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住在叢林或花園的選擇
本書作者克里希納南達(Krishnananda以下簡稱克里希)由自己的經驗出發,講述自我救贖及臨床經驗的體會與頓悟。「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生活在叢林裡或花園中。」叢林生活充斥著競爭與表現,恐懼與害怕的感受無所不在;而花園生活則是充滿信任與接納的,人與人間彼此支持,學習去愛自己、發現自己的價值、發展自己的天賦;別人是資源而非威脅,愛與關懷取代恐懼與害怕。
這本書就是要幫助辛苦生活在叢林中的人們,有機會一睹花園的美麗。
作者剖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如何與生命的本質脫離,任由生存需求與認同需求不得滿足的恐懼主宰了每日的生活;為了避免感受更多的痛苦和害怕,不得不生活在與自我疏離的「防護層」裡。然而防護招來更多防護,我們終究與最真實及充滿愛、信任及能量的生命核心愈離愈遠。舉例來說,當我們受傷害時,為了逃避因為受傷而引發的情緒,我們可能會有直覺反擊、自責羞愧、或退縮妥協的反應,卻不能以勇氣與創造來更正面的面對這個傷害。這本書就在幫助讀者勇敢的接觸自己內心的恐懼,以每個當下去檢視與感受,學習拉開一點距離去觀照,「允許自己全然去面對與連結」,這也是克里虛所謂療癒的開始。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像是進行一場溫柔的修行。不同於世俗對修行刻苦嚴苛的要求,克里虛主張心靈的開展在愛與同情中孕育,並且需要冒險與勇氣的加持。「靜心」是一種自我覺察的歷程,促使內在空間日益開敞,不能苛刻的勉強,而是本性的自然流露。「溫柔」、「放鬆」都是他喜愛用的詞。
克里虛以「受傷的內在小孩」(或情緒化小孩)來隱喻每個人心中由於成長傷害而充斥著恐懼、羞辱、不信任,只能「反應或上癮」(reactive or additive) ,卻無法覺知而行的部份。療癒這個受傷的內在小孩自然是克里虛書的主旨。發人深省的是人生的最初,卻也是「純真、信任、自然會去愛和生機盎然的狀態」,「沒有防護層,因為還沒有經歷到需要防護層—我們赤裸裸、全然脆弱地來到這個世界」。
寫到這裡,想起幾年前帶著女兒小?過馬路的一個情景:由於當時不知為了什麼事情心情煩躁,在急著過紅燈的壓力下,我重重的拉著她的手過馬路;小?被我煩燥的心情及粗魯的動作弄痛也弄哭了。震撼我的是,才四歲的她含淚接下來說的一句簡單的話:「媽媽,妳剛剛把我的手拉得好痛,請你以後不要這樣做好不好?」直接而全然信任的原諒與請求。不是一般成人的反擊或退縮模式。也許「走出恐懼」的意義,就是要「覺知」地重拾那份對人的信任與愛。
鄭夙珍 於銘傳桃園校區社科大樓
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所 副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教育心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