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古巴Discovery:雪茄、棒球、老人與海

古巴Discovery:雪茄、棒球、老人與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22805
陳光煒
華成圖書
2016年5月01日
113.00  元
HK$ 101.7  






ISBN:9789861922805
  • 叢書系列:自主行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自主行系列


  • 旅遊 > 美洲 > 中南美


















    免費教育、醫療高水準、同志平權,

    人人得以安居其所,革命分子實現理想的夢土;

    這個「先進」的國家,名字叫古巴!





    004 推薦序 加勒比海的神祕女郎�陳小雀

    002 推薦序 按 100 個讚的一本古巴好書�呂慶龍

    005 推薦序 旅行先鋒:陳光煒醫師�馬中欣

    006 作者序 停格的電影膠卷

    ?

    010 ★Part 1 出發前的準備

    認識古巴 � 012

    行前準備 � 017

    ?

    024 ★Part 2 哈囉,哈瓦那!

    從哈瓦那看古巴 � 026

    哈瓦那風華 � 054

    古巴人面面觀 � 074

    哈瓦那的藝術風情 � 096

    ?

    123 ★Part 3 走出哈瓦那之後:其他旅遊城市

    古巴威尼斯:馬坦薩斯市 Matanzas � 126

    古巴最著名的海灘:巴拉德羅 Varadero � 133

    鼎鼎大名的豬玀灣事件 Bay of Pig � 137

    南方明珠:西恩富戈斯市 Cienfuegos � 140

    切.格瓦拉的崛起:聖塔克拉拉市 Santa Clara � 148

    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古都千里達市 Trinidad � 155

    迷宮般的城市:卡馬圭市 Camaguey � 167

    古巴英雄之城:聖地牙哥市 Santiago de Cuba � 179

    來一首〈關達那美拉〉:關達那摩市 Guantanamo � 195

    哥倫布登陸的謎團:巴拉科阿市 Baracoa � 199

    生態旅遊的勝地:塞拉利昂德羅薩里奧山區 Sierra de Rosario � 210

    詩畫般的山谷:維尼亞雷斯山谷 Vinales Valley � 213

    ?

    220 ★結語 往後的古巴會僅僅是美麗的回憶嗎?





    推薦序



    加勒比海的神祕女郎


    陳小雀�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外語學院院長



      1997 年,我首次踏上古巴。當時正在墨西哥攻讀拉丁美洲研究博士學位,於是藉地緣之便,飛越墨西哥彎到哈瓦那度假。自此,我便愛上這個島國,而數度造訪。不必諱言,古巴充滿魅力,旖旎風光、音樂、棒球、雪茄、蘭姆酒、海明威、卡斯楚、社會主義、豬玀灣事件、禁運……,怎能不令人為之神往呢!

      

      翻閱古巴歷史,有慘絕人寰的役奴悲歌;有驚濤駭浪的海寇詩篇;有驚心動魄的革命史詩;有令國際政治觀察家頻頻預測失誤的美、古恩仇錄,諸多不可思議的歷史扉頁,成為最佳的市場行銷術,使古巴彷彿披著面紗的神祕女郎,益發迷人。古巴素有「加勒比海之珠」、「蔗糖之國」、「音樂之島」等美名,令這位神祕女郎在舉手投足之間,更加誘人,任誰都想一親芳澤。

      

      1990 年代,蘇聯解體,古巴在國際社會陷入孤立無援之際,觀光收入竟然為這個彈丸小國帶來生機。早期,即使受到禁運之苦,對外航班有限,島內觀光相關設施亦十分簡陋,但每年仍約有百萬名觀光客到訪,其中,美國人甘冒被罰款、或入獄的危險,也要到古巴一遊。近來,歐盟國家成為古巴重要的貿易伙伴,對外航班增多,歐洲知名的連鎖飯店陸續進駐古巴,每年觀光人次介於 250萬至 300 萬之間。2014 年 12 月,美、古破冰後,觀光客更突破 300 萬人次。古巴旋風果然不同凡響,事實上,從觀光現象亦可瞥見古巴的堅韌精神。

      

      那麼,從哪些地方還可看出古巴的堅韌精神?

