在夏天到鄉村避暑,一去就是三、四個月,波特一家也跟上這個風潮。一八八二年,他們第一次到英國北方的湖區度假,租了個湖邊小屋,從事平常在都市沒辦法進行的休閒活動。小時候,她追逐野生動物、徜徉自然環境,這些都是她不可或缺的童年記憶。湖區也成為她作品的故事背景,閱讀彼得兔系列作品總能感受到濃厚的綠林田野氣息,想必鄉村經歷對她的創作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鄉間的生活更激發她對於自然的關愛,一九一三年,她離開住了四十七年的倫敦,搬到湖區定居。在她生命最後的三十年光陰,除了創作之外,她全心投入農場經營、自然保育。過世之前,她已擁有湖區大約四千英畝土地,死後她將自己所有的農場和土地全數捐給英國國民信託組織(The National Trust)。波特這輩子留給世上最珍貴的資產,除了圖畫書之外,還有英國湖區的原始風光。



      近代的圖畫書形式確立於十九世紀,英國出現了三位大家:凱迪克、克蘭、格林威,不過當時的圖畫書仍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後世的波特與凱迪克同樣著迷於自然歷史,對於生物、自然環境觀察細微,並且持續臨摹、紀錄。波特承襲了凱迪克的繪畫技法,不過她也創造出新的風格,細細品味彼得兔故事集,會發覺波特的文字與圖畫是相輔相成的,文與圖會共同推動故事前進,乍看之下可能是文字在帶動故事,但有時候圖畫反而會告訴讀者更多玄機,文圖互動之後又能挖掘出另一層故事感受。圖畫書發展到二十世紀初,才終於讓文字與圖畫達到並重地位,兩者缺一不可,也因此,波特被後人視為現代圖畫書之母。



      文圖相輔的形式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說──如《小兔彼得》前兩幅圖,故事剛揭開序幕,兔媽媽叮嚀孩子們不能去麥先生的菜園,這裡波特雖然沒有用文字細細描述兔子們的個性,但是在第二幅圖中,讀者可以看見唯有彼得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面對不同的方向,此處便可嗅出一些端倪;直到第六幅才真的說出彼得是隻調皮搗蛋的兔子,但在這之前的圖畫其實已經暗示了「彼得是隻特別的兔子」,所以讀者能夠很容易被說服並且進入故事脈絡。



      在《小兔班傑明》裡,讀者可以仔細觀察彼得的表情和動作,弄丟衣服的彼得比起上一集顯得拘謹許多。例如第十幅畫彼得和班傑明進入麥先生的菜園後,班傑明泰然自若觀察地上的腳印,但一旁的彼得卻目光警覺地看著前方,雖然文字沒有明說,卻瀰漫一股不安的氛圍。文圖並進的方式比起單單用文字描述來得更有張力和說服力,波特可說是把這樣的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彼得兔系列故事的開頭總是稀鬆平常,接著便是透過小動物的眼睛展開一場驚奇的冒險旅程,雖然有時會有一些讓人緊張的情節,例如兔子們最愛闖進天敵──麥先生的菜園,幸好最後兔子們總是能夠化險為夷,擁有一個好結局。而波特幽默莞爾的文字風格常常能讓讀者會心一笑,例如她偶爾會在故事中間以旁觀者的身分出現,冷靜地說些評語。波特的文字雖簡潔,卻很生動,帶有一種自然不造作的韻律感,本書採中英對照,讀者可以試著閱讀原文,感受波特筆下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彼得兔故事集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每個角色雖然是擬人化的動物,但他們卻不單單只是「穿上衣服的動物」或是「外表是動物的人」,波特巧妙地揉合了人性與動物本性,讓角色們在進行像人一樣的思考或行為時,卻又擁有動物天生的姿態和可愛。



      二?一六年是波特女士誕辰一百五十周年,她的第一本作品《小兔彼得》上市至今也已經114年了。觀察目前台灣市面上的繁體中文版,最為齊全是青林國際《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系列,共計十六本單行本。而中國的簡體版本則有數十種,各種單行本、合訂本、雙語版本不斷推陳出新,可見彼得兔系列故事的魅力,最齊全者是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彼得兔:畢翠克絲.波特圖畫書集》。



      雖然身處維多利亞時代後期,但在保守的社會氛圍之下,波特女士的心靈卻沒有被束縛,她反而以極其開放、細膩、好奇的眼光,觀察、體會周遭萬物,才能夠創作出二十三本不落俗套的經典故事。這一系列圖畫書是波特送給世上的禮物,而她堅持不懈、認真生活的態度更是後世不應該忘記的。



      童年記憶看似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淡去,不過,故事角色卻永遠不會拋棄讀者,這些可愛動物永遠都在書裡、在腦袋深處,等待讀者再次去尋找他們。每一次翻閱,既是與動物朋友的相遇,其實也是與那個純真、對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心的自己重逢。相信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一定都能在這本經典圖畫書中有所收穫。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