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正確的飲食觀念在於破除迷思── 網路謠言不可信!
這些年來,我在長庚紀念醫院看診時,常有很多病人詢問「吃」的問題。除了當下令人恐慌的重大食品安全新聞,如塑化劑、毒澱粉、毒奶粉、假油事件等問題外,也會與我討論有關日常生活中飲食的注意事項。
?
例如老年人往往看了農民曆後,會詢問我農民曆上所標示不能同時食用的食物組合,像是「吃了螃蟹,能不能再吃柿子?」、「吃了菠菜,能不能再吃豆腐?」;還有一些上網看了關於食品安全文章的年輕人,也會趁著回診時和我討論到底哪一種食品添加物是可以安心攝取的?會不會增加肝腎負擔、造成肝腎功能受損?甚至家有幼兒的婦女,也常問及哪些食品添加物是不適合小朋友使用的?包括色彩鮮豔的糖果餅乾,是否會增加幼兒過動情形?或是影響智力發展?
不論是面對一般消費者的詢問,還是接受此書的採訪,我一直都希望可以用醫學角度來全面考慮各種食物組合以及食品添加物的利與弊,並分析其可能帶來的健康疑慮。可是,當我真正深入分析國際醫學文獻後,往往發現這些農民曆上列為禁忌的食物組合或是網路的文章,除了解釋內容非常片段之外,有些甚至引用了化學反應理論來解釋健康上的危害,其臨床意義不大,因此可信度十分低。
?
像是從「同時吃菠菜和豆腐」的食物組合來看,網友的解釋為:由於菠菜含有大量草酸鹽,豆腐則含較高量的鈣,兩者一起吃會形成泌尿道的草酸鈣結石。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化學反應推論;可是在臨床上,雖然菠菜與豆腐會在腸道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草酸鈣,但會直接從糞便排出體外,少有機會在泌尿道中形成結石,因此理論上,菠菜和豆腐是可以一起食用的。此外,雖然我同意食品添加物有存在的必要,但業者必須遵從主管機關的規範,不能擅自大量添加,也不能違法添加不合格的化學物質或工業原料。尤其是像肝腎功能不全的消費者,更應該堅持只吃原形食物,減少攝取人工食品。如果,懷疑自己不小心吃到有害的食品,建議可以多喝水來加強水溶性化學物質的代謝或是多吃新鮮蔬果,協助排出脂溶性化學物質。若有任何健康上的疑慮,應該儘速就醫。
?
怎麼吃、吃什麼,這些都是我們大家日常生活所關心的課題,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以淺顯易懂的醫學解釋,教導民眾對日常食物組合或食品添加物的正確觀念,讓大家輕鬆吃出好健康。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系
臨床毒物科主治
顏宗海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