      

      革命家馬帝(Jose Marti),同時也是現代主義詩人,於 1889 年將椰林搖曳的古巴風情化為〈樸實詩篇〉(Versos Sencillos),句句蘊藏鄉愁,也滿懷理想與希望,堪稱古巴最膾炙人口的詩篇,無論老幼多能琅琅上口。1950 年代,作曲家費南德茲(Joseito Fernandez)將馬蒂的詩句,融入〈關達那美拉〉(Guantanamera)之中,在歌詠關達那摩小姑娘的浪漫氛圍中,唱出古巴人的真誠與隨遇而安,淡淡詮釋古巴人那慣有的堅韌特質,而這曲〈關達那美拉〉迴響繚繞全球,幾乎無人不知。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Sea),勾勒出古巴人的韌性與傲骨,老人獨自與海博鬥,對抗鯊魚,堅持將馬林魚拖上岸,最後上岸時,整條魚只剩魚骨,如此執著畫面雖是虛構,卻真真實實從卡斯楚兄弟身上得到印證,古巴經歷了美國逾半世紀的禁運,卻仍舊保持傲氣,少有國家有這般能耐。卡斯楚兄弟「不是為失敗而生」(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儼然老漁夫一般,儘管垂垂老矣,依然固守尊嚴:「他的一切全是老的,不過他的眼睛例外,和大海一樣的顏色,並充滿生趣與無畏精神。」

      

      湛藍且充滿生趣的海水吸引了各國觀光客,莫希多(Mojito)、黛奇麗(Daiquiri)、姆拉達(Mulata)等多款雞尾酒,更令人難以抗拒,宛如只有哈瓦那俱樂部的蘭姆酒才能調出動人的傳奇。蘭姆酒由蔗糖糖蜜所釀製而成,古巴人因而稱蘭姆酒為「蔗糖歡樂之子」,突顯幽默與達觀,昔日黑奴以血淚灌溉甘蔗的悲歌,瀟灑地化為愉悅音符。海明威在《溪流灣中的島嶼》(Islands in the Stream)裡,形容黛奇麗「如船頭翻滾的海浪」,透過細膩的筆觸,海與酒合而為一,瞬間將酒香、色澤、溫度、口感昇華為挑逗情緒的要素。海與蘭姆酒,貼切地反射出古巴人的生命活力。

      

      葛林(Graham Greene) 的《哈瓦那特派員》(Our Man in Havana),將古巴凝固於1950 年代,哈瓦那散發無比的風華,猶如一位俏佳人。小說中,諜報人員爾虞我詐的情節,儼如美、古長期對峙的寫照。然而,不知是時光機錯亂,抑或時間巨輪忘了轉動,殘缺與破舊,不但不減哈瓦那的美,反而增添神祕莫測的氣質。葛林眼中的哈瓦那、或沙特(Jean-Paul Sartre)佇足的哈瓦那、或今日你我所認識的哈瓦那,似乎沒什麼差別。



      對此,本書作者陳光煒醫生寫下:「這些可以擺到博物館的老爺車,與哈瓦那一棟棟殖民時期的建築,相互襯托出一種莫名的美。」

      

      拒絕成為美國的「後院」,古巴寧願為的倔強形象,贏得掌聲。今日的古巴,不論膚色、性別、出身、信仰、職業,人人平等,享有相同的教育機會、醫療資源和社會福利。付出代價的結果就是:古巴幾乎沒有文盲,人民平均壽命 78.45 歲,其中女性為 80.45 歲,男性則為 76.50 歲。兒童死亡率低,每千名新生兒中僅有 4.33 人死亡。這些數字,1959 年革命前夕的古巴望塵莫及,與歐美先進國家相較之下也絲毫不遜色。無論如何,卡斯楚兄弟交出漂亮成績單!

      

      在美國的禁運下,古巴被迫關在自己的實驗室裡,調配各種突破美國封鎖的解藥,例如:旅遊卡(Tourist Card)、配給制、兩種貨幣。赴古巴旅遊不必事先申請簽證,只需在飛往古巴前,向航空公司購買旅遊卡,十分便利。古巴海關不會在外國觀光客的護照上註記出入境,避免觀光客爾後進出美國而遭美國海關盤查。雖然美、古已復交,但美國國會尚未解除禁運之前,兩國關係正常化仍有一步之遙,而古巴依然得於實驗室裡,埋首研究配方。

      

      這是一本古巴入門書,書中有陳光煒醫生的貼身觀察,也有深度解析,更有行腳式的採訪,含括行前準備、歷史介紹、文化體驗、景點導覽、城市巡禮、生態解說等,內容十分豐富,不落俗套。陳光煒醫生並藉用外界對古巴的刻板印象,比對真實的古巴,字裡行間充滿興味,悄悄流瀉出古巴的堅毅精神。對有意造訪古巴的朋友而言,本書無異是最佳指南。



    按 100 個讚的一本古巴好書

    呂慶龍�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前駐法國特任大使



      一口氣拜讀陳光煒醫師《古巴Discovery:雪茄、棒球、老人與海》大作,只有一句話:「讚嘆!」

      

      由於工作關係,兩度待在古巴鄰國海地共和國,前後 3 年 1 個月再加 2 年,擔任公使及特命全權大使,為鞏固邦交善盡專業之責。由於海地與古巴關係至為特殊,在與海地政要、菁英互動時,總會聽到古巴的林林總總,很自然的基於好奇也想過前往古巴見識見識。其後由於駐外人員離開任所,須先報請外交部核准,加上原本預定時間因公務繁忙無法脫身作罷;只能在政府派駐海地農技團員從臺灣路過前往古巴參訪時,叮嚀千萬別違法,須小心保重,因為出狀況時無處可求援,只有祝福了!

