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自學,是「一綱一本」到「無綱無本」的關鍵字?? ?
馮朝霖
感謝黃夏成兄在大作《自學時代》出版之前,讓我有機會搶先拜讀!
之前他也曾送我他的成名作《你就是父母教練》。我十分敬佩本書的基本教育理念:父母要成為孩子的生命教練不是一項選擇,而是無可取代的天職,也是人生最幸福的生命交會。
夏成兄乃政治大學中文系傑出校友,多年前我們在另類教育與教育改革相關場合認識,近兩年,又因為參與國教家教育研究院的計畫有機會常互動,感受到他對於教育創新與社會改造的真實熱情。
二○一六年關鍵字「自學」
教育的思維或論述主要分成兩個範疇:首先是「實踐方向」的問題,思考什麼是教育上「對的事情」或是「應然」(ought-to-be);其次是實踐方法的問題,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對」,或是所謂「如何」(how)﹖
在家教育與自主學習都應包含這兩個基本範疇的意義。這本書的豐富內容都做到了。本書結構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培養孩子主動進食心智食物的能力」,作者努力論證的無非是「自學對個人與社會整體的意義或必要性」,因此強烈宣稱︰「自學是將學習權還給學習者,成為學習內容和形式的協同決策者,這個過程本身已經獲得學習涵養和意義。」
這其實是呼應了二○一二在家自學「柏林宣言」的第六點︰「承諾支持自由、多樣性和多元化的教育,透過正式及非正式的協調,讓在家教育成為每個國家的合法教育選擇,並成為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權利。」
本書第二部「非典型教育!在家自學該知道的事」與第三部「不同場域的自學」,主要內容是提供分享實踐自學的 Know-how,譬如討論如何排除各種層面障礙、「如何打造優質的學習生態」等。
學習的自由與民主的辯證
教育的本質是人類個體都在尋求自我完成(與「自我創造」),這是教育作為基本人權的教育人類學前提。但人的自我完成與創造需要適當的社會政治環境條件,因此教育與民主就形成無窮盡的互為因果。政治的民主需要有真實內涵的民主教育才能進步,反過來,唯有具有民主法治的社會才能保障教育的自由開展,因此夏成在本書說得很正確︰「自學是終身學習的核心能力,也是催化學習型組織成形的酵母。」
之前,二○一二在家教育全球會議發表的「柏林宣言」就曾莊重嚴肅地向全球呼籲︰「敦促國際社會所有成員採取具體步驟,在其法律、政策、民事及刑事程序上保障家長擁有自然且基本之權利,得決定教育和撫養自己孩子的方向,包括選擇在家教育在內的教育種類。敦促人權組織、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選任和受任之政府官員及公民,擴大尊重父母選擇孩子接受之教育方式(包括在家教育)的基本權利。」
在家自學彰顯的「學習自由」不僅是民主文化進步的重要指標現象,更是教育多元化與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
從「一綱一本」到「無綱無本」
由於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接近資訊與人際互動的可能性正朝向令人難以想像與預料的速度發展,使得在家自學�共學的實踐條件不斷獲得加持,此外,人類認知理論及學習理論的不斷翻轉(孩子是自己學會的,不只是被教會的),也讓社會越來越能肯定人類在認知學習上主動性與建構性的本質,因此我非常贊同夏成的這段話︰「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為自己的成長負責,是父母給予孩子一生最美好的禮物。」
我相信,在台灣實驗教育法制的現有基礎與未來的演進展望上,在家自學的發展會對台灣教育的多元、自由與創新趨勢帶來無可限量的影響。從「國家課綱規範」與「學習者學習自由」的辯證關係角度論,我們可以期待從「一綱一本」到「一綱多本」,進而「有綱無本」,終而達到「無綱無本」的地步,在此辯證過中,自家自學�自主學習的實踐無疑將扮演很關鍵性的催化作用。
因此,相信夏成兄《自學時代》一書必定具有時代性見證的意義。
我欽佩他的貢獻。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臺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