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化」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字典裡到現在,其含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個詞有幾十個定義,單看兩個就足以說明人們在理解這個現象時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在《大英百科全書》中,美國人類學家詹姆斯.L.華生(James L. Watson)從文化角度將全球化定義為「日常生活的經驗,經由物品與理念的傳播,最終在全世界形成標準文化表達方式的過程」。毫不奇怪,世界銀行對「全球化」的官方定義是用純經濟學詞彙來表示的——「個人和公司與其他國家居民根據自己的意願,展開經濟交易的自由與能力」。馬克思當年發現資本主義「狼人般的饑渴」遍及世界四角,今天的左翼批評家則與其遙相呼應,認為全球化就是擴張性、剝削性資本主義的同義詞。透過商業和經濟的棱鏡來透視全球化,有助於理解我們所居住的這個由網際網路、手機和有線電視連接起來的世界;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何遠在資本主義形成之前,甚至遠在電發明之前,人類的生活就已經全球化了。
近來有許多書都解釋了流動的資本、貿易與投資如何形成了當今緊密、互賴的世界,其中尤以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為代表。凱文.歐洛克(Kevin O’Rourke)和約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等經濟史學家已經說明十九世紀後期的交通革命如何激發了大規模的貿易與移民,為今天的全球化時代打下根基。實際上,在他們看來,當大規模的貿易使全球商品價格趨同之時,全球化也於焉誕生。但「從嚴格的經濟學角度來定義全球化」的做法,卻無法解釋為何早在汽船發明之前很久,就已經出現了許多全球聯繫、甚至全球趨同的狀況。
還有無數問題足以說明,有更深層次的進程在發揮影響。生活在相距千山萬水的不同大陸上的三個人,他們身上的基因為何會發生同樣的突變?肇始於阿拉伯半島沙漠中的伊斯蘭教,如何在全世界贏得十多億皈依者?歐洲人如何學會了用蒙古馬馬鬃製作的弓弦來彈奏小提琴?又或者,以九世紀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米(Mohammed ibn Musa al-Khwarizmi)之名命名的運算法則,如何在今天主導了資訊世界?在地中海東部發展起來的、使用奴隸勞工種植甘蔗的經濟模式,如何傳到了加勒比海?在哥倫布於新大陸發現辣椒之前,韓國為何沒有辣泡菜?美國貨幣的名稱為何來源於德國一個開採銀礦的小鎮?在加利福尼亞州釀造的第一桶葡萄酒,其所用葡萄的母株為何有「使命葡萄樹」(mission grape)之名?中國的造紙術如何傳到西方,最終為你正在閱讀的本書提供了紙張?諸如此類的問題紛繁複雜,也貼切地說明了全球性的相互聯繫有多麼無所不在。全球化的經濟學定義無法解釋紐哈芬的一位電工為何會關心巴西的雨林,以及此類事情為何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我們將在第八章中讀到,「全球化」一詞的出現與世界融合日益緊密的現象密切相關。「全球化」一詞反映了人們對這種全球聯繫的認識,而這個詞本身就來自於全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悄悄地發生了幾千年,卻從未有人為其命名。
一些全球史研究先驅,諸如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年鑑學派歷史學者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世界體系」(world system)歷史學者伊曼紐.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和文化史學家布魯斯.麥茲黑希(Bruce Mazlish)、菲利浦.D.科汀(Philip D. Curtin)和傑瑞.本特利(Jerry Bentley),他們的的著作對我幫助甚多。其他學者的作品,如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的《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羅伯特.P.克拉克(Robert P. Clark)的《全球化背景下人類遷徙的歷史》(Global Imperative: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Spread of Humankind),也都幫助我從長遠角度理解全球意識的出現過程,此外還有許多其他書籍與文章助我寫成此書。為寫本書,我花了六年多的時間從事研究,可謂一段令人愉快的探索旅程。我相信,從長遠的時間跨度來研究全球化實現的過程,不僅滿足了我自己的好奇心,也有助於其他人理解現階段全球化的推進力量。推動商人勇往直前、渡海遠行的是人類追尋更美好、更安穩生活的願望;推動戰士到異國開疆拓土的是政治野心;推動傳教士走上旅途、教化他人皈依己方良善理念的是一種渴望;推動探險家尋找新土地、新機會的是一種動力。今天,正是同樣的願望、野心、渴望與動力在推動著,讓世界愈來愈小。現在也有許多新人加入這一行列:移民和遊客取代了昔日的探險家,宣導人權、環保和其他事業的非政府組織加入了傳統傳教士的行列。隨著消費者人數的飛速增長,他們也崛起為一種新的「全球化者」。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投入、促進了這一過程。但仍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是重大的例外,他們極其渴望作為商人、移民和遊客加入全球化的網路,卻為世界規則以及自身所處的環境所阻礙。早期全球化與當今全球化的主要區別在於:物品與理念的傳輸「速度」、消費者和產品不斷提升的「規模」與「多樣性」,以及最終整個過程「明顯程度」的增強。正是由於全球化過程愈來愈明顯,它的種種缺陷也一覽無餘,但我這麼說並不是要否認全球化帶來的全新局面。這是史上第一次,人們能在不同大陸同時生產和更新產品,同時提供服務,這為準備充分的人帶來空前的機會,也為措手不及的人帶來空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