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逗點之後,人生故事才開始:19個走出困境的孩子和張秀菊基金會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92440
趙莒玲
木馬文化
2016年5月11日
110.00 元
HK$ 93.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592440
叢書系列:
不歸類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不歸類
分
類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同
類
書
推
薦
真心追夢:黃政傑回憶錄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限量親簽版)
帶著愛與療癒的香氣行者:一個芳療照護師,以香草給予14個傷痛心靈
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黃小柔女人柔性覺醒的20堂課
微笑天使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決定一個人的心情,不在環境,而在心境
真愛不設限:力克跨越障礙,追尋幸福的故事
放手讓孩子更有自信:父母不能不知道的22條正向教導守則
內
容
簡
介
小小年紀的孩子失去了家庭的照顧,徬徨茫然,不知該如何走下去。
如此無依無靠的時候,他們來到這個有陽光的地方,得到陪伴與鍛鍊。
在愛裡,重新開始。
目
錄
序:「憨人」的堅持──張良卿(張秀菊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主宰人生的,必然是自己的選擇──蕭建華(2014年第5屆國際關懷生命獎得主)
推薦序:讓安置成為生命的逗點,而不是停頓—白倩如(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諮商系助理教授)
推薦序:讓愛繼續流動——吳忠賢(睿鴻) (104年度臺中市好人好事代表)
推薦序:愛的見證——劉?宏(知名藝人)
?
1, 尋找丟失的時間──胖胖的故事
2, 迎向日光大道──小毛的故事
3, 轉個彎看到不同世界──長門的故事
4, 擁抱燦爛千陽──芽芽的故事
5, 曙光就在不遠處──小斑的故事
6, 「心牆」外的春天──Olivia的故事
7, 原來生命酸中帶甜──小蘭的故事
8, 元氣滿滿的幸福──珊珊的故事
9, 奇怪的「家人」──笑笑的故事
10, 神經大條,真好──紅翎的故事
11, 不再流浪──米漿的故事
12, 告別遺憾──小小珍的故事
13, 心,潔淨了──小涵的故事
14, 追隨神的美好旨意──蒂蒂的故事
15, 這才叫勇敢──小文的故事
16, 幽谷蘭花正綻放──嘉嘉的故事
17, 今天,開始寫下幸福──福神的故事
18, 釋懷了也知足了──Penny的故事
19, 把愛傳出去──Tammy的故事
跋? 從擔心到祝福──郭碧雲(張秀菊基金會主任)
?
張秀菊基金會簡介
序
序
「憨人」的堅持 張秀菊基金會董事長 張良卿
前幾年身邊的每個朋友都會笑我說,事業不好好做,搞甚麼基金會,照顧別人的孩子,他們長大後也不會感謝你,做這些事情有意義嗎?日子過得很快,一轉眼陪伴這群無法在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們已將近15年了,但我依然堅持走這條路。如今,身邊這群朋友依然碎碎念,但有機會還是會伸出援手默默幫助著這群失家兒,也是這群朋友讓我覺得自己不孤單。
創立基金會是為了紀念我的母親,她含辛茹苦地把家裡的四個孩子帶大。母親非常重視品行,經常對我說:「長大後不管你做甚麼事情,千萬不能做傷害人家的事情,有能力一定要幫助人。」母親除言教外,也身體力行默默行善。
我是在窮苦家庭長大的孩子,六歲就跟著母親到住家隔壁的香菇寮工作,一路上半工半讀把書念完,然後自己創業。以前白天上課,下了課還要到工廠工作到晚上九點才回家睡覺,這個年代「師徒制的學習經驗」,造就我「尊師重道,吃苦耐勞」的態度,這些經驗對我往後的創業有很大的幫助與影響,我一直堅信「我可以從逆境中翻轉過來,把經驗傳承給這群逆境的孩子們,他們同樣也可以從逆境中翻轉過來」,因而強迫孩子們經常接受我「轟炸式的嘮叨」,造成孩子們對我「又愛又恨」。
剛開始跟孩子們相處時,我全然的相信「給孩子滿滿的愛,他們的生命就會有所改變」!殊不知,原來這群孩子們跟我「玩」了很多的心理遊戲,專業團隊反倒在他們的算計中,就這樣被孩子們「玩」了好幾年,當他們結案離開了機構,才告訴我,他在機構生活的所作所為,包括如何應付社工跟生活輔導員,這項刺激給了我很大的覺醒,恍然明瞭光用「愛」是無法改變孩子一生,應該要找到可以貼近青少年文化的輔導工具來帶領他們的生命。
民國95年,我跟著東海大學曾華源教授前往香港參訪學習帶領青少年的經驗,看到香港使用戶外冒險的元素來帶領青少年,輔導成效超出原本的社工工作方式;又在朋友引薦下,到美國奧勒岡實際跟著行為偏差青少年體驗了「荒野治療」。在炎熱的沙漠中(早上溫度40度,晚上溫度-6度),看到這些行為偏差的青少年,在回到一個最簡單原始的生活開始學習生存下去,逐漸養成一個習慣和懂得怎麼生活,為期90天的訓練,徹底改變了青少年對生命的態度。
回國後,我整合了香港與美國的學習經驗,帶著團隊與孩子們創造了基金會的戶外體驗學習營地「沙連墩戶外冒險學校」,發展出可以符合本地青少年的體驗冒險教育模組。近幾年來,我從帶領機構的孩子,到社區、學校、其他非營利組織的青少年,讓來自各地的青少年在大自然中從遊戲中「做中學」,並將活動過程中成功經驗的轉化到生活中。機構裡的孩子們經過體驗教育的洗禮,可以明顯看到青少年受挫力的提升與舒適圈的擴大,這些經驗也擴及到離開機構後自食其力的生活層面,有些離院生也已經開始創業,從結果可看出體驗教育對孩子們生命的影響力。
孩子們都稱呼我「熊爸」,而我也像每個家長的心情般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我願意繼續堅持做一個「傻子」,把我的生命經驗傳承下去,希望經過基金會陪伴的孩子們能擁有經營生命與家庭的能力。
外表凶悍的我,內心其實很溫柔。未來,我將為孩子蓋一個永遠的家園「奇歷兒少之家」。而我也已經規劃好老年的生活,就是每一週去一個孩子的家住,看看他們,就這樣周遊列國到老。當然,最重要的是感恩在這條路上出現所有的善心人士,有了大家才有這群健康快樂幸福的孩子們,讓我們繼續往下走吧!
