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出版說明
二○○九年的冬季,有一天,下午六點鐘,南師懷瑾先生的餐桌上,出現一位來客,是先生的熟人。當時的我,也是餐桌上的一個食客,另外還有五六個人。
閒話之間,先生突然問這個客人:「我的新書《我說參同契》出版了,你看到沒有?」
這位客人連忙回答說:「看到了,看到了,大家都說,這本書一出來,老師的地位就確定了。」
先生聽了他的話,大為不解,不免好奇的問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這位客人講了一大篇,大意是說,原先大家看老師的書,總以為老師是一個禪宗大師,是一個佛法方面的高人,現在看到老師這本《參同契》的書,才發現,老師是一個通人,一個深入中華傳統文化的通人,是學問通達各方面的通人。
先生聽完他說的話,只淺淺一笑說:「原來是這樣啊!」
但是,這雙方一來一往的對話,卻使我想起一段往事,與這本書有關的往事。
記得那是一九八三年的一天,在先生辦公室。聽說下個月要講《參同契》了,我就問,是道家那本《參同契》嗎?
先生立刻很嚴肅的說:你們都以為《參同契》只是道家的書,其實這是一本包括很多家學術學問的書,是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書。
聽到先生這麼說,大家當然都不說話了,反正大家都不懂,大概大家也少有人看過這本書,至少我沒有看過。
三十年了,前塵往事記憶猶新,而這本《我說參同契》,也已經出版五年了。在這五年的時光裡,消息最多的是自我修學的行者,他們由本書得益得助,解決不少修持方面個人的問題。因為書中的對治法門,先生講解得十分透澈。
也有些對《易經》卦象不太熟悉的讀者,看不懂的不管,只看先生的講解,收穫也很多,反而對《易經》有了興趣。難怪有高人曾說,儒釋道三家,互通互補,在最高處是一家,所以說,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
在此書重新校訂出版之際,意外看到杜忠誥老師在書中的眉註、解記、領悟和讚歎,令人感觸極深。讀書如此認真深入,正如儒家所謂慎思、明辨、篤行者,實不多見,特附錄一頁於後。
參與此次重加校訂工作的,除了古國治、宏忍師、彭敬、牟煉等基本幾人外,杜忠誥老師和邱珍珍小姐也幫忙校對工作,多謝大家了。
另外要說明的,是古本中的气(?)字,在本書中,因先生說?火為氣,故气字改為「??」,代替古寫的「?」。
?
劉雨虹記
二○一四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