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自由之方

自由之方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014076
朱順慈/著
飛文工作室
2016年7月29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9014076
  • 叢書系列:流動中醫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7.9 x 21 x 12.5 cm / 普通級
    流動中醫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如果有一張藥方,按時服用,日久可得自由,你願意一試嗎?

      城市病了,氣血不通,諸脈堵塞,浮城心煩意亂,前路一片迷茫。

      人病醫病,城市有病,要說望聞問切,從何入手?人心又如何能得到自由?


    ?

      面對城市崩壞的無力感,朱順慈寫下了《自由之方》,她在自序中寫道:

      「念念不忘的,終究是自身的處境。香港病了,病在哪?如何醫?」

    ?

      《自由之方》是一則城市病變的寓言,以一起失?事件作序幕。原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流動中醫徐啟寧,一夜之間,遇上連串奇人奇事,還因此多了一個醫術比他高明、功力莫測高深的助手小張。兩個中醫,一個有牌,一個無牌,同被捲入李家三女子的病史。失?事件讓徐啟寧化身醫療偵探,由外在環境的線索,走進病人的生活,追查病源,由身體的病追?至心的病,醫人也醫治了自己。

    ?

      各有各的病,醫人的就醫的,無一倖免,越深入病源,不禁自問:人生而為人,怎樣才能得到自由?

    ?

      徐啟寧是自由身的流動中醫,他的朋友對他說:

    ?

      「挺羨慕你的工作,很自由。不像我,朝九晚六,營營役役的,每天瞎忙,然後一年一年過去。」然後又說道:「像你這樣來來去去,表面很自在,骨子裡不都跟我們一樣,手停口停。我一直想起你,想到有點擔心,你這日子真過得下去嗎?」

    ?

      作者自言很少看西醫,對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十分著迷,小說把養生常識結合在角色的塑造和情節的佈局中:

    ?

      給一位心有千千結的病者的處方──

    ?

      這是都市人常見的氣機病,你要注意養肝,肝很重要,我們靠肝來藏血,但同時要留意適時疏洩,處理好肝,其他都是小問題。想生氣時,不要鬱在心裡。

    ?

      給一位失眠多時的患者的處方──

    ?

      神歸心,魂歸肝,魄歸肺,意歸脾,志藏腎,恕我直言,你是心肝脾肺腎都亂作一團,神魂魄意志都要調理,弄好了,自然睡得香甜。

    ?

      到最後失?事件留下的線索,也跟中醫藥材有關,開給大家的一道謎題 ──

    ?

      君無遠志

      未竟黃蓮

      待汝首烏

      朝夕當歸

    ?

      由《現在未來式》的城市未來寓言,到《自由之方》的當下人心病變,朱順慈念念不忘她土生土長的城市,字裡行間充滿集體的感情回憶── 地方街道的變遷,食物味覺的懷念,經典流行曲的洗禮。讀《自由之方》,我們隨著流動中醫二人組到不同地區出診,與他們一起重遊城市,以至城市記憶的某個角落,感情是內歛而不喧嘩的,因為感嘆是來自每天的生活,磨人也是細水長流的。

    ?

      在《自由之方》裡,有這樣的一段對話──

    ?

      「你知道星巴克咖啡賣到幾錢一杯?租一個小房間要多少錢?我交完租就開不了飯,難道這又算正常?香港本來就不正常。」

    ?

      「有道理。」她幽幽嘆一口氣。「整個城市都病入膏盲。」

    ?

      愛之深,關之切。朱順慈看著城市崩壞,覺得一切無可挽回的無力,以兩個流動中醫寄託感情,給自己打氣。這只是故事的開端,兩位流動中醫將繼續在城市出診,追本逐源,治病,也治心,在流動中尋索安穩,在風雨中抱緊自由。



    推薦人語



      「《自由之方》正是朱順慈為社會把把脈, 來一點清熱排毒,加一劑保胃健脾的「廿四味」。

      我鼓勵對前途迷茫的年輕人看這書,推薦對香港失望的成年人看這書, 也介紹對今天社會問題磨拳擦掌的有心人看這書。讓大家一起來替我們獅子山下的母親治治病罷。——沈祖堯?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推薦序



