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觀念漫談:打造將才基因系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81572
杜書伍
天下雜誌
2016年5月03日
100.00 元
HK$ 8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981572
叢書系列:
天下財經
規格:平裝 / 248頁 / 25k正
天下財經
分
類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領導/帶人
同
類
書
推
薦
【漫畫圖解•不懂帶人系列套書】(二冊):《【漫畫圖解】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漫畫圖解】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
慣老闆帶來的五十道陰影:讓仇恨值飆高的無腦發言,員工沒甩辭職信是你走運!
成為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漫畫圖解】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
【漫畫圖解】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內
容
簡
介
職場中所有你覺得不應該、不喜歡的事,可能就是你無法前進的關鍵。
主管不方便說,卻能引發員工思考與態度轉變的話,《觀念漫談》幫你講清楚說明白。
創造9500億營收的跨國企業家、最具投資價值的專業經理人
出版《打造將才基因》系列兩岸暢銷近30萬冊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 睽違4年最新力作!
「混淆的觀念」像無形的網,將你困住寸步難行!甚至導向邊緣化……
觀念影響認知,認知改變態度,態度決定結果……
釐清觀念,改變認知,讓你的職涯不再原地打轉,大步邁前!
每個人在職場起跑的時間都差不多,但是5年、10年後,位置卻差很多,一大關鍵就是許多人被自己的盲點所限。錯誤的認知像無形的網,將你套住寸步難行!甚至導向邊緣化……
擁有40年培育將才經驗、創造年營收9千5百億企業規模的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歸納用人心法後,直指職涯停滯不前的源頭,在於被各種觀念迷惑不清。
本書針對職場的制度、組織、能力、職涯、將才共5大面向的觀念問題,透過41則觀念短語,直指常見的觀念盲點。釐清觀念,改變認知,讓你的職涯走直線:
一、制度──了解職場本質、儘早建立正確態度和認知,減少探索與誤解。
二、組織──哪些人格特質會影響組織氛圍與運作成效?如何避免自己被誤導?
三、能力──什麼是能力,和閱讀有什麼關聯?什麼樣的能力才是屬於自己的?
四、職涯──面臨組織甚至大環境的變化,該如何擁抱改變、保有熱情?
五、將才──職場的學習是什麼?如何成為主管中心目中的「將才」?
能力不比心態重要,許多似是而非的盲點,
正是你能否不斷突破、脫穎而出的決勝點。
目
錄
作者序??? 從「軟體基因」著手
前言??????? 年齡數字的魔咒?
?
第一部 組織與制度認知
??
1?? 企業組織的本質,就是由上而下的決策執行體系?
2?? 組織功能的「加減乘除」?
3?? 是政策錯誤?還是執行錯誤??
4?? 推動事務,沒有雜音才怪?
5?? 習慣「從組織的角度看事情」,才會客觀
6??? 沒有「出勤紀律」就是沒有「組織意識」
7??? 不合理的制度,但對我有利,就會變成對的制度???
8??? 觀念、政策要徹底理解,才能真正做出「認同」與否的判斷??
?
第二部 組織行為
9?? 自己笨,以為主管跟他一樣笨
10?? 好好先生,不會好好做事
11? 「隨便說說」,不斷的在自我折損信任??
12? 方便,不應該隨便???
13? 愛面子的後遺症?
14? 造謠者的特徵???
15?? 咕咚來了!
16? 給多少,做多少????
17? 大家一起來抓官僚???
?
第三部 能力提升
18? 人分三等,你是哪一等??
19? 熟悉,不等於能力???
20? 用方法,用工具,不要隨本能做事?
21? 努力,但不要用蠻力!???
22? 專注、聚焦的近視眼後遺症???
23? 一知半解,最危險!?
24?? 好好檢視你的「腦消化系統」
25 「將心」的閱讀心態
26? 拿捏得宜,代表能耐?
27? 培訓,就像姜太公釣魚???
?
第四部? 職涯認知
28? 興趣的本質是一樣的
29?? 體悟意義與價值,而不斷積極追求,叫熱情
30? 「資深」,是資產,還是包袱?
31? 有經歷,不等於有經驗
32? 與時俱進,否則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33?? 改變,是一種經驗,是一種能力
34? 閱讀,在預知過往未曾經歷的事物與知識???
