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為數據品質進行健檢
「營業額 = 流量 × 轉換率 × 客單價」,許多經營電子商務或行銷工作的朋友,總拿著這公式當作尚方寶劍般的看待業績和成效,但電子商務網站的業績和成效真能這麼簡單看出來嗎?只要流量越大?轉換率愈好,就是賺的多嗎?
分眾行銷(Segment Marketing)的廣告方式日漸成為主流,社交廣告宣傳工具更是當紅的一種行銷選擇,然而社交廣告真的是造成消費者下購買決策的影響關鍵嗎?
消費行為的成效如果單憑結果來判斷優劣,就像籃球比賽只看投籃得分的明星,認為該球隊能贏冠軍一樣的膚淺,一個球隊沒有大前鋒(大前鋒的角色是在防守、搶籃板、卡位)和控球後衛(控球後衛的角色就是在傳球),怎麼有最後完成投籃得分的動作;而產品的銷售就如同一場球賽,從搶到球(引起消費者目光注意)、到每個隊員傳球的過程與順序(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各環節因素)、最後投籃得分(消費者完成購物結帳行為),不但狀況相同,而且「球隊教練」扮演著影響勝負關鍵的角色!
教練要能有效運用各球員擅長的能力與特性,並且根據每場球賽不同的變化來適當調整球隊戰術,這也和行銷操盤者要下的判斷決策相同,什麼樣的廣告媒體有哪一類的特性、什麼樣的流量管道又有他的優缺點……,這些都是一個「教練」要懂得掌握的要點!
本書是繁體中文出版書籍中少有並值得推薦的佳作,作者深入淺出的引領網站分析初學者進入成效分析的世界,對於熟悉網站分析的先進們也能透過實際案例來獲得更多值得思考的面向。
不熟悉 Google Analytics 網站分析工具的初學者,想快速了解功能有哪些可以從第五章開始,透過重點功能的導覽,除了認識基本觀念,更能知悉「價值」是什麼、為什麼「區隔」資料很重要。
而已經有基礎分析概念的讀者,更可以從第六章了解「事件」追蹤細部成效的重要性、第八章看到為公司建立一個「分析團隊」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最後第九章與第十章都是讀完後值得反覆咀嚼和消化的精彩章節。
我個人最重視第四章〈數據品質〉。一直以來在課堂與實務分析上也傳達著 GIGO 原則(Garbage In Garbage Out),數據資料若沒有可信度(Reliability)和可用度(Availability),那所有的分析結果都沒有參考價值,進行分析前的「健診」是每一個從事行銷的工作者都必須知道的,書中還提供「品質健診計分卡」來讓讀者可以自行衡量,讓這本書除了可讀性更多了實務運用性。
今日科技的飛快發展,電腦取代人腦雖然還是科幻片中的情節,但一些繁瑣的數字資料處理工作,人類已經可以完全被取代了,如果網站分析者還只停留在報表數據的整理與呈現,那你的被取代和替換性已經是可以預見的結局。
一個網站成效分析者應該提升分析高度與深度,更懂得運用現有電腦的各項數據資料和多元化分析維度能力,找出商業價值、挖掘商業洞見,透視數據並且找到正確的商機。今日企業要的是人工智慧而非工人智慧,資料科學家不單是一個很酷炫的職稱或頭銜,更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思考性的工作,並且還要懂得接觸市場、了解消費者,絕對不可以自己關在象牙塔裡悶著頭做。
《透視數據下的商機》不是服務介面教學手冊,更不是Analytics(分析)個人認證的應試指南,而是一本學習分析技能上不可或缺的指導好書,推薦給大家細細品味,享受成效分析能力提升所帶來的喜悅!
吳天元
本文作者為關鍵數位行銷數據分析副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