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不瞎忙的自我管理術」
職場人士每年在與老闆敲定業務目標的年度大戲中,若能運用「以終為始」的概念,先建立年底交出「極大化績效」的心態,年初就敢承諾「挑戰性目標」;職涯剛起步時,就抱著「人往高處爬」的決心,不僅求生,還要求勝;在攀爬過程中,不僅求勝,還要登頂;到了最後,不僅登頂,還要永續,即使「高處不勝寒」;職涯天梯要爬多高就有多高,要做首席什麼長就什麼長,最好一輩子都是CEO,那麼,下列五大課題就值得特別注意:
(1)?? ?人往高處爬——約翰•麥斯威爾(John C.Maxwell)在《領導階梯》(Leadership Ladder)書中提出五階梯論;而拉姆•查安(Ram Charan)則在《領導梯隊》(The Leadership Pipeline)書中提出七階六轉的概念,雖然只有五階或七階,似乎讓人爬不勝爬。職涯天梯上充斥著彼得和呆伯特,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能進行無縫交接?幸虧女主管也能撐起半邊天!「長」字輩的主管的名號多如牛毛,讓人不得不請問:「您是首席什麼長?」或「您是C?O」。
(2)?? ?職場的相對論——未來的職場人士必須能夠把「vs.」變成「+」,他應該是左右腦都發達的全腦人、每家企業都有人才庫和知識庫、每位高績效員工會做事也會做人,能幹活也會玩樂、每位高績效主管會管理也會領導,能溝通也會激勵;SOAR,Don’t SWOT!;如此一來,職場人士才能順利攀爬職涯天梯!
(3)?? ?工作的三步驟——職場中人必須努力工作(Work Hard)、聰明工作(Work Smart)、快樂工作(Work Happy);努力工作的菜鳥需要有3信的中心思想和3堅的處世哲學,才能發揮3專的聚焦精神,從菜鳥變為專家;聰明工作的笨鳥需要有3識的知識管理和3創的雞頭主義,才能從事3本的殷實生意,從笨鳥變頭家;快樂工作的老鳥需要有3歷的成敗經驗和3業的服務態度,才能度過3生的幸福人生,從老鳥變老子。
(4)?? ?經營的五字訣——攀爬職涯天梯的人,除了精通「產銷人發財」的五字訣外,還應能突破數字的魔障,把財務報表搞清楚;同時能跨部門協作、具備跨專業能力和進行跨世代的溝通及管理,並用ABCDE向N世代作行銷,不再有這是什麼世代的疑惑。Me世代的年輕人每年一定要過四個情人節;即將退休的嬰兒潮又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老年人的年齡重新劃分而返老還童。
(5)?? ?高處不勝寒——很多人一旦坐上CEO寶座就不會覺得「冷」了,更不用怕出身低,至少要有個「船長」樣;總算搞清楚CEO為什麼還坐經濟艙?千萬要以拚命3郎(陳繼仁、張偉明和李開復)的悲歌為戒,不要步入他們的後塵。很多CEO都把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當作偶像,把王永慶、松下幸之助和傑克•威爾許當作典範;喜歡聽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肯•布蘭佳和邁可•波特)的話,也喜歡向動物學管理。有一陣子,大家都想成為「荒野一匹狼」!而柯P自認為是一隻到處嗡嗡嗡的「小蜜蜂」。
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要好好掌握職場生涯三部曲:首先應進行《贏在起點的12項自我修練》,展現「做事和做人」的兩項絕活,成為高績效員工,也就是企業的儲備幹部;一旦晉升為主管,則要發揮「管理和領導」的才能,專注《做對6件事,打造高績效企業》,成為高績效主管;最後,再《活用2把刷子,攀爬職涯天梯》,融合「職場的相對論」、踏穩「工作的三步驟」、熟稔「經營的五字訣」,成為令人又敬又愛的CEO;願天下所有職場的有心人士都能如願以償!
推薦序
職涯路上,地圖在手
成千上萬的社會新鮮人,每年投入職場,懵懵懂懂的謀得一份工作,把青春歲月投入職涯,投入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職涯天梯,能順利、安全攀爬到頂端的人,百中難得一、二人。
因為在攀爬過程中,被淘汰的人,不是技術不足,無法克服工作上的挑戰,而敗下陣來;或是毅力不夠,無法承擔工作的壓力,而在中途鳴金收兵,提前退休;或是自信不足,缺乏支援團隊,行為舉棋不定,而在途中被超越取代。
初入職場的人,都處於職場的混沌時期,未能悟出個中道理,因此只能隨波逐流,道聽塗說、旁門左道,學習一些雕蟲小技,無法承擔重責大任,正如天地初開,混沌之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幸有先賢窮盡天地奧妙的哲理,悟出開闢天地之道,闡述陰陽之理,從而分辨男女、左右?長短、黑白?虛實、正負、大小……都是陰陽的演譯,遂有陰陽太極論,天地哲理盡自此延伸,了解為什麼「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真理。
若將管理與領導以太極八卦圖來解釋,管理與領導即太極圖的陰陽互動而形成管理理論的全貌,從一個簡單的實例來闡述陰陽太極管理上做法的差異。
在美國某一新開發社區為例來說明。有一位華人來到這個新社區,看準一處十字路口的一偶,買下來開設一個加油站,不出幾個月,因為新住戶陸續遷入,加油站生意興隆,遂引起另一華人,在對角處開設另一處加油站,生意不惡;因而引來更多華人開設第三家及第四家加油站,由於四家加油站分食了加油市場,於是第一家推出了價格促銷戰,生意很快就上升,第二家看了眼紅,也推出比第一家更優惠的價格,生意很快就搶回來,於是第三家、第四家都加入價格戰,一個月之後,大家都發現虧本了,可是,價格競爭依然沒有停歇,一年之後,有兩家敗下陣來,掛出停業出售的牌子。
在該新社區的北方,同樣的一處十字路口,一位猶太人看中了,買下來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很快就興旺起來,加油站老板的猶太朋友,看到這個新興商機,就在隔壁開了一家便利商店,加油站的客人自然就成了便利店的客源,第三位猶太人看到了商機,就在旁邊開了一家花店,第四位猶太人開了一家藥局,於是美容店、餐廳、文具店、五金店、咖啡店、鞋店、服裝店陸續前來開店,成了一個新的生活機能商圈,生意蒸蒸日上,房價也跟著上漲。
華人採取的是陽性爭雄的戰略,猶太人採取的是陰性互補戰略,結果大大的不同,老祖宗的陰陽太極論可為這個現象做詮釋,從陰陽太極的天理,延伸為管理理論的基礎,解釋當今的競爭論(Competition Strategy)或競合論(Co-opetition Strategy) 的時代趨勢,真是管理一句通。
哈佛企管講師顏長川先生的新作《活用2把刷子,攀爬職涯天梯》即將出版,特別引述陰陽太極的天理,做為他新作的註解,並特別推薦之。??????? ?
?
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董事長?? 洪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