      

      我們在西方媒體「報導」下,對古巴的刻板印象不外「共產國家、獨裁、輸出恐怖主義、落後、人民生活困頓……」等訊息。但這些人數有限、又勇敢的臺灣觀光客從古巴搭機回到海地後,他們所敘述古巴是:人民友善樂觀、街道乾淨、環境不差,特色之一是由於美國禁運,在懷古電影理才看得到的六、七○年代美國生產,長條雪佛蘭舊型汽車還在到處跑。當我在太子港陸續與海地政府推動包括改善醫療衛生情況在內的臺海兩國合作時(謹按:從海地目前國民平均壽命不到 60 歲與在臺灣平均約80 歲比較,我們能夠脫離貧窮,又能免簽或落地簽前往164 個國家或地區旅遊,當然「殊值珍惜」),深深地了解到海地與古巴的「堅定友誼與合作關係」,諸如西班牙語為英語之後海地第二重要外語(法語及克雷奧語同為官方語言);海地政要大多前往哈瓦那就醫,因為古巴的醫療水準「很好、令人放心」;古巴教育「水準很高」以及卡斯楚總統對海地非常關愛,每年提供海地 600 位醫護人員獎學金前往古巴接受訓練,又派古巴醫師常駐海地,就地協助改善公共衛生……等。古巴棒球隊水準極高,他們雖曾輸過臺灣隊,卻是最喜歡來臺灣參加國際棒球賽,因為臺灣的接待超好、人民熱忱,特別是電器產品價廉物美,怪不得有人開玩笑說:「只要古巴棒球隊來過臺灣,燦坤的 3C 產品一定大幅減少,因為都被古巴隊成員買走了!」



      陳醫師了不起的地方在於行醫濟世,醫病救人之際,高度重視人文價值,具有世界觀胸懷,面對全球化,鼓勵大家把眼光放遠,以實際行動前往大家都不甚了解的古巴,透過親身體驗與觀察,以平實愉快、風趣評論的筆調,敘說 1492 年哥倫布登陸以來的古巴歷史、天然條件、觀光勝地;人民無奈地面對美國禁運及政府獨裁,卻又擁有務實、樂觀、幽默、自我解嘲的生活特質,甚至提出古巴與美國雙邊關係正常化後,未來發展的關切。此外,本書詳盡介紹各地區參訪基本資訊,不但是一本介紹古巴的好教材,更是一本前往古巴旅遊的必備手冊。非常高興按 100 個讚,以 100 分肯定陳醫師這本好書,樂以為序。



    旅行先鋒:陳光煒醫師

    馬中欣�環球自助旅行家、探險家、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

      

      有一年我在芝加哥作客,專誠去橡樹公園(Oak Park)參觀海明威出生地,方知他寫作地點多在古巴。

      

      1954 年美國作家海明威以古巴背景寫作《老人與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古巴一夜之間,人皆嚮往。

      

      1982 年我從臺灣移民美國住在紐約,聽聞很多古巴的故事,當下決定南美旅行第一站古巴!

      

      一次坐船從邁阿密到巴哈馬的拿索(Nassau),距離古巴近了。

      

      一次坐遊艇直闖佛羅里達群島南端的西礁島(Key West),穿越佛羅里達海峽 150 公里就是哈瓦那。

      

      一次坐飛機自邁阿密飛往卡拉卡斯(Caracas),在空中瀏覽了哈瓦那。

      

      後來兩次到達南美,經由秘魯的利馬和智利的聖地亞哥,距離古巴遠了。

      

      我很佩服陳醫師的遠見和勇氣,孤身闖蕩,前去陌生古巴探個究竟:這個國家身經百般磨難,如何在被長期「鎖國」艱困中依然挺立不屈!正如陳醫師在他書中自序所言:「背著簡單行囊,拎著相機走進去探索、了解成了我唯一的選擇!」

      

      陳醫師以他作為醫生救人濟世的亮節風範,成為海明威《老人與海》書中主角塑造完美人性的象徵: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他求知若渴,英勇地完成古巴先鋒之旅!

