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說到車諾比,你會不會想到散落一地的防毒面具、或是廢棄的遊樂園中摩天輪形單影隻的景象?隨著網路文章的渲染,這些畫面似乎成了我們對車諾比的既定印象:一個曾遭逢驟變、現已杳無人跡的鬼城;一個恐怖片經典般的存在。
奇妙的是,車諾比同時賦予世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感:它是遭受核能浩劫後再也不能履及、會孕育出變種畸形生物的禁忌之地;它也是大自然強大修復功能的實例,證明即使人類對土地做出了不當的利用,造物也不會就此棄守,大地終將再度擁有生機。端看你從哪一種角度詮釋。
即便如此,說起核災,大家對車諾比的印象似乎漸漸地被離我們無論是距離或時間都更接近的福島所取代。隨著時間的更迭,經歷過那段往事的世代日益凋零,身為事件中的肇因與最大傷疤的四號反應爐也將要被更安全、更高科技的嶄新圍阻體─新﹁石棺﹂給覆蓋。事件的傷痕淡了,我們的記憶也薄了。
然而,歷史一旦被遺忘,它所能帶給我們的警惕之意也就隨之消逝。三十年過去,當年的廢村重新被大地接收,變成野生動植物的天堂,看起來似乎生機盎然,部分區域甚至能再度供人居住;但請別忘記,在這之前,人們花了多大的時間及物力成本,才將災損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範圍。
核能是現今成本最低廉的能源,隨著科技的進步,核電廠的安全強度也已非從前可以比擬,但或許我們該考慮的是:在知道可能付出何種代價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冒這個風險嗎?
我們必須知道車諾比的過去與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才可以避免憾事在我們的家園發生。無論是什麼事情,不同立場的人都需要先彼此了解,才能建立共識、進一步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本書想要帶給讀者的,不是對特定能源的讚揚或批評,我們只想跟你說一個故事;一個三十年前發生在車諾比的故事,和一段很新鮮的、剛剛結束的車諾比之行的見聞。希望看完這本書,你對核能的想法會有一點點改變、也或許你會更加堅守本來的立場;不管是哪一種,透過這書中不同的觀點,讓人們對這個議題多一些理解與思考,就是我們出版這本書的初衷。
闕寧(引號文創實驗室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