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圓一個醫學人文的夢
二○一一年,離開生活三十年的美國,返回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出任母校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終日從事教學、研究、臨床服務及校務行政,雖然忙得團團轉,但是卻樂在其中。
午夜夢迴,回首這些年來,我自己常說,癌症腫瘤是我的專業,醫學教育是我的志業,而嚮往文學藝術是我的興趣,5年來,全力將醫學教育與人文藝術緊密結合,已成為臺北醫學大學特殊的教育風格,我認為這是一生最有意義而值得欣慰的工作。
每每憶及當年就讀北醫時,校園文風鼎盛,大夥在繁重的課業之餘,都懷抱著一個文學夢,我當時也是北醫文青之一,右手拿著解剖刀上實驗課,左手卻熱衷寫詩及文藝評論,北醫自由開朗的校風,讓文學的心靈得以滋潤成長。
與許多同學一樣,我曾花很多時間閱讀西方文學、哲學、藝術的書籍,如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及齊克果、沙特等存在主義的哲學作品;另外,我也醉心於中國文史哲的鉅作,閱讀《老子》、《莊子》、《易經》、《紅樓夢》、《三國演義》……,充分滿足了我對人文藝術、生命及生活的嚮往。
這一路走來,我苦苦追尋生命科學及人文藝術的真諦,從臺灣來到美國,三十年後又從美國回到臺灣,千迴百轉,雲來雲去,隨著時空的變幻,從「看山不是山」到「看山還是山」的不同心境,唯一不變的是──灌溉心中這一片桃花源,也就是莫忘初衷,要將醫學教育與人文藝術做一完美的連結,在雲淡風輕裡實現平凡人生的不平凡夢想。
四年多前,為了要提供北醫學子人文藝術教育的沃土,灌溉北醫醫學人文的園地,我們開設了「人文與藝術講座」,邀請文學與藝術領域的大師蒞臨演講,分享他們畢生鑽研的心血結晶,場場爆滿而叫座,讓北醫師生親炙大師的風采及飽足心靈饗宴,每年學期結束,將諸位大師精采的影音,化為文字集結成冊出版,以分享愛書人,
二○一五年,我們將《給未來醫生的六堂人文課》付梓問世,受到讀者喜愛與好評。二○一六年我們再度集結「人文與藝術講座」的七位藝術及文學大師的心血力作,呈現在大家眼前。
《跟著大師品人文》透過書中七位人文藝術大師的心血結晶及經典文集,形成一個獨立而完整的醫學人文世界。春日午後優游其間,直接觸及這些藝文大師的心靈,令人興奮、歡欣、愉悅。諸位大師開啟了青年學子心靈深處的窗扉,使閱聽大眾靈臺清澈,衷心嚮往人文藝術世界的奧秘與偉大,而臺北醫學大學「人文與藝術講座」正是醫學人文夢想的起點。
兩年來這兩本好書得以順利推出,首先要感謝南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所、比較文學系教授暨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張錯,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暨臺北醫學大學「人文與藝術講座」執行長鄭穎的精心規劃,邀請文學藝術領域的大師前來北醫演講,沒有大家的協助與共襄盛舉,這項艱鉅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
最後,還要感謝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卓越堅強的團隊,憑藉其出版許多好書的功力與經驗,讓讀者看到文學藝術最好的風景,也是鼓勵臺北醫學大學持續奉獻醫學人文教育,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
閰雲
(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