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書評中國

書評中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639232
石之瑜
翰蘆
1998年2月28日
67.00  元
HK$ 60.3  






ISBN:9789578639232
  • 叢書系列:政治類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政治類


  • 社會科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作者在大學裡曾開授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政治心理學等相關課程,本書為其研究思想精華,透過書評心得,能開啟國人對於大陸問題的深入了解。



      本書之出版,作者所憑藉的各種思潮,仍為各界所矚目,做為研究大陸、文獻歷史回顧,均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回顧西方中國研究的歷史脈絡,評析當代學界重要文獻,發掘各地中國研究者的深層關懷,並討論若干耳熟能詳的分析概念與方法,貢獻極大。



      本書觀念新穎大膽,文字精練銳利,能有助於入門者掌握領域全貌,並能提供研究者另一種思考角度,培養出與西方學術主流對話的信心。





    1. 中國研究的今與昔

    ◎ 歐美中國觀源起探略

    ◎ 加州大學出版社三十年的個人主義信念

    ◎ 當代新制度主義的中國盲點

    ?

    2. 來自美國的反省

    ◎ 評介China and the American Dream

    ◎ 評介The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 和何漢理對談當代中國研究

    ?

    3. 中國人的認同困境

    ◎ 評介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 評介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in Socialist China

    ◎ 評介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

    4. 女性主義的質疑

    ◎ 評介From Heaven to Earth

    ◎ 評介Engende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 中國研究中的女性主義後殖民觀點

    ?

    5. 社會主義革命的餘音

    ◎ 評介 “Back from the Brink of Revolutionary-‘Feudal’ Totalitarianism”

    ◎ 評介China’s Continuous Revolution

    ◎ 造反派與老紅衛兵戰爭的延續

    ?

    6. 飄泊的文化中國

    ◎ 評介Critique of Confucius in Contemporary China

    ◎ 評介Resistance, Chaos and Control in China

    ◎ 評介End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

    7. 中國威脅的虛虛實實

    ◎ 評介《龍的帝國》,《瞄準大東亞》,《亞洲大趨勢》

    ◎ 評介《近程中國》

    ◎ 評介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ntied States

    ?

    8. 改革開放的迴響

    ◎ 評介China’s Entrepreneurs

    ◎ 台灣學者看鄧後局勢

    ◎ 評介The New Cold War

    ?

    9. 研究方法再檢討

    ◎ 民族主義是不是國家利益?

    ◎ 還要搞中西文化論爭?

    ◎ 大陸研究中的Type I Error和Type II Error







    ?

      過去十年,常和學界同好爭論一件事,即當代中國研究有沒有存在西方中心的傾向?因為目前國內學界受西方訓練的人太多,這種關於西方中心的質疑,對大家造成說不上來的尷尬,弄到後來大家就不太願意再討論這個問題。目前絕大多數國內的研究文獻,都鮮少引述任何這一類的質疑,以致於國內後起的新銳學者,都接觸不到站在自我反省批判立場的對話。作為一個學匠,這種闕如其實無所謂,有時甚至是必須的,但若想要盡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這種駝鳥的學習環境就蠻糟糕的。



      以前就因為有些憂慮,曾寫過一本題為《大陸問題研究》的教科書,想把中國學界的各種政治現象揭露,讓朋友們了解知識是不中立的,學術界是身不由己的。抱歉的是,當時忘記在書前作一個聲明,說清楚那本書應該是大家考完試以後才可以去讀的。結果有幾位不知情的學隸,考研究所前讀了它,考試時發揮了閱讀的感想,不幸只能拿到個位數的評分。不是他們太爛,是寫書作老師的沒事先警告,但也要怪他們自己書沒有讀透徹,才會缺乏學術政治的敏感度,竟忘情地在試卷上大放厥辭。後來有機會結識了這些純真的朋友,心中還是感到抱歉。



      現在換一個角度來出版《書評中國》,希望能濟上一本的不足。一來這本小書不是教科書的寫法,所以不怕有人誤讀了去考研究所而落榜;二來因為是書評,所以即使讀了它還是對考研究所有幫助;三來書評的內容保留了批判性,多少仍可提醒讀者注意西方中心的問題。這本書一共用了三種寫法。一種是針對特定主題的文獻引介與評述;一種是對特定書籍的內容摘要與批判;還有一種是無特定對象的研究心得。對考試最有幫助的是第一種,給知識份子打氣的則是最後一種,第二種界乎其間。另外要說明的,是這裡轉錄了《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一書中些許部分,因這些內容與本書特別相關之故。



      幾年來,讓這本書的寫作能逐步進行的主要是家人的支持。儘管寫書都應該謝謝這人或那人的幫忙,不能只談家人,但因為書中的學術立場很尖銳,要謝的人恐怕不一定希望與這本書沾上邊,以免遭人貼上不當的標籤,所以下面只會謝那些看起來已經超越世俗名利的人。如果是錯看了他們的骨氣,那也只有對不起了。這些學術、精神、行政上曾提供援手而可能不知情的好人有楊開煌、翁如賢、黃競涓、吳玉山、程念慈、袁易、李英明、陳明通、包宗和、凌煥銘、林月麗、何思因、周祝瑛、楊念祖、歐陽新宜、高朗、彭懷恩。最後,抄錄一首九七年西行美利堅的感言與讀者諸君共享,因其發抒了在編纂此冊之際,和朋友們、學隸們論辯時的一點點兒感想:



      九川來匯鷗雁賦,青碧層層無際湖。

      吟風方悟非白馬,啖水還憶董江都。

      磊石殘留故鄉土,森木漫散炊炭途。

      飄帆北國銜四域,覓得一翅載空無。




    其 他 著 作