跋
從擔心到祝福 張秀菊基金會執行長 郭碧雲
從小,我就是一個喜歡問自己為何而存在的人。
記得讀國中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同學到導師家拜訪,導師問我們:「你們長大後要做什麼?」我不假思索地說:「我要做對人類有幫助的事情」。導師繼續問:「妳為什麼有這種想法?」我回應:「因為看到電視裡面戰爭的畫面,人們深陷痛苦深淵的情景,我覺得很難過,人們是可以選擇活得幸福快樂的,如果我能做些事情讓身邊的人幸福快樂,我會覺得生命才有意義」,殊不知從小的想法引領著我走上陪伴孩子的道路。
我和我先生原本經營老人安養中心。民國91年,有一對被阿公朋友性侵的娃娃(一個5歲,一個6歲)沒有地方安置,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拜託我們暫時安置在養護中心,我們當時覺得這對小女孩需要幫助就收容下來。我讓她們住在家裡,當成自己的小孩般照顧和陪伴。她們從第一天的哭鬧驚恐,睡不著覺,到兩個星期後可以安心入睡,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孩子的改變與信任,覺得很開心。
後來,社會局就把一些沒有地方安置的家暴婦女跟孩子委託我們照顧,但是我覺得這樣不妥,因為依「法」長照中心只能收容老人與身障者。我於是鼓勵先生,如果已經承諾要照顧這群特殊境遇的孩子們,就應該讓它合法化,於是在民國93年度設立了「張秀菊基金會」,開啟我生命中另一個冒險旅程。
基金會同時也是紀念我的婆婆,雖然婆婆在我婚前就已經往生,但知道婆婆生前幫助過很多人,這樣的「慈悲為懷,犧牲奉獻」精神,也希望透過基金會的服務,讓它能夠傳遞下去,讓更多孩子可以因為我們的存在而順利的成長,找到生存的力量與能力,未來可以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家庭。
這些年來,我們陪伴過900多位的孩子們。剛開始的前幾年,每每在孩子結案我就開始擔心,孩子結案後會不會過得好?有沒有人可以照顧他?甚至因為他們的結案睡不著覺,但我知道這樣不行,於是開始轉念,如果要擔心永遠有擔心不完的事情,倒不如將擔心化成祝福,於是開始送祝福給這群孩子們,希望他們帶著我的祝福往前邁進,同時也信任孩子們可以把自己照顧好,成為他自己下一代的榜樣。
生命是一連串彼此能量的互動,感謝孩子們願意在這裡分享他們生命的歷程故事,希望透過分享來鼓勵在困境中的少年。在孩子分享過程中也是一種自我療癒,也要感謝這一路上陪伴基金會成長的善心人士與團體,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因為有大家善念與善行的協助,孩子的生命才可以轉化,讓我們為這片土地的孩子們繼續努力。
在這條陪伴小生命的旅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開啟了無限可能的希望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困境與挑戰,但我相信堅守這個崗位,為孩子們站出立場,孩子才有美好的未來,感謝老天爺讓我成為這群孩子的母親。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小氣財神不小氣(平裝版)
2.
臺灣開發故事:中部地區(第二版)
3.
臺灣開發故事:南部地區(第二版)
4.
我的同班同學(平裝版)
5.
臺灣開發故事:北部地區(二版)
6.
臺灣開發故事:離島地區(二版)
7.
新世紀必備三大品格教育故事書:節儉-《小氣財神不小氣》+孝順-《表弟的心事》+寬恕-《聖誕婆婆》(共3冊)
8.
巨人的祕密
9.
巨人的祕密
10.
淡水心靈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