    為社會把把脈�沈祖堯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出自《國語•晉語》的「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我們都會聽過。 意思是最出色的醫生醫國患,建設國家。其次 要做好醫人的工作,如建立公共醫療系統,做好預防措施,資源分配,甚或者做教導者和教師,健體育人。不要追求做醫病的而不明病理的醫生。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治病而不治根源的乃是下醫。



      在《自由之方》這本寓言小?裡, 作者巧妙地以兩個中醫師的故事, 道出今天香港的隱疾。香港社會的問題, 政治的紛亂, 有些人認為是無病呻吟, 作繭自縛, 有些卻認為是先天不足, 病人膏肓。但大概?有人不同意香港是病了, 而且病得久, 病得深。要解決現在社會的問題, 中醫的辨症論治, 固本培元, 似乎比起西醫用猛藥抑制或手術開刀, 更溫和, 更奏效。由《現在未來式》對城市未來的寓言,到《自由之方》的當下人心病變, 作者念念不忘孕育她成長的香港,字裡行間充滿感情和集體的回憶, 像我這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此書帶出絲絲情懷, 勾起無限感慨。



      認識朱順慈差不多五年了, 從沒有校長與教職員的隔膜。她活潑的笑容, 開朗的性格, 成了大學??難得的開心果。順慈的創作力和想像力, 亦是吸引我的地方。中文大學的《花節》, 《漂書》, 和《中大有晴》, 都是她的「鬼主意」, 卻深受校內外師生的歡迎。她善長利用音樂, 藝術, 祥和的氣氛, 把人文精神, 正面的價值帶出來。是位難得的老師,更是學生的福氣。雖然近年社會充斥著矛盾和紛爭, 她的招牌微笑和肩膀的一縮, 往往成為一道清泉, 叫人悶氣全消。《自由之方》正是順慈為社會把把脈, 來一點清熱排毒, 加一劑保胃健脾的「廿四味」。



      我鼓勵對前途迷茫的年青人看這書,推薦對香港失望的成年人看這書, 也介紹對今天社會問題磨拳擦掌的有心人看這書。讓大家一起來替我們獅子山下的母親治治病罷。



    作者自序



    在崩壞中追尋自由�朱順慈




      起初我想寫一個關於女人看中醫的故事。不論年齡、學歷、職業、身高、體重、喜好,反正身邊有很多女人在交換各門各路的中醫資料。她們像說著某種神秘宗教,而那些把個脈便知道你前世今生的醫師,是教主,是先知,是沙漠的綠洲,是無垠人生的救命草。

    ?

      醫不醫得好,不是重點。

    ?

      工作以來,我幾乎不看西醫,普通傷風感冒,好好睡一覺比吃抗生素好。相對醫治,我更相信調理,中醫說的「治未病」。我看過很多中醫,誰比誰高明,我不知道,但在那些望聞問切的常規中,我漸漸熟習了一套語言,由是接觸到一種世界觀,或者一種界定「健康」的思路。

    ?

      彼世界奧妙精奇,病是病,病非病,五臟六腑,奇經八脈,各司其職又環環相扣。有病醫病,無病養生。養生養甚麼?精、氣、神。精氣神又是甚麼?如何量度基準?如何判辨消長?一路追問下去,玄之又玄。末了,卻又不過是「健康」兩字。

    ?

      構思有了,以為會交出一個愛情故事,然後,一如那些不斷重複自己的作者,兜兜轉轉之間,我又丟失了愛情,念念不忘的,終究是自身的處境。香港病了,病在哪?如何醫?醫生大抵不會斷然說出「你沒救了」的狠話,但在水深火熱的時刻,總無法按捺悲觀,因著眼前各種崩壞,只覺一切無力挽回,返魂乏術。

    ?

      最終寫了這麼一個為自己打氣的故事,翻了很多書,麻煩了好幾個中醫朋友,謹在此致以最真摯的謝意。希望可以繼續寫徐醫師和小張的江湖歷險,由妙手回春,待我終於寫到慵懶自在的冬日,或能領會流動中醫所嚮往的自由,到底是甚麼一回事。只不知到那時,我城是死是活,還是苟延殘喘。

    ?




    其 他 著 作
    1. 現在未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