      

      陳醫師以旅行者身份走遍古巴各地風景名勝,同時四處考察、引經據典,寫成這本發現古巴的巨作。

      

      盼望陳醫師的朋友與讀者看了這本書後,勇往直前,去古巴,去世界旅遊!

      

      臺灣桂冠詩人羅門在我的新書《鏗鏘玫瑰走天下》一書評說:「馬中欣海闊天空把自己飛成自由無限的世界,一直愉快走『旅行』的路,當然也在人類的生存世界,走來一段相當成功滿意且奇特可觀、令人驚讚的非凡旅程。」這正好反映陳醫師在他古巴之行的「非凡旅程」之中,享有的非凡成就!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把南美亞馬遜叢林 成「綠色地獄」,造就一句名言:“People come because thisis the last destination on Earth.”──人們來這裡因為這是地球最後目的地。

      

      「最後目的地」含意只有我們去過的人才能體會:「亞馬遜是地球最為精彩之處,請在最後壓軸吧!」古巴以它神祕浪漫的破冰內涵,將和亞馬遜同樣精彩,必然成為旅行安排的「優先目的地」。



    作者序



    停格的電影膠卷



      古巴,這國度對臺灣而言,既熟悉卻又那麼陌生與遙遠。美國佛羅里達離古巴首都哈瓦那約 180 公里,約等同臺灣基隆到臺中的里程,可嘆的是從臺灣到哈瓦那,卻需要在飛機上花 24 小時的時間。

      

      美國對古巴長期實施貿易禁運與封鎖,連帶我們對古巴的印象也僅僅是老爺車、雪茄,和棒球比賽中那臺灣的對手,或是共產主義極權國家、窩藏與輸出恐怖分子的國家……,林林總總說起來就是 CNN 等西方媒體餵養給我們的訊息,也就構成了我們對古巴的刻板印象。

      

      如今,美國與古巴之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先是於 2015 年 4 月美國將古巴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除名,理由是古巴近半年未支持恐怖主義;緊接著兩國互設大使館,彼此升起對方國旗;至2016 年3 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赴古巴進行歷史性訪問,這也難怪我的朋友們都戲稱──我是歐巴馬派往古巴的密使。

      

      古巴受西班牙約 400 年的殖民統治,獨立後政治、經濟完全受美國掌控,歷任總統皆向美國輸誠,幾乎是美國的附庸國,農地、礦業、金融幾乎都落入美國公司手中。1959 年費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革命成功前,哈瓦那充斥著賭場、夜總會、娼妓、黑手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成為這裡的寫照,這些在電影《教父第二集》(-The GodfatherPart II),及小說《紙醉金迷哈瓦那》(Havana Nocturne)中多有所描述;但這些繁榮景象的底下卻是極度的貧富差距,這種現象到 1950 年代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 y Zaldivar)總統掌權時達到極致,因而引發卡斯楚的革命,革命後卻又由於古巴政府的政策損及美國利益,導致兩國反目成仇。

      

      儘管美國訴說古巴諸多的不是,但自 1992 年 起,每年 10 月聯合國都會針對美國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的譴責議案進行表決,由 1992 年的 59 票譴責美國,到 2008 年 192 個會員國中驟升至 185 票;至 2009 年再升至 187 票,此後國際上支持美國行為的只有零零星星 5 個國家左右;直到 2015 年 10 月 28 日聯合國再度對此議案進行連續第 24 年表決,193 成員國中除了美國與以色列外,其餘 191 票都譴責美國的行為,這當中的是非已不言可喻了。

      

      這樣一個不需簽證、只需購買觀光卡就能入境的國家,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一個因長久受到貿易制裁、反而沒有美國文化入侵的國度,又有怎樣的面貌呢?

      

      另外,我一直很感興趣的是:這麼一個與堪稱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對峙超過半世紀,居然還能夠生存下來,而且沒有發生過動亂、政變的國家,這當中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麼她的領導人只能用極權、獨裁者來形容嗎?當我再進一步搜尋資料時才注意到,歷經幾百年西班牙殖民的古巴,境內拈來皆是世界文化或自然遺產,我很擔心隨著時空演進,這些今日世界遺產,過不久只能成為往日的記憶!於是背著簡單行行囊,拎著相機走進去探索、了解成為我唯一的選擇!




    其 他 著 作
    1. 百夜印度,百頁靈魂:最真實的獨白
    2. 緬甸Discovery:米倉、玉石與佛祖的庇佑(全新增訂版)(二版)
    3. 緬甸Discovery:米倉、玉石與佛祖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