?
第五部? 將才認知
35? 人才永遠不夠!只是你是不是人才?
36?? 幹部,是浮出來的??
37?? 只有「潛在機會」,沒有「現成機會」
38? 「紀律」就是專業,「專業」就要紀律
39?? 沒有紀律,就沒有積極度????
40?? 能力是從面對問題中淬鍊出來的??
41?? 不思考未來,就沒有未來
序
作者序
從「軟體基因」著手
杜書伍
???????????
我很喜歡「基因」這個詞。因為「基因」主導影響我們身體的生理。
我也著迷於「觀念」。因為「觀念」就是一個人的「認知」,「認知」改變我們的「態度」,「態度」主導我們的「行為」,而「行為」就產生「結果」。所以「觀念」是我們態度、行為及結果的源頭。
假如我們稱醫學上的「基因」是「硬體基因」,那麼「觀念」就是「軟體基因」,兩者都是從根源上主導影響著我們,都是至為關鍵的。這也是我一向注重從根源札根,從根源去解決問題,以期獲得一勞永逸的效果。
幾十年來的經營管理,我深深體會到要領導與培育一群人,必須從觀念著手。不管是應該告訴他們什麼正確觀念,來導引他們積極與精準的前進;或者是去察覺他們被什麼觀念所束縛、所誤導而阻礙了成長,這些都是我隨時在觀察與思考的面向。同時,我也長期在探究這些觀念之中是否有更加根源的關鍵點?而這個根源關鍵點的「觀念」,就如同「基因」般是有「牽一髮動全身」之功效;它會像「宏觀調控」一樣,能產生無遠弗屆的威力。所以,著迷於這樣的探索,也成為我生涯樂趣的一部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對的觀念」往往是學習或指導很重要的部分。然而,一般人都偏重「對的」觀念,而忽略或迴避「不對的」觀念,因為點出「不對的」觀念容易被排斥,也容易引起當事者的不?,所以迴避而只說「對的」是較討好且容易的事。但長期以來,我發現很多人「對的觀念」大致都懂,但就是發揮不出成果來;仔細觀察,就是留存一些「不對的」將他束縛住,以致形成在原地繞圈圈而無法跳?前進,更甚至將自己拖往負向邊緣化的道路……。
所以,我撰寫這些觀念文章,也漸漸從「在正向主題中輕輕點出不對的觀念」,積極轉到「用負向主題直指不對的觀念」,期能更顯性直白來提點,以達到更好效果。
本書中,有多篇文章是主管或領導者不方便說的觀念,我也是在長考下決心寫下。因為這些議題是普遍或多或少存在組織中,像鬼魅般在干擾著組織的運作,也不知不覺中在感染一些資質不錯的人,將其推向負向思維,殊為可惜!所以,寫下來應該對釐清組織的基本運作認知,會有很大的助益。
我一直深信:知識經驗的分享,是回饋社會最有效益的方式。期望讀者在認同之餘,亦能大力去引用、散播,讓這些觀念能協助更多的人、更多的組織。觀念普及化的提升,就是社會的進步,國家的進步。
前言
年齡數字的魔咒
杜書伍
?
畢業後不論是進入職場,還是繼續念書,都可視為「生涯的重大里程碑」。爾後,即將面對的就是「自作自受的生涯」,也就是你所有的決策判斷的結果,不管是好?是壞?你都得自己承受。
同班同學以相近的成績進入學校,從畢業那一刻起也將同時起跑,開展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式的「生涯長跑」。根據過往的經驗,長跑的結果將會是「南轅北轍」甚至「天差地遠」,套用一句流行用語來形容:「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雖然每個人的職涯歷程將會「南轅北轍」,但人人都要經過相同的年齡歲月,而且年齡數字對於生涯抉擇,像是「魔咒」一般,當下會帶給同齡者相似的心理、生理的影響,而不自覺的做了重大決策,指引到迥異的生涯方向。往往年齡數字到來、時光流逝,恍然驚覺年齡帶來的意涵時,失去的再也喚不回……。
人生中「千金難買早知道」!此時此刻提醒大家了解「年齡數字的魔咒」,對大家應該有幫助!
