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變化,離不開歷史。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的回歸,是因為改革開放。中國面朝向西方的轉身,使得音樂的審美發生了巨大變化。西方、港台的流行音樂釋放了被群眾音樂所壓抑的人性和欲望。搖滾歌手的形象和聲音,在改革的脈絡裡,被接受了。那悲情的呢喃,吶喊和嘶吼,打動人心之處在哪裡?又釋放出什麼樣的資訊?改革不僅存在於視覺裡,比如文學、美術、影視、建築等,也存在於聽覺裡。音樂是一個需要被打開的分析空間。我們聽見了什麼?我們聽不見什麼?這些音樂的問題與我們是什麼、我們正在成為什麼樣的主體性的問題是直接掛鉤的。
本書特色
蛻變的邊緣是崩潰的邊緣,
同樣也是新生的邊緣,
這就是我所謂的臨界點。
名人推薦
張釗維(CNEX基金會製作總監)
張鐵志(搖滾與文化評論家)──作序
王明輝(黑名單工作室)
何東洪(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陳柏偉(前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團長)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楊祖珺(文化大學大傳系副教授)──聯合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何東洪(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對我而言,革命的記憶當然不是刻骨銘心的。我更願意講述的是漂泊的記憶。」
作者以通俗音樂為載體,用文學批判文體記錄自19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青年們身體裡積累的複雜與矛盾,反叛與逃離,空虛與浮華等等相互競逐的能量。 ?
陳柏偉(前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團長)
革命的時代遠去,改革開放在不同世代年輕人身上,狠狠刻下形態各異的烙印。王翔關注橫跨卅年的中國青年「主體」,如何透過「民謠─搖滾」展演關於理想的失去、現實的拉扯、原子化個體的迷惘……,這是一本關於中國社會與音樂的真誠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