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航運.臺灣.漁業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航運.臺灣.漁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57533
松浦章/編著
博揚
2016年5月13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5757533
  • 叢書系列:人文
  • 規格:平裝 / 350頁 / 25k正
    人文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日本自近代時期,與中國的航運往來未曾間斷。明治維新運動之後,海外威勢的拓展為其主要國政。為能實施此項重要政務,由大阪等地向海外延伸;再以海外為基盤的各種航運活動,蓬勃展開。絡繹不絕的航運活動中,輸出、入的產品包括中國的書法、紙張以及木炭等。1895年(明治28年)日本殖民臺灣之後,日本與臺灣之間的航運關係,由國際航運演變成國內航運。日本政府為能迅速的加強臺灣與日本國內之間的航運聯繫,積極投入築港工作,使基隆成為日據時期臺灣聯絡日本的最大港口。在港口的發展帶動下,基隆市亦隨之繁榮,日籍商人的移入更帶動周邊的繁榮並形成臺灣今日的觀光內涵。東亞地區的漁業,自古是朝鮮與中國的重要漁獲區,提供百姓生活經濟來源。藉此,該地區海域又成為與其他地區物流互動之處,來往川流不息。本書即是彙集前揭航運˙臺灣˙漁業三領域的論題而成。





    第一編 近代東亞海域中的航運與文化交流

    松浦章 1906年至1939年間日本阿波國共同汽船會社的中國東北沿海航運

    馬成芬 享保年間日本出版的中國法帖

    曹 悅 清代篆書書法的日本影響

    何娟娟 晚清袁世凱引進日本製浮水印紙初探

    吳征濤 近代溫州產木炭與日本關東大地震



    第二編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與臺灣

    卞鳳奎 日據時期日人在臺活動狀況─以從事金瓜石採金事業之日人為中心探討

    安嘉芳 從「哨船頭」的市街圖看日據時期日人在基隆的生活

    蔡?? 海洋文化視野下的基隆觀光資源

    黃煥容? 20世紀以降臺灣離島的觀光產業─以蘭嶼為中心



    第三編 近代東亞海域中的漁業與物流

    劉海萌 18-19世紀山東籍越境漁船的捕魚活動─以朝鮮史料為中心

    趙思倩 1881-1885年美國茶葉市場與中日綠茶競爭─以日本領事報告為中心

    霍 榮 1930年代中國產花生的海外輸出狀況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航運?臺灣?漁業》是關西大學海域交流史研究叢刊第9輯收錄以下各篇論題集結成此專書。



      第一編是以「近代東亞海域中的航運與文化交流」為題,由以下之論文所構成。



      松浦章,〈1906年至1939年間日本阿波國共同汽船會社的中國東北沿海航運〉,敘述20世紀初期在中國東北沿海地區活躍的日本德島汽船會社,其所屬的阿波國共同汽船航運活躍之狀況。馬成芬,〈享保年間日本出版的中國法帖〉,對江戶時代在日本追求由中國輸入日本的書籍,如何進行再版的情況提出探討。曹悅,〈清代篆書書法的日本影響〉,分析清代的書法中篆書輸往日本,所帶來的影響。何娟娟,〈晚清袁世凱引進日本製浮水印紙初探〉,解析關於清末時期袁世凱從日本導入製造紙幣的原紙之問題。吳征濤,〈近代溫州產木炭與日本關東大地震〉,指出在日本發生的關東大地震之際,不足的燃料如何從浙江溫州產的木炭輸入日本進行考察。



      第二編「近代東亞海域交流與臺灣」,收錄臺灣相關論題4篇。



      卞鳳奎,〈日據時期日人在臺活動狀況─以從事金瓜石採金事業之日人為中心探討〉,是對臺灣在日本統治時期,活躍於臺灣的日本人的狀況進行考察。安嘉芳,〈從「哨船頭」的市街圖看日據時期日人在基隆的生活〉,特別針對日據時期在基隆的日本人的生活樣態,有相當清楚的描繪。蔡懷德,〈海洋文化視野下的基隆觀光資源〉,作為基隆的重要觀光資源,如何從海洋文化的視野探討此問題,提出深刻的見解。黃煥容,〈20世紀以降臺灣離島的觀光產業─以蘭嶼為中心〉,探討20世紀前期,在臺灣離島所見到的觀光產業,特別以蘭嶼為視野,有深刻的描述。



      第三編「近代東亞海域中的漁業與物流」,收錄關於漁業、茶業、農業等相關議題。



      劉海萌,〈18-19世紀山東籍越境漁船的捕魚活動─以朝鮮史料為中心〉,是以朝鮮史料主要材料,探討山東漁船的漁業活動情況。趙思倩,〈1881-1885年美國茶葉市場與中日綠茶競爭─以日本領事報告為中心〉,探討從中國和日本輸往美國的綠茶,其市場相互競爭之狀況。霍榮,〈1930年代中國產花生的海外輸出狀況〉,說明以在山東生產的落花生,如何尋求聚集以求輸出海外的情況。



      由於前揭各篇論文,均是從海域交流史的新視野之方式,提出深入之探討。雖是如此,尚祈諸賢給與指正為禱。



    丙申二月

    松浦章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