大學畢業二十來歲,是年齡的第一個魔咒。有些人想「還年輕慢慢來」,有些人要尋找「人生的無限可能」,有些人則是「要玩趁年輕」……;但也有人選定方向、開始埋頭苦幹!一晃過了二十五!心想:還是二十幾,不急著做決定。漸漸到了二十八,有人開始感知三十快到了,而趕快定下心,專注在職涯的道路上;但有的人還沉迷在二字頭,繼續自我洗腦:「人生有無限可能。」
三十到了!這數字對所有人都是震撼,?有人再敢說「時間還早!」時間開始在心理產生急迫感與壓力,這是年齡的第二個魔咒。對三十之前就已經選定職涯全力投入者來說,職涯已經略具基礎、甚而已是組織的幹部,正要快步向前邁進;有人在此時則是被迫死心,開始注重職涯的選定,但是已然落後。當然還是有人依然陷入迷惘,仍在摸索、嘗試,尋找那「人生的無限可能」。
過了三十五,看著四十就不遠了。有準備的人,職涯已累積了十年的基礎,逐漸獨當一面,正朝中階主管邁進,前景滿懷無限的希望。起步較晚者,有些會因為自知落後,而加緊腳步急起直追;但有些反而陷入惶恐急迫,甚至會病急亂投醫,結果欲速而更不達。但還是有人硬撐著,堅持尋找「人生有無限可能」。
到了四十這個「不惑之年」,卻有一籮筐的人感到「疑惑」。四十是個重要的數字,因為剛好是職涯的一半、生涯的中途;球賽都打完上半場了,賽局結果如何?幾乎每個人在此時此刻,都會回頭思考與自我檢視。
有的人認為自己「懷才不遇」、「有志難伸」;有的人對工作感到乏味無趣,驚覺「我不願意這樣子過一生!」……一堆的不安、疑惑、不滿、沮喪瀰漫心頭,因此也是觸發「中年危機」效應的危險期。因此,四十歲這個年齡魔咒,造成相當比例人的職涯大逆轉,也發生很多家庭的所謂「家道中落」。
在四十這個關鍵數字,微笑、帶著高昂的士氣向前邁進的有之,中年危機而冒險轉換跑道者有之,仍陷於自我催眠、夢想「人生有無限可能」者有之。但是大家都不可避免開始面對生理特徵的轉變──「老花眼」。
年齡走到四十五、五十,時間好像愈走愈快,也是人生際遇的掙扎、翻滾與定調的關鍵時期。面對「半百」的逼近,有些人早已蓄勢待發,努力躋身高階主管的層級;有些人則是漸漸有「知天命」的「認命」;有些人甚至已暴露在「結構性失業」的危險中。
年屆「半百」的這個年齡魔咒,「人生有無限可能」的聲音已經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各種的?在原因、表面說法,高喊要去尋找、開創「人生的第二春」。
五十過了!有人順利接班主導企業經營,滿懷壯志迎接開展無限的未來;有的人則認為工作也將近三十年,總算看到六字頭的「職涯終點線」,「退休」的字眼逐漸浮上心頭,漸漸形成「待退心態」,不思積極學習改變,只求不犯錯而能「安全下莊」。但是環境的變化實在太大、太快,用既有過時的能耐想要撐到退休是很困難的,因而反倒會不預期的、被提早請出職場。
最後,終於盼到六十的職涯終點線,你卻赫然發現,這超長的職涯馬拉松賽跑的終點線,卻是會往後移動!這都得怪醫學太進步、壽命太長,退休年金無法支應,法定退休年齡只好往後移。這時你才會真正了解、體悟到,什麼是真正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以上的描述,一則是我走過職涯四十年的經驗與觀察,一則是經營管理中看到現階段各年齡層的心理生態,提供給各位參考。簡言之,職涯的上半場決定下半場,第一局影響第二局,第二局影響第三局、第四局。雖然可能敗部復活、反敗為勝,但是基於機率,最好還是儘早做足準備,不要走到那種情境;期望大家一路走去,能產生「早知道」的效應。
未來的世界,?有人可以預知它的變化,但變化一定是比過去要來得快、來得大,「M化」效應必然會更加明顯!來得快去得也快會是常態,一不小心就會從高峰瞬間跌到谷底。所以,儘早開始累積扎實的實力,才是應變之道。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